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皇帝群聊开局一首万疆送给秦始皇 > 第378章 惊才绝艳 !解缙!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届时,你们几把老骨头能顶上吗?”

    朱能毫不客气的反驳,而且丝毫不给面子。

    要在朱棣没靖能之前,朱能最多也就是朱棣的家臣,和这群朝中元老的地位相差甚远。

    可现在,朱能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看着曾经卑微的朱能,旧臣们气的牙痒痒的,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

    至于现在嘛,他们还得据理力争,不能太过冲动。

    “朱公,我们几个老骨头虽然打仗不行,但论到治理天下。”

    “恐怕,不比某些莽人要差。”

    一名老臣暗讽道。

    “哼!当然了,莽夫如何治理天下,嗯?”

    朱能很快反应过来,这老家伙嘴里的莽夫,好像就是自己啊?

    一时间,朱能瞪大了眼睛,死死盯着这群老臣。

    这些老臣也是有点骨气的,依旧老神在在,一副你奈我何的样子。

    “好了,朕决定,三个月后,北伐,一定要把北元打痛。”

    “至于这三个月的时间,户部尚书,你赶紧给我筹集粮草军械。”

    朱棣点了户部尚书王充栋。

    “陛下,请问你要带多少人北伐?”

    王充栋问道。

    他也是前进旧臣,对朱棣颇有微词。

    “就带五十万大军吧,朕要以举国之力,给北元狠狠的上一课。”

    朱棣严肃的说道。

    他自己心里也清楚,在草原上和北元玩骑兵,他未必玩的过。

    但是玩人活战术,他可以打的北元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

    “请陛下恕罪,臣恐怕无法筹集到五十万大军的粮草。”

    王充栋说完,把自己的帽子摘了下来。

    “嗯?”

    朱棣眉头一皱,就准备发飙。

    但朱能率先发飙了。

    “大胆王充栋,你敢抗旨不遵?”

    朱能怒道。

    “微臣不敢抗旨,五十万大军,再加上运送粮草的民夫,恐怕出动的人数要在一百二十万左右。”

    “试问一下,大明刚刚建立不久,我哪来的这么多粮草供应?”

    “就算把我卖了,我也是没办法的啊。”

    王充栋摊了摊手,准备罢工。

    一听这话,朱能也不作声了。

    他虽然是莽夫,但好歹从军多年,当然知道粮草的重要性。

    王充栋说的一点没错。

    朱棣的眉头再次一皱。

    他目光扫视群臣。

    “诸位爱卿,你们也可以出出主意嘛,不要搞的朝会像一言堂似的。”

    朱棣说道。

    群臣们对视一眼,心里腹诽。

    你朱棣也知道一言堂这三个字啊?你平时不就是喜欢搞独裁吗?我们说了有个屁用?

    “陛下,如果真要打北元,倒不如把北元招降,让他们投奔我大明。”

    一名御史站了出来。

    “招降?”

    朱棣有些意动。

    因为游牧民族经常骚扰边关,害得朱棣不得不随时准备二十万大军囤在长城。

    如果没有游牧民族的骚扰,他一年可以省下一半的军费。

    这笔军费,用来修运河,修官道,改善民生,那不是更好么?

    “那你说说招降之策吧,朕听上一听。”

    朱棣鼓励道。

    “简单,北元之所以一直骚扰边关,主要是他们心里恨。”

    “恨我大明推翻了他们的江山,让高等的蒙古人沦为了难民。”

    “这里的话,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只要投降我大明,我们这里不会把蒙古人分等级,和汉人平等。”

    “然后,再采取通婚的方式,让蒙汉联姻,鼓励百姓嫁去蒙古。”

    “同时,又鼓励蒙古的女人嫁到南方来。”

    御史说道。

    “嗯,不错。”

    朱棣神色再次一动,似乎已经有些意动了。

    “只要两族联姻,北元对我们大明的仇恨自然会淡化。”

    “然后,再派去一些秀才,童生,让他们去蒙古教游牧民族识文断字,用汉文化入侵他们。”

    “因为秀才和童生,他们的地位不上不下,想当官,不知道要排到什么时候。”

    “这时让他们去蒙古教书,并承诺,教满三年,回来即可作官。”

    “微臣相信,这些秀才们很愿意去蒙古教书。”

    御史又说道。

    “好。”

    朱棣狠狠一拍龙椅。

    “你这个年轻人,很有见识,你叫什么名字?”

    朱棣问道。

    “陛下,微臣叫解缙。”

    解缙说道。

    “哦?你就是解缙?早听姚先生提过你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有胆有识,思维异于常人。”

    朱棣满意的看着解缙,双目中都放出了光。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朱棣在看一位绝世美人呢。

    “多谢陛下赞赏,但微臣的建议还没有提完。”

    解缙说道,脸上并没有什么惊喜的表情。

    要普通御史被皇帝夸奖,恐怕尾巴早就上天了。

    但解缙却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

    由此可见,此人在平常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夸奖。

    这夸着夸着,自然就免疫了。

    “嗯!解缙,你继续讲,今天的朝会,你是主角。”

    朱棣僵硬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自从靖难之后,他已经好久没笑了。

    “陛下,北元人比较莽撞,他们思维简单,所以,可以把他们编入我大明的军队。”

    “北元虽然被太祖皇帝击败过无数次,但明史也有记载,说蒙古铁骑天下无双。”

    “所以,我们大明,也应该有一支专门由蒙古人组成的骑兵。”

    “平时,可以给他们丰厚的俸禄,再把他们的家人安排在顺天城。”

    “这样,就可以用他们的家人,控制这支强大的骑兵。”

    解缙说道。

    “嗯?解缙,这么做恐怕不妥吧?”

    “我大明的军队里,怎么能有蒙古骑兵呢?这不是乱套了吗?”

    朱能第一个反对。

    “不错,朱公这话,我也赞同。”

    那些和朱能不对付的大臣也站了出来,对解缙进行反对。

    他们一是嫉妒解缙,二是不忍心看着大明的军队被蒙古人腐蚀。

    “朱公,诸位前辈,我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解缙似乎早有预料,不慌不忙的说道。

    “有什么原因,你说。”

    朱棣打断了众大臣的反对,用期待的目光看着解缙。

    他隐隐从解缙身上,看到了姚广孝的影子。

    深不可测,天马行空,却又贴合国情。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