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皇帝群聊开局一首万疆送给秦始皇 > 第475章 朱棣迁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叶晨打字道。

    “拜托,帮帮忙嘛,不过是一本书而已,只要给我一本历史书,我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

    “是啊叶晨先生,凡事都是可以商量的嘛。”

    群内的皇帝不干了。

    “你们都别吵了,我还要请教叶晨先生一些问题呢。”

    曹操打断了众人。

    “叶晨先生,我只请教一个问题,黄盖这个人,可信吗?”

    曹操打字问道。

    “这个嘛!当然可信,绝对可信。”

    叶晨打字道。

    他说的也没错啊,黄盖对于孙权和周瑜来说,确实可信,但对于你曹操来说,那就是万万不可信了。

    “叶晨先生,多谢你的美言,我明白了。”

    曹操说完,关闭了群聊界面。

    永乐年间,朱棣坐在朝堂上,堂下郡臣议论纷纷,个个表情都很激动的样子。

    “陛下,迁都一事,万万不可,要知道,应天是太祖皇帝所定之都城。”

    “如果贸然迁都,有可能影响我大明气运啊!!!”

    礼部尚书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陛下,我同意礼部尚书的话,应天自古有帝王之气所在,如果迁都,将导致王气不存。”

    又一名御史跳了出来。

    “臣附议。”

    “臣也附议。”

    众大臣纷纷反对迁都。

    开玩笑呢,他们好不容易在应天城扎稳脚跟,关系人脉都在应天城内。

    如果迁都到顺天,他们又要重新罗织关系,网罗党羽。

    搞不好,还要被政敌翻盘。

    更何况,顺天地处北方,苦寒之地,时不时还有游牧民族来骚扰。

    就这么说吧,只要游牧民族突破山海关,只需要两天就可以兵临城下,他们还是要为自己的小命着想呢。‘

    朱棣眼睛一眯,狠狠的一拍龙椅。

    “尔等就是如此的贪生怕死之辈吗?”

    “在座各位中,还有很多是我靖难之功臣,你们的血性呢?”

    “你们的拼搏精神呢,全部被狗吃了吗?”

    “朕告诉你们,之所以要迁都顺天,那是因为,朕要以都城之威,镇压北方游牧民族。”

    “如果游牧民族一旦突破山海关,那就是天子守国门,死战不退。”

    “就算败了,那也是君王死社稷,绝不投降。”

    朱棣严肃的说道。

    他终于给后世的大明皇帝制定了一个标准,那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陛下,真若如此,那万一,万一后世的帝王,没有陛下的魄力。”

    “岂不是说,皇帝都容易被游牧民族,给,给,给抓走?”

    又一名大臣说道。

    “抓走就抓走,内阁是干嘛吃的,再立一个姓朱的皇帝就好了。”

    “被游牧民族俘虏,他这个皇帝也就不用当了,再另新帝,反正,要保证我大明的风骨。”

    朱棣硬邦邦的说道。

    群臣都不说话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仿佛都看到了众人内心的忧虑。

    “陛下,贸然迁都,恐怕会导致应天城经济瞬间崩溃,这又如何是好?”

    又有个御史跳了出来。

    “重新恢复即可,有什么大不了的。”

    朱棣说道。

    “陛下,可是,应天城的百姓肯定会有意见,他们一向以天子脚下的百姓自居。”

    “如果我们迁都到燕京,有可能导致百姓怨声载道,民怨沸腾啊。”

    在众大臣的一致反对下。..............朱棣还是拍板了迁都之事。

    但也不是一下就把所有人都迁过去,而是先把吏部,礼部,迁入燕京。

    同时,燕京也正式改名为顺天。

    朱棣志得意满,站在应天城头看着迁徙的百姓。

    前面的时候,百姓是有些抵触,可朱棣说了,如果愿意跟着他去燕京的。

    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免税五年。

    于是,百姓们就纷纷迁徙了,特别是一些应天周边的百姓,更是如火如荼的跟了过来。

    他们原本就是郊区的百姓,如果跟着朱棣去燕京,说不得,立马就能分到一套四合院。

    因为燕京风沙大,很多院子都是四面围墙,这样可以抵挡风沙的侵袭。

    等于是说,从应天周边迁徙过去的百姓,一旦到了燕京,那马上就是真正的城市户口了。

    而且是天子脚下的城市户口,这完全值得赌上一把。

    各级官员则全部是面露苦色。

    因为他们在应天当了这么多年的官,每个人都有好几套房子。

    可这些房子,又不能记在他们自己的名下,只能算是他们悄悄持有。

    现在好了吧,皇帝要迁都,他们是最大的受害者。

    因为他们一旦不在应天,这些豪宅肯定就要被其他人拿到手上了。

    他们不仅不能训斥,反而还要假装不知道的样子。

    如果朱棣知道他们在应天有这么多豪宅,恐怕,马上就能治他们一个贪污的重罪。

    虽然说朱棣时期,对于贪污的处罚力度不如洪武年间。

    可被抓到后,依旧是要轻则抄家,重则砍头的,至于什么剥皮充草,诛连九族的事,这倒是没有再出现了。

    因为在朱棣时期,他确实是想沿袭朱元璋对付贪官污吏的力度。

    可这么一来,那些有才能的人,却再也不敢来朝廷当官了,他们宁可让一身学问烂在肚子里,也不敢去朱棣手下当差啊。

    万一不小心贪污了一点银子,他们立马就要剥皮充草。

    无奈之下,朱棣不得不把力度放缓了一些,先拉一波人下水。

    等他们当上大官,或者朱棣感觉官员数量太多的时候,再把太祖皇帝的力度摆出来。

    迁都对于百姓和大臣来说,都是苦不堪言,可对于朱棣却是个另外。

    因为他在没有靖难之前,原本的根据地就是在燕京。

    现在等于是重新回到自己的老地盘。

    燕京一带的人对朱棣多有拥戴,而且朱棣在燕京一代,民间的呼声很高,有力于他的统治。

    说白了,他是造反当上皇帝的,谁支持他,他就扶持谁,就这么简单。

    他最害怕听到的,就是造反两个字。

    “陛下,也先正派五万大军在骚扰山海关。”

    此时,一名探子跑过来报道。

    “什么?岂有此理。”

    原本还一副得意洋洋的朱棣,瞬间怒发冲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