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随即命令青龙军的医护兵去给那些蒙古骑兵包扎。刚才那名被削掉右臂的蒙古士兵倔强的站着,图鲁见状,让他配合治疗,那人这才按医护兵的要求,躺倒地上。医护兵给他包扎,缝合伤口。手保不住了,但是命可以保住。
图鲁发现那些医护兵的水平,比他们蒙古医生的水平都要高,没想到华夏军随军竟然带着这么多医术高超的医生,他后来才知道,那些人也都是战士。
刚救回来的人是图鲁的兄弟图拉,慕容达达知道以后,告诉医护兵好好照顾。图鲁这才知道慕容达达就是新任的陕西山西总督,慕容达达告诉他,他可以再考虑考虑。想要了就归顺华夏吧,现在华夏励精图治,归顺华夏是最好的选择,无论蒙古人,汉人,都是华夏人。
图鲁说实话有点不甘心,但是既然慕容达达开口了,他决定回去考虑一下。走之前,慕容达达把自己的一枚令箭交给他,告诉他,宁夏卫应该易主了。你回去了,把令箭给他,他们就会把宁夏卫交给你。
如果你愿意归顺,就来通知我;如果不愿意,就尽快离去吧。三天后,我会再次拿回宁夏卫,为了华夏。图鲁不信,当即带领大军赶回宁夏卫,图拉和其他伤员在后面慢慢走。等他再次到达宁夏卫的时候,果然发现宁夏卫已经易主。
无奈之下,他派人去通报,把慕容达达的令箭交给了华夏军,结果青龙军当即整队出城。图鲁看着青龙军顺次出城,他决定归顺了。他不想把跟随自己的人,都送进坟墓。
当即派人告知青龙军,他不去宁夏卫了,让他们继续驻守吧。他去归顺慕容总督。随即图鲁掉头疾驰,路上遇到了图拉,图拉问他宁夏卫丢了,图鲁告诉图拉宁夏卫的情况还有他的决定。图拉默默地同意了。
两天后,图鲁带着图拉来到了延安府,看着他们到来,延安府的人竟然丝毫没有警戒,城门大开。图鲁派人前去通报,一会儿慕容达达带着几名警卫出来了。慕容达达和图鲁聊了很久,解开了图鲁的心结,为了自己的霸业,还是为了蒙古百姓,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勇士。图鲁真正地愿意归顺华夏。
慕容达达派人给蒙古军队准备食物和热水,让他们就地修整整编。慕容达达告诉图鲁,他那里的女人和孩子们,就别跟着打仗了,让回家过日子去吧。图鲁说,没有粮食,回去也得饿死。慕容达达告诉他别担心,他会在宁夏卫实行华夏政策,愿意种地的可以种地,愿意放牧的他可以提供牛羊,让他们放牧去。包括老人,也都回家去吧,把真正的战士留下,组建华夏辅军,还由图鲁和图拉率领。
图鲁没想到慕容达达这么信任他,当即回去告诉他的军队,女人孩子老人全部出列,结果只剩下一万多人,然后他挑选了一万精锐,剩下的让他们准备回去过日子吧,各部落统计希望种地和放牧的人数。
慕容达达为了让他们安心,待蒙古骑兵休息一天后,便带领他们去了宁夏卫,然后宣布华夏政策。从此以后,他们就是华夏子民,有家的就按户分田或者分羊,每家的就先做流民,他会给工作,管饱发钱。
华夏的政策好,再加上慕容达达是蒙古人,蒙古百姓顿时欢呼起来,图鲁图拉也很激动,其实他也只是希望蒙古百姓过上好日子,他们要做真正的勇士。
很快,延安来的官员就组织大家开始登记。由于宁夏常年被蒙古占据,已经几乎没有农田了,慕容达达派人组织大家重新恢复农田,兴修水利。过了几天,大批的粮食被送到宁夏卫,图鲁图拉终于放心了。
图鲁告诉慕容达达,皇太极的骑兵有可能回来攻打宁夏卫。慕容达达告诉他不怕,他不仅要拿回宁夏卫,还要拿回河套地区。
五六天后,在宁夏卫基本进入正轨。慕容达达率五千青龙军,八千弓骑兵,一万辅军,北上河套,在宁夏卫留一千玄武军防守。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抵抗,即使遇到一些抵抗,一听说是华夏军和图鲁的鄂尔多斯部,也都归顺了,至少和平相处。
很快,慕容达达到达了河套地区,但是发现这里根本没有城池。于是他驻守在这里,派人沿河寻找华夏物流,然后告诉他们运送物资到河套,他们要在这里修建河套棱堡。慕容达达派五千青龙军四处巡逻,他和图鲁带着辅军和弓骑兵,开始清理河边的野草,这地方这么荒芜,水草倒是很好。
慕容达达觉得必须在这里修建棱堡,控制河套。于是他命诸葛明仁,协助五千玄武军,去平阳府和孙传庭交接防务,然后在山西推行华夏政策,他自己走不开了。驻军的话,大同三千,太原两千,先安定山西,留五千辅军,其他的精壮送到大连去,剩下的给他送到河套来。慕容达达先从陕西征募了五万流民,移到河套地区,协助修建河套棱堡。并在旁边兴建河套城。这地方就不建城堡了,直接兴建城区集市和农庄。
慕容达达亲自操办,图鲁和图拉也去联络了附近的蒙古部落,告诉他们华夏的政策很好,让他们前来归顺,后续陆陆续续也来了不少蒙古部落。有些部落不愿意种地,慕容达达就在河套北边划了一大片草场,分给这些部落放牧。每人每年给他两头羊,他就提供一年的粮食,其他的东西,他们可以花钱买。
图鲁和图拉三番五次确认,没有农税,没有任何税收,也没有徭役,慕容达达笑着跟他说,三年内没有。蒙古部落现在日子并不好过,他们的财产根本不够图鲁希望的标准,每家三十头羊。这样,来年才能有足够的羊羔送给慕容达达换取粮食。慕容达达找人鼓励大家种地,另外告诉他们,其实种地的同时也能养羊,而且还给分房子,不用受风吹雨淋。有人不放心,有人觉得可以,然后慕容达达又从华夏调来不少牛羊和粮食。他把蒙古各部落的牛羊都平分了,不够三十头的,可以帮他干活,管饭发钱,以后可以攒工分换羊。
图鲁说,啥都没有有啥活可干,慕容达达说修路。图鲁图拉想着大草原上到处都是路,有啥可修的,不过慕容达达说修路管饭,那就修吧。蒙古百姓也实在,慕容总督说修那就修吧。随着工匠物资陆续到达,慕容达达先修建了棱堡和粮仓,然后按大概规划修了道路,然后就是民房,集市农庄。
图鲁看着源源不断地送来的粮食,他们根本吃不完,他也放心了,一个月后,河套棱堡修好了。慕容达达告诉图鲁,让士兵整装,准备出发吧。剩下的交给百姓去做。随即慕容达达从延安府掉了两千玄武军驻守河套棱堡。他便带着其他兵马返回了延安府,到了延安府,开始让图鲁兄弟和他们的辅军进行集训,包括学习汉语,学习华夏政策,换装并进行训练。
图鲁看到满仓库的铠甲兵器,开心的眼睛眯成一条线,确认可以随便拿之后,便把蒙古辅军都叫来,让自己挑合用的。他问过慕容达达,知道将来他们成为正式军队之后才有华夏标配的武器。但是这些武器很多都是从大清那里抢来的,也都算是比较好的装备了。
图鲁看着换装后的这支蒙古骑兵,也是自豪满满,这才是自己期望的精锐骑兵。随着河套被慕容达达彻底控制,在图鲁兄弟的帮助下,河套附近大部分蒙古部落都归顺了,并且接受了慕容达达的整编。慢慢地他们发现,那支精锐的弓骑兵,里面很多人也是蒙古人。慢慢地,很多蒙古辅军,把自己的目标定位成为弓骑兵的一员。在延安府修整一个月之后,
慕容达达命图鲁兄弟,率辅军前往河套,加强训练,一个月后,逐步平定河套周围地区,另派三千弓骑兵协助他。慕容达达见山西整顿的挺好,暂时也不打算去山西了。他带五千青龙军和五千弓骑兵,驻守宁夏卫,准备协助李自成了。留五千青龙军在延安府,镇守陕西和山西。
李自成和史可法把陕西交接给慕容达达之后,便带一万玄武青龙军和两万多辅军直奔兰州。到达兰州后,一方面整编兰州军队,一方面史可法主持推行华夏政策。
这次李自成也感受到了华夏政策的力量,一经宣布,兰州百姓欢欣鼓舞,免税啊,啥都免了。然后还有饭吃,干活,在哪儿不干活,以前干死了也吃不饱,在李自成那里勉强能吃饱,但也就是这样了。看着李自成运来的大批粮食,百姓心里踏实了。
所以百姓很配合,不配合的地主老财,基本早被扫荡一空了,蒙古来一遍,李自成来一遍,剩下的不是百姓也装作百姓了,其实家产没了,实际也都是百姓。唯一大家有点疑虑的是,房子土地都是国家的,但确定都给大家分房子之后,这点疑虑也没有了。
推行华夏政策没什么阻力,兰州百姓几乎一致拥护,所以进展也很快。从大连带来的官员,迅速组建市政厅,警察局,民政局、农政局等部门,各大集团的联络人,也等待着李自成的规划,一旦确定,他们就可以选定位置,兴建兰州分部。
李自成虽然当了两年皇帝,但是城市规划水平,小学生都不如。这事儿还是史可法比较在行,毕竟在大连也学习了很多,跟着干过不少事情。几天时间,便把总体规划做好了,李自成看了,自然是完全同意。
史可法对华夏现在的情况拥有绝对的自信,城内城外一并规划,兰州军区就放在兰州东部。规划基本确定了,各集团的联络人便各自回去组织人手开始兴建。
很快,兰州也开始热火朝天的建设。兰州西面修建一座兰州棱堡,兰州城简单修缮加固后不再扩建。道路农庄民居是最优先的事项,十几万百姓迅速被组织起来,投入各种建设当中去了。小孩子,也帮忙剥个蒜,洗个菜,帮忙干活都有饭吃,欺压百姓鞭子伺候,过分的直接驱逐。
看着兰州百姓脸上慢慢有了光泽,眼睛里有了希望,李自成内心也深受触动,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经过一个多月的建设,各地也有了雏形,由于原来的民居太过破烂,各地修建了很多临时的集中营,供百姓临时居住,还有各地听说兰州的政策后,都跑来投靠。
李自成担心里面有探子,史可法倒是不担心,他相信华夏政策的魅力,他告诉李自成,遵纪守法,那就一视同仁。如果发现有不轨企图,严惩不贷。其他的不用操心。
兰州军区很快就有大连派来的人来接管,也就不用李自成管了。又过了半个多月,兰州棱堡建成,两千玄武军驻扎在棱堡里。兰州防御应该没有大问题了,李自成虽然没有见过棱堡攻防的情况,但听说棱堡坚固程度不可想象,至今还没有被攻克的。
李自成挑选的三万辅军也基本成型,经过一个月的训练之后,也是有点精锐的样子了。这时,慕容达达告诉他,自己已经到了宁夏卫,并且会在这里驻守半年,而且还给他送来一些蒙古骑兵,很多还当过夜不收。李自成很高兴,他正发愁自己的骑兵怎么训练,毕竟他的军队基本都是汉人,骑术还是蒙古人和大清的高明。
在兰州的安全得到巩固之后,李自成这才带领两万辅军,接收西宁卫。正好最近西宁卫也发来消息,凉州卫那边蒙古人越来越多,经常来骚扰西宁卫。李自成没有带青龙军,他怕朱破虏给他的利器被他败了,先来打头阵。
西宁卫倒是安全,李自成将带来官员工匠,安排下去,推行华夏政策。他自己把西宁卫的军队重新整编,这才发现西宁卫的精锐骑兵真是不少,李过没少给他收留西域强兵。但是朱破虏只给了他三万辅军的名额,犹豫之后,李自成挑选最好的,留在自己这里。其他的送去兰州军区,让他们挑吧。
李过不明白,李自成让他去兰州跟着史可法,诸葛长风好好学学。李自成在西宁卫留下一万辅军,告诉他们如有敌情,只管拒守待援。他自己带了一万人返回兰州,半路上,竟然遇到了诸葛长风派来的侦察兵。
原来李自成走后,诸葛长风给史可法提议,扩大侦查范围。诸葛长风跟着慕容达达打过仗,感觉人家的青龙军霸气无比,来这儿怎么天天窝在家里。而且李自成去了西宁为,万一有什么情况,信息不畅容易出事。
所以史可法允许了,但是不许长风出去。李自成看着那些自信的侦察兵,想来长风说的也对,便让他们按长风的安排,继续侦查。李自成则继续返回兰州。
李自成返回兰州后,跟史可法商量了他的想法,拿下凉州卫,那里现在成了蒙古人的据点。史可法笑着跟他说,这事儿你还不如把诸葛长风叫来,那小子跟着慕容总督学了不少本事。李自成想起路上的所见所闻,把他叫来了。这还是慕容达达私下叫长风来帮李自成,等李自成基本安定了,他再返回陕西。
长风支持李自成的想法,凉州卫很重要,而且将来玄武军的驻地棱堡,也应该选在凉州卫,不应该是西宁卫。棱堡就是钉子,就要钉在敌人的面前才有最大的作用。长风还说,慕容总督的青龙军已经拿下宁夏中卫,听说把河套的玄武军调到那里了。
所以现在是拿下凉州卫最好的时间,拿下凉州卫,修建棱堡,进驻一千玄武军防守。然后他们就可以西进拿下肃州卫,再钉一颗钉子,局面也就打开了。李自成看长风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很高兴。当即命长风率领三千青龙军跟自己出发,长风告诉他,都带上吧,连弓骑兵也都带上,还有他那两万辅军。实在不放心,留下五千辅军就行了。
真有敌情,玄武军守住兰州没啥问题,再不行去宁夏中卫求援就行了。李自成记得朱破虏嘱咐,兰州是他的老家,他可不想出个意外。本来他这个新疆总督就没啥地盘。长风劝他,放心吧,要不慕容总督不会来宁夏卫,估计他的侦察兵都到兰州北部了,放心吧。
李自成想想,长风很清楚青龙军的战法,那就全军出动,留五千辅军在兰州。其他都带走,长风当即领命。随后出发时,李自成发现青龙军数不对吧,怎么才四千不到,长风告诉他,都撒出去了,前锋估计已经到了凉州卫。
李自成震惊不已,青龙军果然精锐,难怪之前高一功说,探子根本撒不出去,除了没打听到消息的,剩下就是失踪的。
李自成自然知道兵贵神速,当即领四千青龙军,一万五辅军,向凉州卫疾行而去。一路上不断收到传来的情报,等他快到凉州卫的时候,已经弄清楚,凉州卫有蒙古各部人马共计七八千,里面还有些明军。李自成见天色已晚,当即修整一夜,第二天上午,就到了凉州城下。蒙古人见明军来势汹汹,不像他们之前见到的那些草包,也不敢大意,当即整队迎战。
蒙古人那个头领来跟李自成说,别打了,我们也不去打你们,就在这边找地方过日了,你们还是回去打皇太极吧。长风一看他们是躲到漠南来的蒙古人,当即告诉他们,华夏要统一漠南,要么你们回漠北,要么就归顺华夏,那你们可以一直在这里,遵守华夏政策就行。
那些蒙古人里有些听说过青龙军的传说,见对面有很多青龙军的军旗,心里有点犯怵,而且对面起码有两万多人。但是那个蒙古首领不愿意,大明就是怂包一个,他害怕皇太极,但是不害怕明军,就是看起来威武一些而已。这货还是决定打一架。
长风见蒙古人不愿意归顺,当即撒开阵型。蒙古首领一见乐了,中军这么薄一层,反倒是两翼很多人。那就一战击溃你们把,想包我的饺子,做梦,让你们见识一下蒙古人的勇猛。当即整队准备战斗。
随后蒙古首领一声令下,五千骑兵朝着慕容长风中军冲去。于是蒙古首领看到了更奇葩的一幕,很多青龙军士兵好像下马了,跑到阵前站定。
李自成也没见过青龙军作战,这次正好看看。只见长风气定神闲,前面两排青龙军站定,第一排半跪,第二排战力,第三排就骑在马上。后两排骑兵就站在那里,并没有动。李自成倒也玩儿过火Q,可是不是这么玩儿的。也就抽冷子放一枪,而且不能离得远了。虽然青龙军的火Q和他见过的有不少区别,但是又那么大区别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