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穿成反派的炮灰妻 > 第 30 章 第 30 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陶?看到他们这样诚心认错的样子,也不与他们计较,他们不相信和轻视自己其实是正常的,她看起来太年轻了,说她医术高明很少有人会相信。

    他们虽然有一些小毛病,但其实人还是不错的。

    至少父亲信任他们,军营里的其他士兵也很尊敬他们。想必他们平时也救了不少人,帮助过不少士兵。

    而且其实作为一名大夫,在大夏朝不管哪里都会受到礼遇,而且医术不错的话能生活得轻松自在。

    但他们选择从军,一直当一名军医,报酬低不说,还特别辛苦。微胖军医看起来也四五十岁了,在这里已经年龄很大了,之后还要跟去边关打仗。

    就凭这些理由,陶?就不会为难他们,反而很尊重他们,愿意在这几天内,将更多的医术教给他们。

    陶?笑眯眯道:“两位不必介怀,毕竟我的年龄很难让人信服。我其实很敬佩两位,能够坚守在军营。”

    两位军医正色看向陶?,见她笑容灿烂,眼神纯净又温和坚定,完全看不到对他们的厌恶。从她的面容神情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胸怀宽广、气度非凡的人,两人真心叹道:“多谢陶姑娘。”

    陶?又道:“既然如此,时间紧迫,我们就开始讲课吧。”

    “陶姑娘真愿意将自己的医术教给不相干的人?”

    陶?莞尔,“我认为不应仅仅把医术作为谋求名利的手段,而是应该更加纯粹的目光来看待它。我将我所掌握的一些医术教给你们,你们在战场上就可以救治更多的士兵,减少伤亡,这不正是我们身为大夫愿意看到的吗?”

    她的话语温和,但两位太医如同振聋发聩一般,被惊醒了。他们不惧战争,不怕辛苦做一名军医,不就是在战场上为了挽回更多生命。

    后来却本末倒置,执着于名望,生怕药童们学到医术超过他们,将自己掌握的医术捂得紧紧的,却从没想到,医术的传承才是正理,能让更多的普通人、士兵活下来。

    两人一开始对陶?轻视嘲讽,后来为她的医术震惊赞叹,现在才是真正地甘拜下风,对眼前这个年轻的姑娘心悦诚服。

    “还请陶姑娘赐教。”

    “两位客气了。”

    时间紧迫,一些外科方面的知识和操作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刚刚已经耽误了很久,陶?只能抓紧时间,有选择地将一些知识教给他们。

    她根据之前通过父亲了解到的情况,将授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

    首先陶?进行了理论部分的讲解。

    外科手术是什么,要怎么做手术,有什么要注意的事情,比如要使用麻醉药、尽量保持清洁、进行手术的顺序等。其实在战场上,外科手术比中医更加实用,两者结合起来更好。

    还有对各种伤口,比如对于刀伤、箭伤等不同兵器造成的伤、不同身体部位的伤,要如何紧急处理。

    军医处理伤势的时候,有的做的并不规范,陶?的方法都是现代经过验证的,更加合理有效。

    虽然这些概念和方法对下面的人来说都很陌生,有的药童还没什么基础,但陶?的讲解深入浅出,易于理解。还能在保证军医和药童能够理解的情况下,加快进度。

    药童们一开始对陶?还不太信任,但见两位军医对陶?的态度和以前截然不同,因此不敢再怀疑。如果陶?医术确实好,他们就跟着认真学医。

    等看到陶?站在前面给他们讲课,发现她还稍微有些稚嫩的脸上,透漏出不符合年龄的自信和气度,从容不迫,讲课也讲得清晰易懂。

    军医针对性地提问时,陶?每个问题都能不假思索地给出答案,他们虽然刚刚开始接触这方面的知识,但也明白了陶?掌握的是怎样高明的医术。

    这是他们在军医的身上从来没有见过的,听陶?的讲课,他们也模糊地意识到,两个曾经被他们仰望的军医,和陶?相比还差得很远。

    因此,他们一个个都认真地听课,将知识点印在心中,上完课也在一直背诵着,不敢忘记。

    等理论部分讲完之后,就是实际操作了。

    这一点比第一点更重要,只知理论完全不行,外科是需要真正去不断动手和重复的,需要的是大夫的手感和经验。

    陶?之前已经派人造了不少手术用工具,本是为了医馆的学徒准备的,这时候正好先拿到这里应急,送了很多给军医他们使用。

    她让人买来几头猪,在猪的身上进行教学操作。猪在这里比较好买,而且最后还能给士兵们加餐。

    陶?对切开皮肤、止血、缝合和打结、包扎这些步骤进行了仔细的示范,还配合着讲解每一步都要如何操作,再让其他人学着动手。

    还模拟了刀伤、箭伤等,陶?处理之后,让其他人也来操作。

    药童们发现,从理论到操作,陶?对外科医术极其了解,动刀子和缝针的时候眼都不眨,手也不抖,最后治疗效果出奇地好,一个个对陶?佩服到不行,都成了陶?的小迷弟。

    虽然一开始要在猪身上进行开刀、缝合时,许多人都心生畏惧,不敢上前,但等有人主动上前之后,其他人一个个也都鼓起勇气,争先恐后地上去操作。

    对陶?越了解,两位军医心中越佩服陶?。

    同时,他们虽年纪不小了,不像药童一样年轻学得快,却也都在努力地吸收着新知识。他们愿意将自己的医术教给药童,但不代表着愿意被进步神速的药童落在后面。

    之后有士兵受伤来到军医处治病,都很抢手,军医和药童们都积极地上前要为他们医治。这个时候陶?在这里,正好能指导他们,还能指出他们的问题,教他们如何改正。

    定远侯的侍卫,这几天也一直跟在陶?身边,保护陶?、为陶?跑腿做事。

    他们也见识到了陶?的惊人医术。又想起一开始他们对陶?产生的质疑,不由地感到羞愧,对陶?小小年龄就有一手高明的医术表示由衷地赞叹。

    心道,不愧是陶将军的女儿,虎门无犬子啊!

    这边陶?在认真地进行教学,陶父准备粮草、物资等、整合调度,父女两个都忙的不行。

    另一边,在荣王府,荣王也没有闲着,一直处理手中的各种事务。他私下的计划也在顺利地进行着。

    他的腿已经痊愈的事情,还没有公开,只有陶?和几个亲近可信的下属知道。

    为的就是防止当今圣上和他的几个兄弟的忌惮。

    一旦消息公开,荣王府就难以像如今这样平静,各种试探和招数会接踵而至。

    特别是现在他手上还有兵权,一旦他父皇得知他腿好了,一定不会容忍他还手握兵权,无论如何都会将兵权受到自己的手中。要尽量取得皇位,兵权的作用是绝对不能替代的。

    他虽没有去上朝,对朝堂上的事情也都了如指掌。

    知道定远侯被指派为主将,领兵出征时,他不由得担心陶?。

    第二天,荣王就到了医馆去看陶?。

    发现陶?不在,他问两个太医:“阿?呢,怎么没在这?”这两个太医都是他的人,也知道他和陶?的关系,荣王在他们面前完全不必顾忌。

    两人见是荣王,起身恭敬道:“殿下,昨天陶姑娘就回了侯府,之后回来交代李掌柜去采买大量药材,交代我们两人负责医馆的一应事务,就又回去了,今天也不在。”

    “嗯,本王知道了。”想必因为是定远侯要出征的事情,荣王又道,“这段时间阿?家中有事,医馆的事情就劳你们多费心了。”

    “殿下放心,我们都知道陶姑娘经营医馆时的用心,就算她暂时不在,医馆也不会出什么事情的。”

    两位太医行医处事经验都极为丰富,医馆的一切都正常运行着。

    学徒的字也都掌握的差不多了,常见字会认会读会写,进度快的都开始诵读和记忆《草药大全》了,他们暂时也不必陶?管着。

    荣王回府之后,让人去调查,才知道原来陶?跟着定远侯去了军营,还要交军医他们医术。

    之后每天都有人来汇报陶?的教学情况。

    想到军医和学徒由一开始对阿?质疑和轻视,到后来乖乖的,把阿?封为神明,现在在努力地和阿?学着医术,荣王不由失笑。

    不愧是他喜欢的人,在这方面她是最强的。有她指导,他岳父手下军医的医术一定能提高不少,士兵的伤亡也能减少很多。

    又想起他军营里的军医,都自视甚高,自诩医术精湛,却比不上阿?的万分之一。

    到时也要让阿?帮忙好好操练一下,让那些庸医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医术。

    在京城之外驻扎的荣王军队里,几个军医都接连打了个喷嚏。

    “是谁在念叨我们吗?”

    “许是因为天气开始转凉,多加些衣物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