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秦山河 > 第36章 九原戒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邯郸郡通往九原郡的官道上,一行人马兼程行进着。

    为首之人赫然是大秦九皇子将闾。

    当日,李斯欣然答应将闾北上的请求,将闾跟随宣诏队伍一同出发。

    不同于前几次,本次宣诏队伍可谓豪华。

    宣读皇帝遗诏乃赵高女婿,阎乐将军。

    宣读李斯大朝会总结的,乃丞相府佐官,仅次于左右丞相的重臣王宁。

    还有安抚九原军民的特派安抚使,九皇子将闾。

    当赵高提出封将闾为沙丘特派安抚使,将闾听了差点喷出来。

    特派安抚使,这特么的听着就不像好东西,明明是回秦,怎么有种回明的感觉。

    李斯略微思索,然后欣然赞同。看着李斯赵高的神情,再看看胡亥茫然的表情。

    将闾明白了,这是要将自己绑到他们的贼船上啊。将闾本来打算,出了行宫,便找个机会撇下众人,快马疾驰到九原,提前商议应对之策。没想到赵高来了这么一手,无奈之下,只能答应,冠上这么个头衔。

    一行人沿着驰道急速行进,既显隆重,又不耽搁时间,一路不扰官扰民,出了太原郡,来到云中郡。

    将闾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草原,草原尽头是连绵不绝的山脉,不由微微一愣,脑海中浮现一首诗“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无怪将闾会想起此诗,此地正是后世这首诗描述的地方,河套草原。

    在华夏大地,两条母亲河流淌其内,孕育了无数子民,见证了无数王朝的兴盛与衰亡。

    黄河,自古便灾害繁多,流经之地水灾,旱灾,泥沙灾害层次不穷,历来是封建王朝的头号心病,花费大量钱财治理黄河,皆只管一代,难保一朝。

    但是黄河也不是百害无一益,灌溉华夏子民,孕育出华夏文明,功劳甚巨。

    后世有一句俗语,“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说的便是黄河绕过甘肃宁夏境内,在内蒙古高原转了个大弯,成几字型又朝南流去。几千年的冲积,形成了著名的河套草原。

    广义的河套草原分为西套和东套,西套就是现在的银川平原。秦朝时,这里曾是戎狄义渠的地盘,后来秦灭义渠,设立陇西郡。

    东套便是现在的内蒙古,也就是狭义上的河套草原,人们常说的河套草原。

    狭义的河套草原分为前套和后套。

    前套就是将闾现在所在的云中郡,这里是天然的养马之地,大片的原始草原,驻扎着大秦的养马军营,源源不断为大秦输送着最优质是良马。那首“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说的就是此地。

    后套草原便是蒙恬九原大军所在之地,九原郡,也是后世包头地区。

    后套地区,土壤肥沃,灌溉系统发达,最天然的农耕地区,后世称之为“塞外米粮川”。不过此时的河套草原人烟稀少,九原郡由蒙恬统领,军政一体,蒙恬将六国刑徒,黔首迁入河套地区,引黄河之水灌溉,开垦土地农耕,一派生机勃勃之象。

    河套草原既适合农耕,又适合放牧,游离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外,更像是两个文明的缓冲碰撞区。

    河套平原西有贺兰山挡住戎狄,北有阴山阻挡匈奴南下,两道天然屏障护佑我华夏子民,不得不感叹简直是造物主的神来之笔。

    河套平原历来便是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的必争之地。

    中原王朝占据河套平原,便可以河套为据点,北上驱逐匈奴数万里,封狼居胥,战功赫赫。

    游牧民族占据河套草原,华夏便无险可守,任凭匈奴任意侵略。

    先秦时期,秦灭西戎等蛮夷,置陇西郡,上郡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大败匈奴,占据河南之地,置云中郡。燕国驱东胡,西北地区皆是外患。

    秦赵更是被称为四战之地,每每中原争霸,都被西北戎敌脱不开身,落了下风。战国时期,若论军队战力,秦赵领先,皆因外敌之故。

    秦灭六国期间,中原大乱,赵国军队南下,匈奴趁乱夺取河南地。秦一统六国之后,令大将军蒙恬率军三十万,驱逐匈奴,收回河南地。

    从此,九原大军驻扎此地,如无意外,他们将世世代代驻扎。

    没有意外的时候,意外就要来了,还是由将闾带来的。

    将闾表示,自己也很无奈,一切都是被逼的。

    一行人一路高调行进,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队伍一出云中郡,进入九原郡,迎面便是一副肃穆之风,到处都是戒严的巡视队伍。

    “站住!干什么的!”众人被一队人马拦住,为首小将当前询问道。

    阎乐手下有几名太监,都是赵高的心腹。闻言大怒:“大胆!瞎了你的狗眼,没看到这是上使。”

    “这位是宣读始皇帝遗诏使者,阎乐将军!”

    “这位是宣读丞相大朝会决议使者,王宁上大夫!”

    “这位是九原安抚使,九皇子将闾!”

    “尔等莽夫,瞎了你的狗眼,还不快快让开,让蒙恬来迎接。”

    “抱歉,没听过。请出示文书及身份验证,方可通过!”

    “大胆!你这是找死。。。”

    “闭嘴!”将闾不耐烦道,这群阉人真是没有眼力见,没看到将军手已经抓住剑柄了吗。恐怕再多言,直接被抓了。

    将闾掏出身份令牌,及文书说明。

    将士接过之后看了一眼便还给将闾,抱拳道:“末将拜见九皇子!”

    “哦?你认识我?”将闾奇道。

    “当然认识,当年您跟随大将军历练,我还当过您的小兵,远远见过您。”

    “不错,不错,现在已是偏将了,不错。”将闾夸赞道。

    “九皇子请!”将军侧身让道。

    众人急忙跟上。

    “站住!身份证明,文书说明!”小将横在其他人面前,单手伸出。

    “你。。。”太监气红了眼,急道:“我们是跟九皇子一起的,为何还要阻挡!”

    “抱歉,大将军军令,来往人员必须严查!”小将不卑不亢。

    旁边王宁已经拿出丞相府令牌递给小将,小将核查后交给王宁,拱手道:“原来是丞相府的大人,末将失礼了,请!”

    王宁策马驶过。

    “你。。。存心跟本大人过不去是吧!”太监气急败坏。

    “闭嘴!”阎乐一个大嘴巴扇过去,“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玩意,滚一边去!”

    阎乐掏出将军令牌,递给小将。

    “原来是阎乐将军,末将失礼了!将军请!”小将说道。

    “诸位上使,九原戒严,请随本将来!”

    小将一马当先,朝着九原大营疾驰而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