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伙计看到厉天鳌走进来忙打招呼道,“客官,起得这么早啊,怎么没带姑娘出去逛啊?”
“嘘嘘”,厉天鳌示意伙计不要大声,又用手指向上指了指二楼。
“哦,明白,不想您夫人知道你夜里去偷吃了”,伙计心领神会道。
厉天鳌却大为恼火,这都什么跟什么啊。不过,他还是沉住气,没有反驳。
当他蹑手蹑脚地爬上楼梯,走进自己的屋子时,才松了一口气,感觉算是瞒过了所有人。
“你一晚没在屋,跑到哪里去了?”床边竟然传出上官兰珠的声音。
厉天鳌吓得心脏瞬间提到嗓子眼处。
他慢慢走到床前,只见上官兰珠正在翘着二郎腿,坐在床边,审视着他。
“回来了?你昨晚去哪了?”上官兰珠盯着厉天鳌,冷冷地问道。
“上官大人,您什么时候来的?”厉天鳌试探地问道。
“你别管吾什么时候来的,吾问你”,昨晚到底去哪了?上官兰珠语气强硬地问道。
“哦”,厉天鳌感觉无法蒙混过关了,只好实话实说道,“我夜里总是听到一个女子的呼唤,就被唤到女帝陛下的雕像前”。
“你说的?是真的”上官兰珠有些不放心地问道。
“是真的,上官大人。被女帝陛下唤到跟前,我就昏了过去。醒来,就发现天已经是清晨了。”厉天鳌解释道。
上官兰珠直勾勾地看着厉天鳌,迟疑了一会儿,就笑道“行了,没事了,吾相信你”。
临出门前,她又转过身对厉天鳌说,“下一回,女帝陛下再唤你,记得叫上吾。吾也想见见她老人家。”
用过早饭,已经过了冥食节,上官兰珠决定带领众人品尝一下成庆城的美食,顺便满足一下小莲的胃口。
几个人走到了成庆城最热闹的天府大街上。只见街上行人接踵磨肩,热闹极了。
“小莲,纪氏食府就在这条大街上,咱们这就去品尝美食”。
“好哇,好哇,让大人破费了”,小莲兴奋地拍着手说道。
“呵呵,好说,好说”上官兰珠笑道。
一行人隔很远就看一座挂着四个大红色幌子的三层高楼。
那高楼外墙刷着朱红色,门栏和窗户则是用翠绿色涂抹的。
楼的正门是由四扇红色的小门组成的,门前三重白玉台阶,每层台阶左右两侧各站了一个衣装讲究的伙计小哥和小妹。
大门正中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匾额,上书:纪氏食府四个大字。在四个大字下还署着“女帝御笔”四个字,显得十分有气魄。
上官兰珠等人走进正门,迎面就是一副翠竹山和锦花江的山水屏风。
一楼大厅共有二十几张四方桌子,两个曲形结账柜台分列在左右。
见上官兰珠等人走进来,跑堂小妹笑容可掬地迎上前去,问道“客官,里面请,请问几位用餐?”
“四位,给我们找一雅间”,上官兰珠答道。
“好的,请随我来吧”。
跟着跑堂小妹,上官兰珠等人缓缓走上了二楼。
二楼完全是为了宴客的客人准备的,共有十间雅间,每个雅间除了黄梨木的团圆桌外还设有假山盆景,屏风等陈设。
“请在**居就坐吧”,跑堂小妹把上官兰珠等人安排到一间雅厅中。
上官兰珠等人分职位高低就坐。只见圆形的团圆桌上铺着猩红色的桌布,摆放着五双白瓷涛金边的碗筷。
稍卿,跑堂小妹拿来了一本厚厚的菜单簿递给上官兰珠,“客官,本店的招牌菜都在上边了,请看”。
上官兰珠接过点菜簿,这是一本厚厚的类似记账本似的纸簿,上面用黑体学了“珍馐录”三个字。
上官兰珠慢慢翻开珍馐录,只见每一页都有菜肴的名称,用料,火候,以及菜的口味。最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每张纸上还画着菜肴的摆盘。
“嗯,先上一盘凉拌水牛肉,再来一盘恩爱肺片,一份三进锅炝肉,再加一盘浓抄手”。
除了四道招牌菜,上官兰珠又点了七八道素菜,足够摆满一桌了。
“好的,客官真豪爽啊,请各位稍等”。
待跑堂小妹去下菜单,厉天鳌对上官兰珠笑着说,“上官大人,这成庆城真的是个繁荣的城池啊。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人口众多。
“这还要归功于诸葛芸溪”丞相的治理啊。其实,汉州虽然物产丰富,但是希林道治理比较羸弱,各个县衙都积累了大量的诉案。为此,芸溪丞相开设公堂,开始审理案件,并准去百姓旁观。
赵婉儿特意从彩翼军中挑出二十几个精明能干的女兵充做衙役。
大元帅贺百琳还和赵婉儿一同在公堂上旁听。
只见,芸溪身穿八卦鹤耄袍子坐在公堂之上,然后大声命令道,“来啊,先传近三个月来最难得案子。”
“遵令”。
女兵们挑选着案子,然后递到诸葛云溪手上,“禀大人,王大娘告李员外故意伤人的案子最为棘手,那希林道换了三任县令都未审理清楚。”
“哦?就审这个案子。传原告王大娘与被告李员外”芸溪命令道。
片刻,一位四五十岁的老妇人和一位三十几岁的男子先后上堂。
“王大娘,你所告何人?”诸葛芸溪问道。
“大人,民妇要状告那李员外”。
“哦?为何要状告李员外呢?芸溪问道?
“大人,我儿以贩姜粉为生。那一日贩了一代姜粉,从李员外门前经过,他竟然污蔑我儿偷他家的皮袋,”我儿与他争执他就带领家丁将我儿打伤。
“大人,那皮袋就是我家的,上面盖了我李府的印记的,不信,您瞧。
听了李员外的话,诸葛芸溪命令道“衙役查看,那皮袋上是否有李府的印记”。
一个女兵查看了一下,发现皮袋正中确实有“李”字的黑体印记。
“回大人,有印记”。
王大娘听后忙辩解道,大人,这是他后印上去的。
“什么后印的啊!”李员外怒斥道,“早就有的啊!早就有的!”。
诸葛云溪听后,笑着说“哎呀,不就是一皮袋嘛,争什么争”。衙役,且将那盛过姜粉的皮袋子割成两半,一家一半吧。
女衙役果然将皮袋子切成两半,王大娘和李员外各得了一半,在场的百姓则看得目瞪口呆的。
“哪有这样断案的,这不胡闹吗?”,“这县官太年轻了,常言道: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啊。”,旁观的百姓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大人,冤枉啊!冤枉啊”王大娘不住申冤道。
“草民不服,草民不服”,李员外也在振臂高呼着,发泄的不满的情绪。
“哈哈哈,你们两个真有趣,一个冤枉,一个不服,这可让本官咋办哪?”
诸葛芸溪想了一下,眨眨眼睛说道,“这样吧,你们各自在自己那半的皮袋边沿好好舔一边,我用口水做胶水,将皮袋子再粘好,如何?”
听诸葛芸溪这样说道,王大娘拿起皮袋子仔细地用舌头舔着袋子的边沿。而李员外,则只舔了两下就摸鱼了,不愿再再动弹了。
诸葛芸溪眯着眼睛观察了一会,忽然出言道,“停”。
“王大娘,皮袋边沿可有滋味?”芸溪问道。
“回大人,是带着生姜的呛辣味”。王大娘回道。
“李员外,皮袋可有滋味啊?”
李员外装聋作哑,一言不发。
“差役再去舔”,芸溪命令道。
女兵抢过李员外的皮袋,仔细地舔了一边,而后对芸溪回道。
“禀大人,是含有呛辣味的生姜味道”。
待女兵说完,在场的腹败的文化鸡
“哦!原来是这样啊,神了”,“我就说嘛,王大娘一看就是老实人,不会说谎的”。
“现在宣判:李员外无凭无据,污蔑王大娘的儿子偷窃府上东西,又纵仆人行凶。今判,李员外赔偿王大娘儿子五十两汤药钱,并一条新皮袋子还要登门道歉。李员外须在三日内将赔偿款交到王大娘手中,否则严惩不贷,传下一个案子。”
诸葛芸溪审的第二个案子,又是一桩奇案。原告被告乃是一对表亲兄弟。
“禀大人,原告名唤严老蛤(GE),是一个走街串巷卖羊肉馅饼和羊汤的商贩;他的表弟崔三则是一个靠占卜打卦的瞎子。严老蛤诉他的表弟崔三抢夺他的本钱两千钱。”
“哦,清官难断家务事!不过我芸溪就偏要断断看,传严老蛤和崔三上堂。”
话音刚落,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和一个二十几岁的瞎子便走上公堂。
那男子衣裳简朴,衣襟和两个袖口被羊油羊肉蹭得发亮。
而那个瞎子,倒是穿着干净,就连头发也不见一根乱发
“你们两个将事情的缘由慢慢说给我听,先从严老蛤开始吧。”
“大人,小人终日以贩卖羊肉馅饼,羊汤为生计。那崔三是我远房表弟,因接连几日生意不好,吃饭没有着落,隧来我这蹭几天饭吃”。
“谁知他竟起歹意,竟然趁我睡着将那两千铜钱盗走,被我抓住又当面抵赖还请大人为小人做主啊!”
“崔三,你表哥控告你,你可有话说”。
“大人,这真是恶人先告状,血口喷人啊”,崔三反驳道。
“哦?何出此言哪”诸葛芸溪不解地问道。
“大人,我自幼失明,只能靠占卜打卦为生。这风里来雨里去,也赚不得几文。还不容易攒了两千铜钱,本想托表哥替我买一套新袍子,但他却见财起意,要霸占我的铜钱,还请大人还我公道”。
“嚯,你们俩互为原告,又互为被告,好狗血啊”,诸葛芸溪乐道。
严老蛤和崔三面面相觑,不知道芸溪说的什么意思。
“我再问你们,你们都说两千铜钱是自己的,钱可有记号啊?”
“回大人,小的是见钱就穿,哪有什么记号啊”严老蛤说道。
“回大人,小的的钱是一个也不多,一个也不少”,崔三说道。
芸溪听了立刻骂道“废话嘛”。
双方各有各的说法,令诸葛云溪很头疼,究竟该听信谁的说词呢?
“羊肉,羊汤,涮羊肉,火锅,哎,好腻啊”,芸溪自言自语道。
突然,诸葛芸溪还像得到了启示。
“来人,立刻在大堂上烧一锅开水,要快”芸溪吩咐道。
“哎,这大人是要吃涮羊肉啊?咋还烧上水了呢?”百姓们又开始议论道。
见大锅内的水烧的差不多了,芸溪吩咐道“衙役,将两千铜钱投入大锅中”。
“是”。
只见女兵将两千铜钱投入到大锅中,煮了一回,发现很多白沫子飘起,一股羊膻味随之漂出。
“崔三,你来大锅边看看,再尝一下这是什么味?”诸葛芸溪厉声问道。
“这……”崔三无话可说了。
“衙役,你去品尝一下这大锅的汤可有味道?”诸葛芸溪命令道。
女兵拿了一个汤碗,舀了一碗,小心地吹道,再小口的喝道。
“禀大人,汤很膻,还有股羊腻子味”。
“大胆崔三还不给本官从实招来?”诸葛芸溪拍着惊堂木问道。
于是乎,崔三将自己企图霸占表哥两千铜钱的想法一五一十的招来。
“大胆崔三,恶意占有他人财物,并恶人先告状。本应重判,但念其身体有疾,改判为带枷示众两日,以儆效尤,退堂”。
自此,诸葛芸溪接连五日对成庆城进行整顿。律令对百姓们言必出行必果,起到了良好的监督作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