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七百九十六章 时间敲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果李天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未必没有可能,将他们说服,转投到自己的阵线中来。

    类似魏国公府这样情况的勋贵,其实并不在少数。

    这些人大多都是开国功勋的后代。

    至于为什么是这些人,倒也很好分析。

    他们算得上是第一批吃卫所红利的人之一。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因为搞贪官搞的太狠了,让他们根本就不敢动这个心思。

    而后,朱棣接连几次北伐,对卫所的情况看管的也比较严格,他们也没什么机会大捞特捞。

    卫所混乱,其实就是从三次北伐之后,这七八年的时间才开始的。

    因为三次北伐,基本上就已经把草原上两大势力给打服了。

    形成了,现在瓦剌,鞑靼,朵颜三卫三足并立的局面。

    其实后面的两次北伐,在后人看来,并不是非打不可的。

    大明此时甚至已经做到了封狼居胥的地步,这样的功绩对朱棣来说,其实已经很了不起了。

    只不过,朱棣想要是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彻底的将北方的隐患给扫除,达到汉唐时代的巅峰。

    可惜的是,天不遂人愿,朱棣过高估计了大明军队的长途奔袭能力,也低估了,草原势力的逃跑的能力。

    人家打不过可以跑啊。

    可以说,最后两次北伐,不是朱棣的策略不成功,而是彻底的被人家给拖到无疾而终的。

    朝廷之中,其实有很多人,当时就很反对朱棣的后面两次北伐的。

    其中南京的那些勋贵元老们,更是坚决的反对者。

    因为,后面两次北伐的时候,北京城已经被确定成为新的京城了。

    南京的地位受损了不算,朱棣居然还要从他们他们的手里扣军粮要兵马。

    他们心里是有怨恨却又没地方发泄。

    为了弥补自身的损失,他们这才开始肆无忌惮的压迫卫所,从军户的身上抽血。

    这才是,卫所制度逐年变得腐朽不堪的主要原因。

    但因为当时,跟随在朱棣身边,建功立业的新勋贵们,还要仰仗战功和朱棣的加官进爵来获得更大更好的待遇。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只有那些老牌勋贵这样做。

    近十来年诞生的勋贵,可都没怎么动手。

    经过,这些年,老牌的勋贵,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就开始向着其他的方向伸手。

    但新勋贵见到,卫所居然还能这么玩之后,也开始学着他们的前辈,肆意从军户们身上吸血。

    有了他们这一批生力军的加入,让卫所的军户的生存状况,更是雪上加霜。

    从整体上分析可以基本将南京的勋贵们分成,新旧两批。

    老的一批,已经完成了资本的积累,其实并不怎么在乎卫所的收入了。

    可新的勋贵们正处在资本的积累过程中,远没有老牌勋贵,那样的底蕴和财富积累。

    所在压榨卫所这件事的看法上,也是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而李天在这个时候,搬出来清查天下卫所这面大旗,这对新生勋贵们来说,无疑是断了他们财路的做法。

    他们自然是玩命的想要反抗了。

    李天,也并不是打算,一举将勋贵集团全都瓦解了。

    最好的情况是打一批,收买一批。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老牌勋贵,对抗的情绪不是很严重,正是最好的收买对象。

    这也是,李天有信心,能以最快的速度,平定南京的所有事情的主要依仗之一。

    杨士奇他们毕竟只是臣子,看问题,想问题的角度,都和李天是完全不同的。

    他们想不到这一点,但李天却不得不想。

    安全问题有新军在侧,应该没什么问题。

    对抗方面,有老牌勋贵可以拉拢,也不见得处于下风。

    有了这两个基础,李天根本就不惧怕南京的那些家伙们能闹出什么风浪来。

    只不过,现如今,新军的装备还没有配置齐全,就算枪炮全都到手了,也需要一个短暂的熟悉过程。

    时间总是需要一些的。

    而且,李天这次也不打算就这么干走着去南京,那样的速度未免也太慢了。

    正好,他和索菲亚联合设计的新型蒸汽轮船,一两个月左右就能下水测试了。

    所以李天打算,在二月初或者中旬,在轮船进行测试的时候,随着这艘新船一同赶往南京。

    时间上还是有一些的。

    现在才是大年初一,距离二月中旬还有一个半月左右。

    有了这么长的时间,李天足可以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了。

    当他将这个时间点定在了二月初或者中旬的时候,杨士奇等人知道,李天并没有打算,现在就出发之后。

    一个个都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在他们看来,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之内,凡是都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有了这段时间的缓冲,他们或许能想出更合适的办法来也说不定。

    到时候,或许就不用李天孤身犯险了。

    时间虽然定下了,但这又暴露出一个问题来。

    他们可以等,彻底的解决南京问题,也可以等到那时候再说。

    可马大忠的问题,现在可是已经火烧眉毛了,不得不赶紧做出决定。

    他们此时不能过去,所以解决马大忠,就只能交给,杨素问和太子他们那一帮人了。

    绕开了最难搞的问题,这回杨士奇他们几个开始各抒己见,发表自己意见。

    杨士奇率先开口道,

    “陛下,老臣觉得,素问这孩子在密信中提到的方法,就很不错,老臣支持素问他们用这个方法,试探一下马大忠的真正斤两!”

    听到,杨士奇已经将杨素问叫的这么亲切了,李天不仅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了然的笑意。

    “杨素问密信中提到的这个办法,的确是不错!

    如果这个马大忠真如传言般的那样贪财无度,必然会暴跳如雷,之后,太子他们只需要静静的等待,就可以等到他自己露出破绽,然后再出手收拾他,也就顺理成章了。”

    见李天也赞同了这个主意,杨士奇乐的有些合不拢嘴,稍微迟疑了一下之后,带着点试探性的口吻,对李天说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