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意思就是说,这会较大的损耗核聚变带来的能量。
所以,采用了低原子序数材料,和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性比较好,比如碳、硼等这类化合物,从而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
卖3500万积分的那个超碳基氮硼化合物,大概就是因为本身都是低原子序数的元素,因而在性能上比之卖两千万积分的碳钨钼合金更加优秀。
不过,这个碳钨钼合金也可以用啊!
毕竟,这也是系统给出的方案中,能够代替作为第一壁材料的东西,这就体现出了前置科技树的优点所在,它能够让叶承找到一些可以代替的材料,从而花更少的积分,来获得一个原价十分昂贵的科技,即使其中有一些差距存在。
随后,叶承看了一眼亚刚体级碳钨钼合金的制造流程,让小白算一下造价,最后计算得出,一立方米,造价一千一百三十万元。
唔
其实还可以接受。
给托卡马克装置第一壁覆盖一层上去,厚度肯定会比较薄,所以一立方米能够覆盖的面积,还是比较多的,那样一来的话,差不多花个几十亿或者是一百多亿,应该就能给表面覆盖一层了。
当然,智启自己可没有托卡马克装置,需要和国家达成合作。
至于怎么和国家达成合作?
叶承很快想到了徐欣,她爸,徐凯阳,华国工程院院士,华国核工业物理研究所的所长,华国核聚变工程的领头羊人物。
自己要是拿着这个东西去找徐伯伯,人家肯定不会坑自己,而且凭借着这个机会,自己也可以带着智启正式进入核聚变界。
在核聚变界多招揽一些人手,形成智启的人脉,这样一来,哪怕未来核聚变肯定会被国家所掌握,但智启的地位也能仅次于国家,核聚变,绝对是比锂空气电池更加强大的一个权柄。
那就之后和徐伯伯联系吧。
叶承心中定下计划,然后继续看起这个材料的其他作用。
最后他发现,好家伙,这个金属的耐磨性能也极好。
被称之为亚刚体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的耐磨性能。
它有一个磨损力界限,想要让它产生磨损,就必须用很大的力气挤压其表面再进行摩擦,这样才能让其磨损。
而对于一些平常的摩擦来说,它就很难发生损耗。
这叶承顿时想到了一个可以用上它的地方,也就是人工关节。
将这个东西做成人工关节的摩擦面,就能减少过去的种种人工关节会因为摩擦而导致的损耗,增加人工关节的寿命以及安全性。
而且刚好,这个材料也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所以也很适合打造成人工关节。
不过,唯一问题就是价格问题了。
毕竟,一立方米的成本价就要一千一百多万元,一立方米里面能够掏出多少个关节?
有些关节比较小,倒是问题不大,但有些大点的关节,比如髋关节,那就很高了。
而且还要加上加工费,还有损耗,还有自留利润,估计最便宜的关节都要两万元左右。
当然,至少也是一个解决方案,肯定会有很多人为此买单。
叶承心中很快释然,他总不可能一直面面俱到。
两万元的完美人工关节,相信还是会有不少家庭能够承担的起的。
至于承担不起的,他也不能总是照顾穷人,只能期待未来他能获得一个平价的材料。
不再多管,他继续看起另外两个材料。
超强钛合金,和超强钢一样,拥有着更强的属性,这个不用多说,又是一种能够用于航空航天等各种行业上的超强材料。
而那个原子级碳电子阻罩,则再次引起了叶承的重视。
这玩意儿?岂不是说甚至能够实现1nm以下制程的芯片了?
原子级碳电阻罩,最小可以做到用十个原子来组成一个极其微小的小罩。
然后将这个电阻罩罩在制程达到2nm以下的芯片晶体管栅极上,就能避免晶体管之间发生量子隧穿效应。
量子隧穿效应是什么,这里先从电子来说。
学过高中化学的应该都知道,原子核的外面都是一层层的核外电子。
这些核外电子就像是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一样绕着原子核周围存在。
没错,是存在,而不是旋转。
在微观层面,经典力学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就是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中,有一个词可能耳熟能详,也就是量子纠缠,而相信很多人也都听过,解决了量子纠缠,就能实现瞬移。
为什么?
因为在微观领域中,事物是能够实现瞬移的。
就像是薛定谔的猫,任何东西,都是以概率性地存在于这个空间当中,当被观测到的时候,它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
因而,核外电子并不是规律地绕着原子核周围运动,而是在时刻进行着瞬移,而且,很有可能瞬移到原子的边缘处。
于是,当两个原子足够接近的时候,一个原子中的电子就可能瞬移出去,跑到另外一个原子的里面。
这就意味着,漏电了。
现在的晶体管,普遍已经能够做到了5nm以下,这个长度单位,指的是晶体管中的栅极长度。
栅极连接着源极以及漏极,而栅极的作用,就是控制电子能否从源极流向漏极,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通电和不通电,也就成了二进制计算机的1和0两个状态。
而一个原子,直径大概也就0.1nm,5nm的栅极,那也就只能容纳下50个原子,而做到3nm,那就是30个左右的原子距离。
到这里,基本已经触及了量子隧穿效应发生的极限。
再突破到2nm的话,量子隧穿效应将几乎无法避免。
这个时候,电子将很有可能因为发生跃迁,在栅极没有开启的时候,直接穿越栅极,从源极跃迁到漏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