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唐农王 > 第六百九十九章 吐蕃使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不是额滴不知道。

    但身为一国之君,且又被世人尊从为明主的李世民,肯定是有这种想法的。

    而且。

    此刻的李冲元,看着李世民那震惊的神情当中。

    就能瞧出一些瞄头出来了。

    从李世民在位开始计算,就能瞧出李世民这个皇帝绝对有着强大的控制欲,以及对国土面积的增大欲望。

    当然。

    唐朝疆域最广之时,并非他李世民在位之时。

    而是唐高宗李治在位之时,也就是差不多在公元六五八年开始,大唐疆域大到西域边边去了。

    反观李世民。

    虽说在位时间并不长,也仅仅二十年的时间。

    但在这二十年里,李世民却是为李治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使得唐高宗李治能够把大唐的疆域扩大到这种地步。

    不过可惜。

    李治之后的皇帝,那是一个不如一个了。

    就好比唐玄宗李隆基,一个因为风流而毁了大唐盛世之皇帝。

    但话又说回来了。

    不管国家的命运如何,皇帝是这个国家的掌舵人。

    如果掌舵人失了分寸,那必然会导致整个国家出现事故。

    从古至今。

    明君少之又少,庸庸之辈到是挺多的。

    封建时代就是如此。

    就好比现代的大部分工厂,大部分企业。

    一切都是老板说了算。

    什么企业文化,什么公司福利,什么过年过节放几天假等等诸事,不都是老板说了算嘛。

    国家由着皇帝来决定方向,决定一切。

    臣子只能听从,却是没有反对的可能。

    而李世民能有这么高的成就,说白了,身边有个好女人,有好臣子等。

    有人劝,有人安抚等等。

    要不然,就魏征等这种直臣,如依着李世民的本性,估计早就把魏征这一类的直臣给咔嚓了。

    纵观历史,从长孙皇后一死,李世民就开始有些开始压不住了。

    随着李明达再死之后,李世民就开始求仙求道,嗑药最终身亡。

    不过。

    就当下,李冲元到还没有见到李世民嗑药,至少从未听闻过。

    而李冲元眼前的李世民,脸上的震惊之色,足以说明,李世民的野心之大,大到李冲元都有些看不透了。

    当然,李冲元本就看不透他李世民。

    震惊过后的李世民,双眼凝望着李冲元,好奇的问道:“善德,你从哪里知道的这些?我为何从未听闻过这些事情?你不会跟我说,这些也是那位墨家子告诉你的吧。”

    李世民所问。

    到是把李冲元问住了。

    李冲元这才有些反应过来,知道自己失言了,说多了。

    把原本别人不知道的东西,告诉了李世民。

    李冲元想,快速的想,想着办法如何解释刚才的这些话。

    有了。

    “圣上,这些事情,你只要细心一点,或者多找那些胡人打听一下,就能从他们的嘴中知道一些端倪的。如果愿意花些钱,多打听一下西方那边的情况,那些胡人甚至都愿意把他们的老娘给卖了。”李冲元所想的解释,只能是胡人。

    毕竟。

    长安城内,胡人众多,可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有上万胡人。

    再者。

    昆仑人也不少。

    就李冲元所知。

    不远万里,从西方诸地来到长安的胡人也好,还是番邦人也罢,其数量有好几万之众。

    虽说长安城能容下过百万之巨的大型城市。

    哪怕当下不到百万人口,可这其中也有数万胡人以及番邦人的。

    毕竟,大唐是他们向往的国度,长安更是他们向往的黄金之地,所以,只要愿意前来大唐的胡人以及番邦人,哪怕他们把家卖了,他们也愿意不远万里来到这里。

    故。

    李冲元的解释,李世民即便真派人去打听,估计也能从中打听到一些事情的。

    比如这西域之西的事情。

    至于再多的,那就得派大量的人员,花大量的钱财才能办到了。

    而李世民不可能为了李冲元的这一番言论,花大量人力财力去证实的,如此,李冲元这样的一个借口,到也破不了防的。

    李世民看着李冲元,长长的呼了一口气道:“你说的,有些我知道,有些我却是不知道。但就南海海域附近的一些地方物产丰沛一事,并不是你所想的那么简单。而我大唐要攻下西域,也并非你所想的那么简单。突厥不散,我大唐就难宁一日。而且,我大唐北有薛延陀,西有突厥,东有室韦,高句丽等国虎视眈眈,这些国度,要是不散,我大唐何时能安呢。”

    李世民这么说,李冲元其实也懂。

    突厥是唐国的仇敌。

    可是年年打仗,就当下的唐国,已经很穷了。

    如果再这么打下去,李冲元都怀疑,再过十年,唐国国库会不会空虚。

    当然,李冲元的这个担心是不存在的。

    就这几年,唐国的赋税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了。

    而且百姓安居乐业,客商云集的。

    从这些就能看出来,唐国对外战争,并没有使得国家的负担提高,反到是收入越来越高了,越来越好了。

    李冲元不再说话了。

    李冲元知道,自己的想法,确实有些太过于天真了。

    李冲元只想着物产之事,并没有想着关于仇敌之事,以及其他的一些事情。

    好半天。

    李冲元未说话,李世民也没有开口。

    不过。

    殿内安静了好一会儿之后,李世民突然又开了口道:“这段时间,你先别去西沙了,先留在长安。”

    “啊!!!为何啊?”李冲元被李世民这么一句话给弄得莫名其妙的。

    自己本来是打算返回西沙岛的。

    那里是自己事业之地。

    自己因为要回长安冠礼,要不然,李冲元可不会回来。

    就因为自己回长安,导致自己的火药配方没了,哪怕是最初级的火药配方,可李冲元依然肝疼不已。

    李世民轻轻的挥了挥手,“你先回去,待有事了,我会让人去叫你。”谷

    李世民不解释,李冲元也不能追问。

    没了办法,李冲元只得出了宫,去了本家。

    当李冲元一来到本家后,就把刚才李世民说的这番话向着老夫人打问了起来。

    老夫人听后,也是摇了摇头,表示不知,“圣上暂时让你留下,那你就留下吧。或许朝中有事情需要你去做,你留在长安,阿娘也正好帮你去物色个娘子。”

    “阿娘,能不能先别提娘子的事情啊。我这才冠完礼,阿娘你就准备又想抱孙子了。况且,二哥三哥他们都未成亲呢,我不着急,真的不着急。”李冲元一见老夫人说起娘子一事,就赶紧想辙跑路了。

    好不容易从内院出来的李冲元,撒丫子就离开了本家。

    “好险,好险。要不然,今天可就别想好过了。阿娘也真是的,天天说娘子的事情。我还是赶紧想办法离开长安回西沙岛去吧,要不然,阿娘这要是拉着我去偷偷看哪家的小娘子,要是个美女到还好,要是个丑女,那可就要哕了。”

    李冲元一出本家,猛呼了一口长气,自言自语不已。

    而此时。

    婉儿不知道何时站在他李冲元的身后,侧着脑袋,好像在偷听李冲元的自言自语。

    当李冲元未再自言自语之后,婉儿这才突然出声道:“四哥,母亲看中了一个小娘子呢。那个小娘子长得好看,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四哥你要是娶了那个小娘子,肯定有福气。”

    “擦,你个小屁孩懂什么。咦,你怎么在这里,你不应该现在收拾东西准备跟叔公回李庄去的吗?哦对了,最近我不离开长安,赶紧收拾东西,和我一起去陪叔公回李庄。”李冲元被这丫头突然一声给惊得,差点三魂去了一魂。

    婉儿吐了吐舌头,小跑着回去,一边跑,一边回道:“四哥,你等等我。我去跟母亲请示一声。”

    “小丫头,还知道请示了,以前可没有这么懂事。”李冲元听后,脸上展现一笑容。

    李世民不让李冲元离开长安。

    李冲元只得陪着李渊回了李庄去了。

    好些年没有回李庄了。

    一回到李庄后,李冲元对什么都感觉到亲切。

    而留在李庄的人,以及李庄的村民和小娃们,一个个的,都跑来跟李冲元见礼,把小院里里外外都给济得水泄不通的。

    几年下来。

    村民们的脸上,早已脱离了菜色,红光满面的。

    可见,李庄的村民们,这几年吃得好,穿得暖,比起别的庄子村子来,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了。

    租子比别的庄子要低两成。

    而且非农忙时期,还有着各种活计可干,工钱也比别处要高。

    这留在手中的钱,也就自然而然的多了起来。

    甚至。

    李冲元还能见到村中的个别小娃,有了新衣裳。

    “好啊,大家红光满面的,看来大家这几年肚中有食,家中有粮,家家都有鸡鸭鹅。听说你们各家还开始养了猪仔,看来这肉食也不缺了啊。真好,几年下来,你们都快要过上地主的生活了。”李冲元巡望了一眼众村民后,由感而发。

    众村民们,争先恐后般的开始向李冲元说着这几年的变化。

    有说自家养的牛死了。

    有说自家养的猪去年因为阉猪给阉死了的。

    也有人说家中这几年如何如何的。

    当然。

    有人说自家的孙子孙女出生了,说是请的张太医给起的名字。

    至于想请李渊起名字,估计他们还真不敢。

    就李渊每天都挂着一张带笑的脸色,但只要回到了小院,就变得正正经经了起来。

    再者。

    村民们可是知道,长期居住在李冲元的小院内的这位老太爷,可是太上皇的。

    请太上皇给他们家的小娃取名字,他们可真不敢。

    碰上了面,行个礼,打个招呼都已经是一份荣耀了,他们哪里敢请李渊给起名字的。

    更者。

    也有人说自家老人过世了等等之言。

    比如有一村民,眼中带着悲伤,含着泪花,向着李冲元说他的父亲过世了什么的。

    总之。

    所有人都向着李冲元说着这几年李庄的变化,从小事到大事,从大致的到细节的。

    坐在椅子上的李渊,好像对于众村民的这种诉说并不感兴趣。

    但眼中却是有着满满的成就感。

    李冲元这几年并不在李庄,李庄的一切事情,可以说均由着他来掌舵了。

    自然而然,李庄目前所展现出来的成绩,有一半功劳是他李渊的。

    当然。

    这一切皆是底子好,李冲元把底子铺得好。

    回了李庄,李冲元自然是要去元庄瞧瞧了。

    李庄过得如此,元庄其实也不差。

    可以说,元庄的模式,走的也是李庄的模式。

    接下来的数日里,李冲元如以往一样,开始在李庄各地巡走,走走看看,从不落下一处之地。

    村中的小娃,在这几日里,那可真叫一个形影不离的。

    只要李冲元出了小院,村中的小娃就会跟随着李冲元的脚步,从这头跟到那头。

    毕竟。

    李冲元曾经在李庄,那可是最受小娃们的喜欢了。

    不过。

    李冲元到是没有见到小疯子。

    此时的小疯子,依然还是那个小疯子,还是那个鹅倌,依然忙碌的很。

    同时。

    小疯子的身上,还加持了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猪倌。

    就李冲元几年前从山凹里抓回来的野猪仔,早已经从村中移到了村西所建的养猪场去了。

    同时,那里还建了一个鹅场。

    小疯子拥有特殊的本事,而这份特殊的本事,使得他成了鹅倌以及猪倌。

    工钱也随之上涨了不少,这也成为了李庄有史以来,甚至全唐国以来最小,身份最低,且能拿工钱的小娃了。

    李冲元每日里都挺闲的。

    回到李庄,原来还挺熟悉的事情,到现在却是没有精神头去做了。

    接连两个月,李冲元闲得无聊之时,总要回一趟长安,进宫去请示一番。

    可是,李世民没次都让他待着。

    一直到九月。

    李冲元突然得到一个消息,这才让他知道,李世民为何要留在长安,而不让他回西沙岛了。

    “李郡王,吐蕃使节不日即将抵达长安。想必,李郡王应该知道圣上留下你是何意了吧?”王礼笑眯眯的看着李冲元,向着李冲元透露出这个消息来。

    李冲元懂了。

    而且实在是太懂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