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1980之激荡年代 > 第271章 缺人才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开矿毕竟是大事,从刚开始周围的人际关系,到前期准备,到后面的工人管理,员工安全,成品煤销售等问题,每一个环节都能说出一大堆的问题。

    教给别人去做?

    找管理?

    能这么想的人都是不了解这个年代的人。

    高中毕业都是高材生,农村很多人都是中小学文化,甚至还有很多是文盲。

    现在的低学历人群跟后来的低学历人群还不一样。

    学历并不代表能力,这是肯定的。

    因为一个人的能力跟学习能力、经历、见识、阅读等等都有关系。

    八零后、九零后长大以后,已经可以天南海北的闯荡,行过千里路,见过千面人,即便学历不高,也在网上、书上汲取到了不少知识,在后来那个年代,不会有人觉得这些知识有多可贵。

    因为人人都上网,表白都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样的古诗,可能大家根本不知道,一生一世一双人,其实是改自纳兰性德的诗,原句为“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也不知道“与子偕老”出自《诗经·邶风·击鼓》,但只要在网上随便看一看,搜一搜就能看到大部分人认同度最高的部分。

    在这个年代,没有网络,能说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人,要么把整部《诗经》都看过,至少也是看过一部分的,不像后来,很多人根本没碰过《诗经》却能知道这一句话。

    在后来,就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员工,也会在网上看一看那些自媒体讲管理,工作久了,经历过的管理多了,甚至知道管理怎么想的。

    这些其实都是阅历,都是经历。

    后来很多看似常识的东西,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

    说句不客气的,县城的小人书都要两三毛一本,其他“有点知识”的书,都是几块钱一本,农村人有几个买得起?获得知识的成本太高了,不像后来,大量知识几乎是免费的。

    现在的农村人,甚至连真正的管理都没有见过,他们一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唯一见过的管理估计也就是村长之类的了,让他们去做管理,不手把手教,你指望他们能做好?

    那简直就是做梦。

    诸如牛根生、曹德旺等低学历的大佬,他们的能力其实是随着时间和阅历而成长的,他们一开始并没有那么厉害,他们的那些能力也不是天生就有的。

    这些人十几岁的时候,也是毛头小子,会犯各种错误;二十岁的时候,也是非常青涩,遇到大事,内心也会慌乱;三十岁的时候逐渐沉淀,有了一定的眼光和管理能力,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你看到了人家六十岁时的成功,却没有看到他二十岁时犯的错。

    若是把这些人六十岁时的能力和二十岁的能力放到一起,肯定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在带管理这一方面,李墨林是深有感触,他手下的闫来福、张太祥、李成军、张永寿等人,都是一步步跟着他走过来的,他们都管了一年多的人,李墨林经常会指点他们,除了李成军和闫来福两个人确实有天赋,很久之前就已经“达标”,其他人直到最近才勉强让李墨林稍微满意。

    一年多的时间,这些人翻了无数的错,他们是在犯错中不断锻炼出来。

    他们犯的错,都是有成本的,这些成本都是李墨林在付出。

    普通人不走这些坑,不犯这些错,管理能力很难达到他们这个程度,偶尔会有个别人,特别有管理天赋,就算不踩坑,也能管理得很好。

    这种人是存在的,只是可遇不可求,李墨林从不会希望寄托在自己遇到天才上。

    李墨林现在就要培养自己这两个舅哥,不过他是要培养舅哥的大局观、布局能力、统筹能力等,而不是单单的管理能力,因为李墨林给他们的规划是,以后要各自单飞,各自出去闯的。

    不知不觉,何红茂手里的本子已经记了一半,时间也已经是深夜。

    “不说真不知道,原来会有这么多的问题。”何红茂看着自己做的笔记。

    何红盛刚开始是不乐意提前做方案的,现在也感叹着说道:“这开矿跟弄个集市还真不一样,涉及到的问题也太多了。”

    李墨林说道:“很多问题还没有完全说清楚,我们三个人都不懂开矿,你们改天去找个专家,花点钱,请教一下别人,尽量把这方案做完善。”

    “等我们开始做,要怎么做,要做什么,大家心里都有一个数。”

    “不会到时候临时去讨论,大家又忙得脚不沾地,各种问题频出,那就不好了。”

    李墨林正说着话,房门被推开了,何秀萍提着一个小篮子:“现在都凌晨了,别光顾着商量事,先吃点东西。”

    说着,何秀萍从篮子里拿三副碗筷,一满碗面条,还有一个小炒肉,和一碟酸萝卜。

    “大哥、二哥,要不要喝一点?”李墨林问道。

    “喝一点!”何红盛立刻说道。

    何秀萍偷偷瞪了李墨林一眼,嘴上说道:“我去给你们拿酒。”

    李墨林笑着说道:“媳妇,挖一碗炒花生上来。”

    他们家经常有人喝酒,所以何秀萍每次都会自己炒一小盆花生备用,要是吃完了,又会立刻备上。

    “知道了!”何秀萍应了一声。

    等何秀萍上来的时候,手里拿了一瓶酒、三个杯子和一碗花生,还不忘叮嘱:“都少喝点!”

    何红盛笑道:“秀萍,你就放心吧!现在墨林跟谁喝都是一杯的量”

    若不是万不得已,李墨林是不会喝多的,他也没有酒瘾,只是在商场,就免不得要应酬,总得喝一点。

    李墨林说道:“二哥,我这酒量不行,多了也喝不下。”

    何红盛跟李墨林也不客气:“你这就唬我了,你以前三五杯高度酒下肚都不见你晕,现在一杯就不行了?”

    何秀萍开口说道:“二哥,你就别劝他了,他天天喝,让他少喝一点,你们多喝点。”

    李墨林只是笑着倒酒。

    喝酒的杯子有点大,一杯估计得有三四两酒。

    三杯酒倒完,瓶里也空了。

    李墨林放下空瓶,给何秀萍夹了一碗面,随手递了过去。

    何秀萍顺手接过,虽然两人都没有说话,但那一份关心却在不经意间在两人之间流转。

    “来,大哥、二哥,我们先走一个。”李墨林端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