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结果一听竟然是宋则浪费了大量的铁疙瘩,而那玩意又是攻下楼烦城的关键,一下子他们也不淡定了。
孙峥直接就说道:“殿下,卑职建议剥了宋将军下半辈子的俸禄。”
“末将附议!”郭二也喊道。
“末将附议!”
……
看着满堂的文武,竟然都开始声讨,宋则不淡定了。
“不是,你们这帮人,就做个人吧!要是换了你们,估计比我打的还欢,一个个落井下石的混蛋。”宋则不爽的嚷嚷道。
“我那是不知道,我要是知道了,难道还能故意那么做啊?我又不傻。”
郭二说道:“宋将军,我知道你不傻,可是你已经这么做了。若那些东西留下来,或许我们就真的可以趟平雁门郡,将匈奴直接打出去。可惜了,现在没有那个机会了。”
宋则的内心,此时此刻只能用全是酸水来形容了。
太难受了。
“行了,就扣他两年俸禄吧,下不为例。”宋民看着宋则那糗样,主动给圆了场子。
宋则一听这话,不由得长松一口气,“殿下,以后那铁疙瘩就是我亲爹,用一颗我数一颗。”
“现在是条件有限,等以后天工坊的技术成熟了,那东西不限量。”宋民说道,“还是先说说眼下吧,周黑塔的部队现在在什么位置?”
宋连抱拳说道:“回殿下,按照时间推算,现在应该在骆县与武成一带。”
宋民的目光落在了那巨大的沙盘上,徘徊在骆县和武成周边。
那里隶属于五原郡,而五原郡有大部分的区域夹在云中郡和雁门郡中间。匈奴攻入并州的时候,一路人马是从五原郡下来的,而另一路,也就是鲜卑援兵,自朔方入并,在云中郡与匈奴大军回合到了一起。
“如果周黑塔这一路军马可以发挥出奇效,匈奴的这三十万大军,或许可以长留在并州!”宋民盯着地图,喃喃自语道。
众将一听这话,忽然感觉脑袋晕乎乎的。
王爷这么狠得吗?
打算把匈奴三十万大军全留在并州,可这怎么可能呢?
虽然楼烦城大捷,匈奴确实被杀的挺惨,阵亡三万,重伤不知道多少,十万人马还能发挥出战斗力的可能也就四五成左右。
但是,一次的胜利,也不能拿来衡量全局啊。
“或许,我们可以考虑将战场设在云中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行荡平雁门郡内的匈奴小股部队。让张集将军和周黑塔将军两路军马暂时蛰伏,给匈奴制造一种云中郡现在就是他们大后方的感觉。”孙峥说道。
如果把现在的并州局势看做围棋,现在的匈奴其实已经被宋民呈半包围的状态,只是这被包围住的,在兵力上反而占优。
这才最大的难点。
一番斟酌后,宋民点头算是同意了孙峥的这一个建议,“大军向五原郡靠拢,沿途遇城攻城,见机行事。”
头曼单于面对这样的情况,会作何选择,现在谁也猜不到。
毕竟这是一个实打实的枭雄,他所做的决定,有时候往往会出人意料。而宋民也没有能力在他的身边安插暗探,所以,看匈奴的反应,随时做调整,这是目前颇为无奈,但也相对可行的一个办法。
反正在云中郡、五原郡,都有兵力部署,调整起来也相对容易许多。
……
宋睿虽然领了冀州的差事,但他并没有急着离开。
而是依旧呆在晋阳,他迫切的想要看看,宋民在并州怎么死。
自上一次在晋阳被宋民坑了一道之后,宋睿的心态忽然间就转变了。
那一通怒火发完之后,他就认真了。
白天练武,晚上看兵书。
那勤奋的样子,让并州一众官员和府中幕僚,都有点怀疑这到底还是不是二皇子了,前后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灯火通明的书房中,宋睿打着哈欠换了一本书。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外面嫌弃,“殿下,大事,大事!”
宋睿合上刚刚翻开的书,命侍卫打开了门。
“井仓空啊,你怎么又来了?本王不是很明确的告诉你,本王现在要励精图治,你也多看看书嘛,怎么回事?”宋睿有些不悦的看着顶着夜雨进屋的井仓空。
井仓空抖了抖身上的雨水,谄媚的笑了,“殿下,雁门郡八百里加急,我知道殿下你等着雁门郡的消息,就急急忙忙的赶来了了。”
“宋民败了?”宋睿急切的问道。
井仓空的脸色缓缓垮了下来,支支吾吾的说道:“殿下,您要不然先……坐下,调整一下心情。”
“你赶紧说,是不是败了?人死光了没有?”知道雁门郡有消息传来,他哪还有心情坐,他现在就想知道宋民败的有多惨,死了没有。
井仓空一脸的为难,支支吾吾,欲言又止的说道:“殿下,肃王没有败……”
“没败?这怎么可能?匈奴那帮狗东西是不是放水了?”宋睿一脸的难以置信,宋民怎么可能会没有败呢!
他都兵分三路了,兵力与匈奴驻守雁门郡的兵力差那么多,怎么可能会没有败?
井仓空看着宋睿那失神落魄的样子,心里终于踏实了。
冒着夜雨连夜赶来,他当然不是好心的来告诉宋睿消息的。他就是想看看宋睿听到肃王大捷之后的精彩表情。
果然,宋睿一点都没有失望,这眼看着又要抓狂了。
“殿下,匈奴并没有放水。三天前,肃王率军六万攻打了头曼单于亲自坐镇的楼烦城,这一战打了足足三天,直到今天下午方才结束。头曼单于受轻伤撤出了楼烦城,匈奴十万大军被肃王阵斩三万余人。”井仓空盯着宋睿的表情,说道。
宋睿满脸的问号。
“六万人不但攻破了匈奴十万兵力驻守的楼烦城,还斩杀了三万匈奴人?肃州军难不成是天神下凡,这么能打的吗?这个消息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宋睿呵斥道。
听到这番话,他的第一个反应是——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简直天方夜谭。
就算他宋民的麾下真的很能打,可这是在相差四万兵力的情况下,攻打的一座坚城,他竟然还阵斩了三万匈奴人,这怎么可能嘛。
井仓空长叹说道:“下官初次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觉得很不可能,除非肃王的军队能直接飞进楼烦城去,否则怎么可能会取得如此战果。但事实真的是如此,下官派出去的斥候,带来的都是一模一样的消息。”
宋睿的心态当场就崩了。
他想不通啊,这怎么可能嘛。
六万大军攻击一座坚城,不但赢了,还斩了十万人?!
他宋民难不成真的是战神临时,凶残到这个地步了。
“再派斥候探一遍,本王要知道所有的细节。”宋睿吩咐道。
“喏!”
“还有,把这个消息抄录一份,以捷报的形式送去京城。”宋睿又吩咐道。
“喏!”
井仓空躬身应喏。
宋睿为什么这么做,井仓空心里是清楚的。
他都没法相信的事情,朝中那些大臣们怎么可能会相信呢,到时候肃王一个谎报军功的事情,那绝对就是稳稳当当的。
但井仓空还是决定这么做。
不管别人信不信,可肃王打下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战绩,又何来谎报军功一说呢。
八百里加急的捷报,在第二天晌午时分,进了京城。
金锣开道,马上斥候高声喊道。
“捷报,并州捷报,肃王于楼烦大胜匈奴,斩首三万!”
“捷报,并州捷报,肃王于楼烦大胜匈奴,斩首三万!”
比肩接踵的长安城内,百姓炸锅了。
“并州大捷啊!”
“我们大周终于赢了一仗,兄弟,走,今日宜痛饮。”
“斩首三万,肃王威武!”
“肃王威武!”
“肃王!!!”
……
有欢呼雀跃的百姓,但也有听了之后感觉自己像是听了天书的文士。
随着这一份捷报传入宫中,勾栏瓦肆间尽是文人墨客、有识之士的叹息声。
“可怜呐,我大周竟到了如此地步!”
“即便是谎报军情,好歹也谎报一个差不多点的吧。”
“阵斩三万匈奴,我们这位肃王爷可是真敢吹啊!”
“呜呼哀哉,大周完了!”
“我大周现在的确是需要一场大胜,来振奋推搡的人心,既然打不赢,好歹编个像样点的吧,天下人又都不是傻子。”
“肃王有废物之称,他编出来这样的假军功,倒也不稀奇。”
“诸位兄台,不如我等联名抗议如何?我们大周可以接受失败,但绝不接受如此浮夸的谎言!”
“同意!”
“联名上书朝廷,拔了他肃王的爵位,贬为庶民。如此王爷,不配为王!”
“在理,同去,同去!”
……
这一封捷报,上演了京都长安的两极分化。
而与此同时,这封捷报,也顺利的出现在了老皇帝的案头。
“召集群臣议事。”
宋景成有些烦躁的扒拉了两把散乱的头发,对那老黄门说道。
“喏!”老黄门忧心忡忡的看了一眼皇帝,退了出去。
老皇帝盯着面前的捷报,就挺纳闷的。
他在昨天夜里其实就收到了雁门郡的战报,肃王确实大捷了。
而且还是振奋人心,举世震惊的大捷!
那一份战报,让老皇帝激动的一个晚上都没睡着。
时不时就看一眼,激动,振奋!
他当了一辈子的皇帝,一直都希望有这样的一场大胜利。
总算,在他即将退位的时候,等来了。
他很激动,很满足。
很亢奋!
但有一个小问题,他明明知道,他那个蠢货一般的七儿子,根本就没想起来要给朝廷发捷报,那这一份捷报哪儿来的?
他纳闷的是这个。
郁闷的是,这样一个惊天的大捷,群臣和百姓,恐怕不会相信。
这个战果,太恐怖了一些!
三万匈奴的脑袋,太多了!
习惯了小打小闹的大周群臣,面对这样的大胜,恐怕只有质疑。
对于他的臣子,老皇帝比谁都清楚。
“罢了,实在不行,朕给他圆吧。”老皇帝幽幽叹息一声,忍不住又翻开了捷报,嘴角几乎一直咧到了耳朵根。
“舒服,好,真好!”
“三万匈奴的脑袋,这一战,漂亮!”
“对了,他那个铁疙瘩到底是什么东西?朕怎么从来注意到,这个儿子,竟然还有这样的本事,稀罕。”
“不过真挺好,这一战打的,真好。”
“混账小子,如果你能把头曼单于的脑袋给摘了,朕这个皇位就给你了!”
“君无戏言,我说真的。”
“下面你想怎么打?朕倒是挺好奇的。这样的大胜再来上两场,不,一场足以,我大周的江山就又能稳固三十年了。”
“看来让你当这个肃王,是朕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哈哈哈,还是这个仗打的漂亮。”
“但是,有件事我还差点给忘了,你个瓜孙把人家四公主扔回金城是几个意思?那是大魏的掌上明珠,劳资拿大块的土地给你换来的,你他娘的难道喜欢带吧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