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皇帝群聊开局一首万疆送给秦始皇 > 第387章 毕懋康病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好了,让所有将士起床,咱们准备迁营了。”

    朱由检对朱玉说道。

    “遵旨。”

    朱玉也是冷的不行,还好他是武将,勉强捱的住。

    至于其他文臣就不一样了,特别是毕懋康。

    “陛下有旨,全军起启,咱们更换营地。”

    朱玉站在半山腰传令。

    昨夜,明军全部睡的是帐篷,再加上吃了牛羊肉,个个精神饱满。

    “遵旨。”

    明军士气高扬,当即就拔营起寨。

    不一会儿,二十万大军,还有近二十万的民夫们把家伙收到了牛车上。

    “启程。”

    朱由检披上厚厚的熊皮,骑到了马上。

    现在,明军的大营里,再也凑不出一百匹马了。

    就在此时,有人来报。

    “陛下,毕大人,他,他好像不行了。”

    士兵说道。

    “啊?”

    朱由检原本已经准备启程,赶紧跳下马。

    只见毕懋康正躺在火堆旁边,双目紧闭,嘴里还不停的发出呓语。

    “毕爱卿。”

    朱由检握着毕懋康的老手。

    可毕懋康全身不停的颤抖着,根本说不出话来。

    “快,传太医。”

    朱由检道。

    “陛下,已经找个太医了,太医说,毕大人是风寒太重,如果回京治疗,有可能把命交代在这里。”

    旁边的朱玉说道。

    “这?”

    朱由检为难了起来。

    毕懋康是他的重臣,而四周又环伺着如鹰一般的清军。

    清军有骑兵,机动性很强,他如果派小股人马把毕懋康送往顺天。

    只怕半路上就被清军活捉了。

    可是,如果派出大队人马护送,那他这边又没有多少人了。

    “把毕爱卿扶到马车里去,让太医随时伺候在旁边,一定不能让他死了。”

    “否则的话,太医也别活了。”

    朱由检道。

    “遵旨。”

    于是,二十万大军和二十万民夫再次启程。

    很快,他们就绕过了这个山头,向着更北方的位置而去。

    朱由检骑在马上,观察了一下后面尾随的清军。

    清军的日子也不好过,由于他们的人数太少,而且要保持机动性。

    所以,他们晚上的时候,都没敢生火,完全是靠人挤人的战术抵御严寒。

    “这群家伙,怎么还不到营地里面去捡东西?”

    朱由检眉头微皱。

    因为他在临走之时,故意在营地里留下了一批粮草,还有几百头牛羊。

    目的就是为了引清军踏入雷区。

    “陛下,你看看西边。”

    朱玉突然朝西边一指。

    “哦?”

    朱由检赶紧拿起千里筒,向着西边扫去。

    只见袁祟焕的一万骑兵也出动了,而且就护在自己左边不到五里的样子。

    “这袁祟焕,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朱由检问。

    “依末将之见,袁祟焕现在的内心,肯定很矛盾。”

    朱玉说道。

    “何为矛盾?”

    朱由检反问。

    “他既想做辽东王,但又害怕陛下不守信用,更害怕陛下将来无法平定大明的内乱。”

    “所以他这才一直跟在我大军的四周,但又不攻击。”

    朱玉分析道。

    “不错,朱玉,你成长起来了,希望你将来,能成为朕的徐达,常遇春。”

    朱由检拍了拍朱玉的肩膀。

    “陛下过奖了,末将这点军事才能,如何能与开国徐达与常遇春来相提并论。”

    “不过嘛,末将却可以做陛下的白起,张良,韩信。”

    朱玉说道。

    好家伙,原本以为他要谦虚一下呢,结果自比的白起韩信等历史名将。

    在华夏历史上,真正能称为名将的人,明朝,恐怕也只有一个徐达勉强上榜。

    记住了,是勉强上榜。

    真正有军事才能的,应该算孙武,白起,王剪,廉颇,李牧,韩信,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

    朱由检:......

    “朱玉,你可真是越来越谦虚了啊!!!”

    朱由检意有所指的说着反话。

    “哈哈哈,陛下,咱们还是商量一下,如何收服袁祟焕吧。”

    “他有一万骑兵,只要他倒向我们,我们就必胜。”

    “如果他倒向清军,虽然不说必胜,但依旧有可能把我们二十万大军耗死在草原上。”

    朱玉提到了正事。

    “可是,袁祟焕现在已经不相信我大明了,我又如何再收服他呢?”

    “更何况,据探子回报,袁祟焕的弟弟,好像也死在那一役了。”

    “他会和朕重归于好?”

    朱由检犹豫的说道。

    说实话,他也有些后悔了,早知道,当初袁祟焕的弟弟袁祟山被抓时。

    他就应该大张旗鼓的去救人,并且还要诏告天下,让天下人知道自己爱将如子。

    可作为皇帝,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统治地位,而不是能不能打胜清军。

    所以他一时糊涂,战还没有打赢,就开始谋划着削弱袁家的势力。

    现在事闹大了,袁祟焕居然在关键时刻谋反,而且是趁着他没有骑兵的时候。

    还有一点,他更是怀疑,自己的骑兵,是不是就是袁祟焕吃掉的。

    不然的话,袁祟焕为什么恰巧在自己没有骑兵的时候谋反呢?

    这还真让朱由检猜对了,他的一万骑兵,就是被袁祟山吃掉的。

    辽东平原上讲究的是一个机动性,他在没有骑兵的前提下。

    哪怕火枪已经超越了清军一个时代又如何?

    你打他就跑,你不打他又来,让你随时绷紧神经,不得安生。

    照这么下去,他这二十万大军拖也被拖垮了。

    “放心吧陛下,袁祟焕既然跟而不攻,证明咱们还是有机会的。”

    “不过,得派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去找袁祟焕谈判。”

    朱玉说道。

    “你是指你自己吗?”

    朱由检问。

    “不是的陛下,我听说有一个人,口才非常好,只要他出面,说不定能成功。”

    朱玉道。

    “你说的是谁?”

    朱由检问。

    “这个人,就是我手下的一名副将,他名叫王灿。”

    朱玉道。

    “王灿,好吧,你把他叫来,我见上一面。”

    朱由检说道。

    不一会儿,一名尖嘴猴腮的家伙走了过来。

    此人身高不过一米五,下巴尖,眼睛尖,脸瘦的像骷髅,一副小人长相。

    朱由检的眉头皱了起来。

    明朝的时候,皇帝都是比较注重官员形象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