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皇帝群聊开局一首万疆送给秦始皇 > 第429章 愚昧的封建统治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真的要班师回朝吗?”

    朱棣喃喃自语,他原本以为,借助叶晨的招抚政策,击败鞑靼近在咫尺。

    却不曾想,一耗就是一年多,战线都拖了一千二百多里了。

    “哎!陛下,如果再不班师回朝,恐怕国内的局势就无法稳定了。”

    “虽然前期沐晟拿下了安南,暂时给国内百姓赢取了荣耀。”

    “可,百姓也得吃饭啊!!!”

    “试问一下,百姓收十石粮,就要给朝廷交八成,谁心里也不乐意啊。”

    这回是随征将军徐顺,也就是徐达的孙子。

    他也被朱棣叫到了前线来帮忙。

    没办法,国内已经无可用之将了。

    自从徐达,常遇春,蓝玉等名将去世后。

    现在能打的人,朱能也去世了,沐晟要镇守安南,张辅自从出征安南后,回来就一病不起。

    太医说了,多半是在丛林里染上了什么怪病,一时无良方医治,只能靠自己挺过来。

    就在此时,一名探子来报。

    “陛下,我,我在北边遇到一名乔装的牧民,他说有密件给你。”

    那探子说完,把一封羊皮递到了朱棣面前。

    朱棣接过羊皮,这羊皮上面,还用火漆封住,倒不像是普通人送的信件。

    因为在古代,火漆封信,只有一些贵族才能用得起。

    如果信件被拆开过,火漆就会被破坏,而火漆上面的印章同样无法复原。

    朱棣眉头一皱,但还是拆开了信件。

    “全是蒙文?”

    朱棣有些头疼,还好他当年当燕王的时候,多少学会了一些蒙文。

    “随军翻译何在?”

    朱棣道。

    不一会儿,一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走了出来。

    他叫范江,原本是蒙古人,最后投奔了大明。

    “把这密信给多读一次。”

    朱棣道。

    于是范江拿起了密信,开始读起来。

    可是,蒙文和发音方式和顺序,与汉语有很大的区别。

    就比如说,我正直的心,被现实狠狠的按在地上摩擦。

    用蒙文翻译过来,就是,被现实狠狠的按在地上摩擦,我正直的心。

    所以,翻译先是通读了一次,又以汉语的形式直接给朱棣和众将军解读。

    “陛下,这信,是阿鲁台写给您的,他说了,他想与大明谈和。”

    “但可汗本雅失里不让,还有,如果陛下战胜之后愿意饶恕他。”

    “那他就给陛下指明本雅失里主力的位置,方便陛下去消灭。”

    “同时,他还问了,如果他把族人迁入大明国内,会不会真的能享受到传单上的待遇?”

    “如果能,那么阿鲁台愿意把一部分家人迁入大明境内,与大明世代为好。”

    范江读完,又把羊皮卷还给朱棣。

    朱棣点点头,把上面的内容大概扫了一眼。

    虽然他对蒙文没有研究,但大概能看出来范江是不是在瞎说一通。

    “嗯,我明白了。”

    朱棣把羊皮卷收好。

    “来人啊,备笔墨。”

    朱棣道。

    不一会儿,一张桌子抬了过来,上面放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其实,早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发明出来了鸡毛笔。

    那就是把墨水稀释放入容器内,需要写的时候,以鸡毛或者天鹅毛作为笔。

    对着墨汁一吸,就可以自行写字。

    但没办法,华夏的传统不能丢,很多人喜欢讲排场,讲气派,必须摆上四样东西,才能证明自己很牛逼似的。

    就比如慈禧时期,洋人造出了火车来给她观摩。

    火车里明明有蒸汽机带动火车,可慈禧说没派头,非得找几百个人拉着火车跑。

    在古代的统治者眼中,只有这样,才能彰显他们至高无上的王权。

    不一会儿,朱棣把文章写好了。

    “嗯,你把这圣旨送于刚才的牧民,让他转交给阿鲁台。”

    “并且,要让他放心,君无戏言,让他尽管把家人迁入大明。”

    “大明所有的福利都会有保障,以朕的信用作担保。”

    朱棣说道。

    刚才他对着纸一番龙飞凤舞,简单的一件事非得搞很多渲染。

    什么秋叶落下,什么北风又起,什么朕与君共商鞑靼之南北之类的屁话一大堆。

    殊不知,蒙古人的文化是不一样的,他们喜欢朴实,直接的话,尽量减少没必要的修辞手法。

    ......

    云南昆明,一座豪宅正在慢慢修建而成。

    “沐将军,你觉得写个什么名字威风一些?”

    说话的人,正是吴一夫,也就是最先在云南支持沐晟的那个族长。

    “随意了,就写个沐府吧,避免逾越之嫌。”

    沐晟说道。

    “不如,写个沐王府?”

    吴一夫灵机一动。

    “嗯?吴先生,这话可不敢乱说,陛下只说封我为定边候,可没有说封我为王啊。”

    沐晟帮作呵斥,其实心里美滋滋的。

    七个月前,陛下的圣旨已经下来了,让张辅回应天休养,而自己则带五万大军驻守云南。

    其实不止是驻守云南,云南周边的安南面积差不多相当于整个大明五分之一的面积了。

    这和蕃王没有任何区别了。

    “对了,黎季赦和子苍应该怎么处置?”

    吴一夫再次问道。

    沐晟的眉头皱了起来,你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半年前,陛下的圣旨已经下来了,黎氏父子交给自己自行处置。

    可他怎么处置?

    一个是老丈人,一个是大舅子,杀了吧,安国公主肯定会和他一哭二闹三上吊。

    不错吧,这两人毕竟在安南有很大的影响力,万一某天重整旗鼓,后果不堪设想。

    “侯爷,这两人现在就养在后院,如果不杀的话,恐怕将士们不服啊。”

    吴一夫继续劝道。

    沐晟自从抓了黎氏父子后,也没有把他们囚禁,而是关在了一所后院,每天派四名士兵看守。

    至于日常的生活水平,有安国公主照顾,两父子倒也没有受什么委屈。

    “吴先生,事情是这样的,黎氏父子毕竟在当地有些影响力。”

    “而陈天平这个人呢,我也不是特别信任,万一哪一天,陈天平撕毁诺言怎么办?”

    “如果真有那一天,我再奏明圣上,再次把黎氏父子立起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