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贞观第一纨绔 > 第14章 骆宾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房俊要是知道崔志的想法只怕会笑出声。

    指责?

    我最不怕的就是指责!

    甚至还嫌指责不够多。

    房俊听到崔志的话,轻笑道:“责怪?你觉得本少爷会怕?”

    说着,房俊又踹了崔志一脚,崔志痛苦地捂着肚子,像个虾子一样蜷缩在地上。

    这时,一旁的柴令武上前阻止道:“房二,够了,放开崔志,他可是殿下的人。”

    房俊看向柴令武,冷笑道:“柴老二,之前的帐我们以后慢慢算。”

    柴令武听到房俊的话,心里咯噔一下,同时有些诧异。

    这房俊现在怎么像换了个人似的。

    这还是他认识的那个长了一身肌肉却任人欺负的房俊吗?

    不过柴令武今天带的护卫也不多,不敢和房俊,程处弼两个夯货硬拼,只好拉着崔志走了,临走前,崔志狠狠地瞪了一眼骆姓书生。

    房俊嘲讽一笑:“懦夫。”

    随后,房俊正准备离开,之前那名骆姓书生走到房俊跟前,说道:“在下骆宾王,多谢兄台出手相助。”

    房俊怔在了原地,猛地转头看向那名书生。

    这位可是唐初的名人!

    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为“初唐四杰”。是七岁便能作出《咏鹅》的“神童”,小学语文课本的常驻人物。

    房俊对骆宾王可谓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房俊没想到自己随手帮助的一个书生居然就是鼎鼎大名的骆宾王,不过算算年份,骆宾王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进京赶考了。

    房俊再次仔细地打量了一番骆宾王。

    衣衫虽破,但自有一股儒雅的气质,长相虽然一般,可眼神却十分清明。

    骆宾王十分疑惑,为何这人反应会这么大。

    房俊稳了稳心神,再次确认一遍:“你真是骆宾王?”

    骆宾王疑惑道:“骆某只是一介普通人,没有假冒的必要吧……”

    房俊听到这话,忍不住想说,你可不是什么普通人,你要是都算普通人的话,那我们这种连普通人都不算了。

    不过骆宾王虽然有才,但在历史上,他的仕途好像并不算顺畅。

    骆宾王家世渊博,在当地也算是姓氏大族,可是等他出生后却家道中落,但即便如此,良好的家庭环境还是让他从小耳濡目染,七岁便能做出《咏鹅》这首诗,等到他第一次进京参加科举的时候却名落孙山。

    这似乎是许多颇有才情的诗人都曾有过的遭遇。

    但骆宾王此次科举失败也并非是他实力不行,初唐的科举,并不只是单纯的考试,很多时候有个光鲜的家世和强硬的靠山比考试成绩有用多了,因此唐朝考生考前都忙着请客吃饭,跟权贵政要攀攀关系。

    但骆宾王这钢铁直男,现在还年轻气盛,对这种事情一向是不屑为之,这也就导致了他的落榜。

    除非骆宾王的成绩十分逆天,取得了前三甲这种,否则像他这种没权没钱的,想要上榜难上加难。

    想到这儿,房俊动了一丝帮扶之心,毕竟从刚刚的事件中能够看得出骆宾王这人的人品不错,才学也有,如果仅仅是因为背景的原因落榜,房俊觉得未免有些可惜。

    可是帮他总得要个理由吧,无缘无故地帮别人,别人也会产生怀疑。

    就在房俊这么想着的时候,面前的骆宾王突然朝着房俊跪了下来,恳求道:“这位兄台,你能否借我些钱,我的好友赵易如今危在旦夕,再不把他送去医馆,他真的要不行了,你放心,日后我骆宾王哪怕是当牛做马,也一定将你的钱还上。”

    看着跪在地上恳求自己的骆宾王,房俊心中有些触动,从刚刚他和崔志的谈话中不难听出,这赵易应该只是骆宾王刚认识不久的一个朋友吧?

    可骆宾王却能为他做到这种地步,实在是令人动容。

    房俊眼珠子一转,脑中灵光一闪,说道:“借你钱可以,你拜我为师。”

    房俊自袖里取出了两锭银子来,递到骆宾王的面前,说道:“你拜我为师,这银子就归你了。”

    骆宾王有些犹豫,在古代,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不是说着玩的,古代拜师是十分严肃的,一旦拜了师那就要终身侍奉师父,因此由不得骆宾王不谨慎。

    毕竟房俊的名声摆在那里……

    围观的人群则感叹,房俊不愧是败家子,这两锭银子都够一家人吃好久的粮了,房俊就这么随手送出去。

    骆宾王脸上的神色十分纠结,他若是不拜师的话,赵易就真的活不成了,这个房俊是他现在唯一的希望,想通了这一点,骆宾王咬了咬牙,深深地叹了口气,目光闪过一丝苦楚,随后恭恭敬敬地朝着房俊行了个礼:“学生骆宾王拜见恩师。”

    等骆宾王再次抬起头时,房俊将那两锭银子递到他的跟前。

    房俊说道:“这银子归你了,拿去救你的朋友吧。”

    骆宾王点了点头,随后站起身来,又郑重地朝着房俊施了一礼。

    天地君亲师,既然已经拜师了,那么他便会给房俊应有的尊重。

    在这个时代,对师父不敬,那可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房俊点了点头道:“你快去救你的朋友吧,三日后来房府找我,为师给你好好补补课。”

    房俊决定帮助骆宾王考上进士,唐朝的科举一般为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骆宾王本身的水平不低,其中唯一比较弱一点的可能就是策问。策问有些类似于现代的论述题,就是以经义或政事等设问要求解答以试士。

    唐朝科举新开,远不像后来那么多骚操作,都是直来直去,房俊依稀记得今年的策问题好像就是和雪灾有关。让试士论述如何更好地处理雪灾问题。

    那事情就简单多了,把题海战术拿出来,每天重复地练,让他一天到晚什么也不做,就回答雪灾问题就行了,凭借骆宾王自身的底子,应该很有希望的。

    当然,也不能做得太明显了,得将雪灾问题混在其他的题目里面。

    而骆宾王那边,听到房俊要给他补课,颇有种上了贼船的感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