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1980之激荡年代 > 第286章 区别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卢和旭回来的时候,带了一队人,有道士、敲锣打鼓吹唢呐的、放鞭炮的、抬棺的、送白事纸制品的,场面挺“热闹”。

    除了戴彩云,赵家父母对这个结果倒是满意。

    这个排场不用说,李墨林还给了他们一张证明,这一万一千块钱,四千是给两位老人的,五千给孩子,戴彩云名下的只有一千。

    戴彩云被逼得没办法,她反对,公公婆婆肯定不高兴的,她如果闹起来,李墨林真一分钱也不给,那就成了家里的罪人。

    看着赵家人满是悲伤的哭着、喊着,伴随着唢呐声,带着棺材走了。

    方远心里有些憋屈:“李老板,就只能这样做吗?”

    李墨林淡淡的说道:“这种事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多给钱就行,他们肯定会心满意足的走。”

    谭金文说道:“老方,你是文化人,觉得这样做太绝了。”

    “我倒觉得没有什么,只要一出事就闹,煤矿什么样你还不知道?一年怎么都要出几次事的,不死人就阿弥陀佛了。”

    “如果一直开下去,肯定还会死人的。”

    “我们这一个多给钱了,下一个呢?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

    卢和旭也说道:“我们如果不开矿,他们根本就找不到工作,都是农村人去哪工作?”

    “而且下井之前,我们就跟他们说过了,可能会出事,可能会死人,一定要注意安全。”

    “他们都是自愿下井的呀!”

    方远苦笑:“我知道!只是想着死了人,还这样对死者家属,心里就有点……难受。”

    李墨林拍了拍方远的肩膀:“老方,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公平的,做生意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周扒皮。”

    “《资本论》你应该看了吧?”

    “商人归结到底,其实就是压榨工人的吸血鬼。”

    方远愣了一下,说道:“那不一样!”

    “区别是什么?”李墨林说道:“区别就是,战乱年代,把工人往死了压榨;和平年代、法制年代,给工人一份能够养家糊口的工资。”

    “老板给工资,不是看员工创造了多少财富来决定的,而是看员工能给自己创造多少财富,带来多少利益决定的。”

    方远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无法反驳。

    资本家,也就是常说的老板,本身是不产生任何财富,不创造任何价值的,他们只是赚差价、整合资源。

    也正因为资本逐利的本质和其整合资源的能力,资本能提高工人产生财富的速度。

    准确的说不是资本提高的,而是资本想办法提高的。

    原本工人只能生产价值一块钱的东西,经过资本“加持”就能生产五块,甚至十块。

    那超出一块钱的财富是谁创造的?还是工人!

    工人为什么能创造超过原本的财富?因为资本的加持,常说的老板。

    那超过这一块钱的财富应该归谁?

    这就产生了两大阵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其实就是国家把资本家的事情做了,还不赚差价,所有财富国家平均分给所有人,不会有特别富有的,也不会有特别穷的,大家的生活水平差不多。

    不过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一个国家的运营,总得有人来管理、分配,这就产生了权利。

    拥有权利的人真能一心一意为公众服务,拿着这么大权利不会有私心吗?

    大家拿的都一样多,有的人就会偷懒,有人偷懒了,还公平吗?

    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很难解决。

    资本的优点非常明显,那就是效率,非常高的效率,他们想尽办法提高效率。

    资本的问题也很明显,那就是贫富差距大,付出劳动、创造财富的人得不到他应得的,掌控资源的人,坐享其成。

    如果不是有国家在中间调节,工人不管怎么努力,也只能勉强吃饱不饿死,买一件新衣服都是奢望。

    没有国家,没有法律,资本可不会给你五天八小时,也不会给你什么底薪、节假日、各种福利,资本恨不得工人跟牲口一样干活,只要吃草就好。

    后来很多老板觉得自己不会那样压榨员工,只因为他们做生意开始就有了法律和规矩。

    底薪一千,老板赚一万的时候,老板会拿五千出来分给员工吗?

    当别人用一个馒头能请到一个工人,还会给员工一千块钱底薪吗?

    给十块加一个馒头,你都觉得自己是大好人。

    资本压榨太狠,工人吃不饱,会饿死的时候就会反抗,就会拼命。

    饿死的人多了,工人拼命了,国家就会乱,资本立刻就会想办法跑路,去其他地方过安稳日子,继续新一轮压榨,一地狼狈只能国家来收拾。

    所以,全世界国家都在努力调节,让资本多拿一点钱出来给工人,让工人活得舒服一点,不会拼命。

    所以有了八小时工作制,这是以前工人用命拼出来的,不是生来就有的。

    国家也用法律规定保险、法定假日等,给工人做福利。

    至于公司主动加福利,不过就是老板顺着法律允许的方向,想留住工作能力强的人。

    这些公司用福利留人,用公司制度赶着员工拼命干活,本质还是压榨员工的。

    为了钱,很多人会放弃舒适,选择一个压力大,福利好的工作。

    方远很清楚这里面的东西,所以他没办法反驳李墨林的话。

    李墨林见方远那模样,笑了笑,说道:“老方,你不适合做商人。”

    方远苦笑:“是不太适合!我卖瓜子的时候就在想,那些帮我炒瓜子的人,天天汗流浃背,他们不比我轻松,他们却只能拿一点微薄的工资,我做得不比他们多,却能拿他们几倍的收入。”

    李墨林说道:“不是几倍,做好以后是几十倍、几百倍、几千倍。”

    “换个角度想想,你承担了风险,多拿一点也是应该的。”

    方远说道:“如果计划好,是没有风险的,需要多少生产多少,只会有部分剩余。”

    这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另外一个区别,社会主义计算好多少商品的需求,按需求生产,自然不会有任何剩余。

    但这也是理论之中的,现实很难做到,因为需要一个庞大统计、预算体系,很多东西是要提前生产的,苏国在帮国内做计划经济的时候就遇到这种问题。

    国内基层根本做不好统计,做出来的统计报表乱七八糟,上面就没办法做预算,国内的计划经济一直都有这个问题,从始至终都没有解决掉。

    “计划经济?”李墨林轻轻一笑,说道:“你觉得现在的条件能走通吗?”

    “我们已经走到死胡同了,继续往下走,说得不好听一点,死路一条。”

    “不要想那些太高端的问题,没用!”

    “安安心心的,听国家的号召,干好自己的事,就是最好的。”

    谭金文也说道:“老方,你这读个大学,除了算账,尽想这些问题去了,想了有什么用?你又决定不了。”

    方远笑了笑,说道:“我这是有点瞎操心了。”

    “走吧!去市里,我请大家吃饭。”李墨林说道。

    卢和旭立刻说道:“行呀!我觉得一湘情饭店不仅仅地方好、菜好,人也好呀!”

    “不先跟矿上工人说赔偿金的事吗?”方远问道。

    李墨林说道:“过两天再说,赵家的事现在他们还不知道,过两天肯定会有人把赵家的事传出去,让他们知道以后,我们再去说。”

    让矿上工人知道赵家的事,就是要让他们知道,煤矿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了。

    就算出事,说好的赔多少,那就是多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