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蜀臣 > 第357章、喟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司马懿的上表呈上雒阳仅五日后,曹?钡幕馗幢愕执锪顺虏帧

    且不是以诏书的形式,而是令魏武养子秦朗亲自疾驰而来——曹?奔岢忠?降恼媸翟涤桑?荒芤月嫉档内?榇?铩

    而秦朗见到他,亦不做客套,径直私语谓曰:“大将军或是不知,雒阳中军甫一归,已然罢兵的贼吴便再度袭击了江夏。虽仅是三四千兵马来犯、仅掳掠在城外修缮防御工事的两百余黎庶而归,然而朝中诸公皆群议宛雒不得有失,一致声称需增兵荆襄矣!”

    亦让司马懿当即哑然。

    宦海沉浮多年、足智多谋如他,一听便大致了然了。

    有了事关宛雒安危的理由,关东世家豪族便可再度宣扬先前“弃凉州、以关中为雒阳屏障”的言论了。

    或是说,曹?钡S侨艚袼瓴荒艹霰?鸷哪媸裾秸?自蹋?秩蘸蟊忝挥谢?崃恕

    贼子孙权现今驻守在武昌,且连冬季都用兵,几可断言明岁夏季雨水充沛时必再来寇境!届时魏国增兵荆襄、频频与贼吴作战,莫说是关东世家豪族反对,就连一些原先支持伐蜀的重臣都会对两线作战之论反驳!

    唉,时不以我矣.......

    然而,无骑兵遏制逆蜀河西兵力,推行此筹画又如何能建功呢?

    司马懿听罢,心中便悄然叹息了声。

    待引秦朗入大将军署就座后,方轻声说道,“将军言下之意与陛下顾虑所在,我皆知矣。然而,我心有不安。战事当先虑败而后虑胜,如今出兵先决已失,若仓促行之,恐先前战略意图难得尽善耳。更甚者,乃适得其反,徒然损耗军力与粮秣无数而寸功未建,以至日后无力再复伐逆蜀之事矣。”

    刚刚斜斜摊着腿、以手肘凭案支撑身体的秦朗闻言,便挤出一缕笑容来。

    如今已然十分濒近?阴城塞的大河结冰的时节,天子曹?贝咦偶保??桓医?奔涞⑽笤诶赐?吠旧希?识?锨Ю锘宦聿换蝗瞬簧嶂缫沟某鄢叶?矗?纸褚咽撬?商弁茨涯汀

    “大将军可是忧虑骑兵不足,以至无法牵制逆蜀河西兵力乎?天子此番遣我来关中,乃是让我暂且听令大将军调度之意。至多三日后,三千虎豹骑将赶至。”

    嗯?

    司马懿再度讶然。

    虎豹骑如今已成为魏国的天子禁军,非宗室子弟或谯沛元勋之后不可担任督统,且几不离开天子左右。如今曹?本故墙?⒈?锒记怖戳耍?杉?醚舴炊院游髡绞碌纳?粲卸嗝吹闹肆遥

    而秦朗见司马懿讶然不语,还以为他是在担忧将虎豹骑转来此地后,日后贼吴犯边而雒阳中军难及时救援,便又继续解释道。

    “我来之前,陛下还有言称,曰江夏郡至贼吴江陵城一带(云梦泽),水泽泛滥、土漏泥坑密布,不利于骑兵纵横,将虎豹骑暂用于河西战事,对驰援贼吴来犯倒无关紧要。且大将军先前镇守豫荆二州,应是知许昌一带屯田已荒废良多。今朝廷重臣计议御贼吴之策时,天子用征东大将军满伯宁之奏表,将要再复许昌、汝南一带的屯田,以备淮右与荆襄驻守将士所需。如此,大军无需转运粮秣治下,贼吴即使来犯,雒阳中军驰援亦可及时赶至。”

    原来如此!

    若果真屯田备戎事,区区贼吴来犯倒不足为虑。

    “此举大善!”

    一直持有“戎卒自给”主张的司马懿,当即拊掌而赞,“满伯宁三朝重臣,委实乃我魏国御贼吴之重器也!”

    然而,秦朗听罢,脸色便变得怪异了起来。

    亦令司马懿心中好奇,顺势发问,“观君颜色,似是我言之不妥邪?”

    “呵~~~”

    轻笑出声,秦朗捞起温好的酒水抿了一口,方莞尔而道,“大将军或许不知,满伯宁上表中,应对陛下之问时还声称如今之计,断不可伐蜀!”

    呃~~

    司马懿默然以对。

    因为他知道,满宠虽然亦是关东士人,但并没有所谓的“弃凉州”之论。且满宠胸中韬略拔群,他既然不看好伐蜀的战事,自是有所依据的。

    或许我所筹画的战略有疏漏之处?

    抑或者是,满伯宁以为如今的关中大军,已然非逆蜀之敌?

    不由,司马懿心中泛起了些许疑窦。

    他出任雍凉都督以来,心里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不仅是汉军占据了陇右与河西,以形胜之地的优势,令他难有军争筹略可施展;更因为天子曹?倍越?辽ナЧ⒐⒂诨常?约镑庀陆颈?方?拿娣?牟环?

    故而,他一直如履薄冰、备受煎熬。

    蛰伏了近两年的时间,如今好不容易终于等到了树立自身威名、可对逆蜀用兵之时,远在淮右战场的督帅竟是不看好,如何不令他心中自我怀疑呢?

    待思前顾后的,将自身筹画一一品咂了一遍罢,没有寻到任何疏漏之处的司马懿,终究还是按捺不住,问出了疑惑,“不知满伯宁为何如此断言邪?还请君详言之。”

    “满伯宁乃是以我国无岁不战、国力耗损甚巨断言。”

    秦朗轻声作答,“此亦是陛下令我前来之故。陛下有言谓大将军曰‘贼吴虽国力盛于逆蜀,然逆蜀之患甚于贼吴。今大将军为国筹画,纵使衮衮诸公皆以为不可,然朕亦会倾力支持,但求大将军他日捷报至也!’”

    言至此,秦朗略作停顿,看着司马懿双目缓缓而道。

    “陛下为大将军筹画可施展,不仅令朝廷诸公再议满伯宁‘弃江夏石阳城、以安陆县城与义阳三关为屏障,迫贼吴上岸来战’之论;且还授夏侯献为北中郎将、故雁门太守牵招之子为厉锋校尉,一并往幽州再组建乌桓突骑了。”

    “大将军遣军师杜子绪将兵来战江夏时,陛下曾与之座谈,我有幸在席。杜子绪言贼吴乃跳梁小丑而逆蜀乃死生之敌,不可同日而语。陛下深以为然,且喟然发叹,曰‘宁弃荆州江夏郡与贼吴,不容逆蜀据河西半寸疆土也!’”

    “陛下所言所意,我尽转述矣。但望大将军无需顾虑其他,奋发勇锐,一战将逆蜀破之,雪我魏国先前之辱!”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