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刚重生,学长女友约我看电影 > 第342章 杨辰的见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过说到这里,杨辰话锋一转,然后掷地有声地说道:

    “如果我们没有自研的芯片技术,以及相关的软件生态,而只去关注应用层,只去关注所谓的用户体验。”

    “那么即便计算机经济再繁荣,也都是虚假的。”

    “因为主动权无法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我们所有关键的硬件技术,以及围绕硬件产生的软件生态,全都得引进歪果的先进技术。”

    “甚至说不好听点,就是依赖歪果进口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生态。”

    “这就意味着我们始终会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

    “如果哪天歪果人说要断供,那我们也无可奈何。”

    说到这里,杨辰自饮自酌了一口。

    他并不是在危言耸听。

    这是前世真真切切发生的情况。

    无论是芯片这类硬件,还是像计算机操作系统这类软件生态,全都被卡过脖子。

    当时要不是诸葛镇远早有预料,让大华科技早年做相关的技术储备,撑起了华夏的科技脊梁。

    后果不堪设想。

    试想,如果歪果将所有的操作系统封锁,那么有多少企业会直接瘫痪?

    听到杨辰的话,诸葛镇远的目光中异彩连连。

    他一下子就理解了杨辰想表达的意思。

    杨辰看似在回答自己的问题,但其实在阐述一个计算机行业发展更加根本性的问题。

    到底是搞自主研发,还是做对外引进?

    他没有想到,这番话竟然是出自一个年轻人的口中。

    目前,国内的计算机相关软件和硬件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外引进。

    大多还没有成熟的自研技术。

    而这也产生了国内计算机发展的一个矛盾问题。

    究竟是搞自主研发,还是直接从外面引进?

    对此,目前还有许多计算机行业的领军人物争论不休。

    其中为首的就是连想的董事长柳得志,以及神州电脑的董事长方明。

    前者倡导对外引进,而后者坚持自主研发。

    其实,自主研发和对外引进的利弊,都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搞自主研发,会给企业造成非常大的负担,比如技术研发成本和人工成本、机器成本等等。

    这会导致企业利润大幅度的下降,甚至还会造成亏损。

    这对于大部分企业家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毕竟做企业又不是搞慈善,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谁去做?

    而且坚持搞自主研发,并不能代表一定有好的结果。

    往往是巨大的研发成本投入进去,结果一无所获。

    毕竟想要打破技术的壁垒,不仅要一笔恐怖的资金量,还需要有关键的技术型人才,才能实现。

    相比之下,搞拿来主义就简单多了。

    只要每年定期支付一笔所谓的租赁费,就可以把技术和硬件直接拿过来用。

    既不用承担风险,又可以赚大钱,何乐而不为?

    如果这么想,只能说明这些人不过是个鼠目寸光的商人。

    眼中只盯着眼前的利益,但却不去考虑未来是否会出现被“卡脖子”的情况。

    其实杨辰的话,非常深得诸葛镇远的心。

    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最难能可贵的是,杨辰现在只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少年。

    而且还只是来自于一个四线城市的小地方。

    诸葛镇远都有些难以想象,杨辰的这些思维和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不夸张地说,他的心绪已经很久没有因为一个人或是一件事而产生波澜了。

    但他此时却感觉有些唏嘘。

    想到这里,诸葛镇远不禁感慨道:

    “自古英雄出少年。”

    “没想到杨小友现在年纪轻轻,想法就这么通透。”

    “现在很多站在上层的企业家,反倒是没你想得明白。”

    “只会执着于眼前的蝇头小利。”

    诸葛镇远在夸奖杨辰的同时,还非常犀利地批判道。

    显然,他支持搞自主研发。

    而一旁的诸葛荣荣和颜冰冰则面露思索之色,显然还在思考两人之间的对话。

    这并不奇怪,杨辰和诸葛镇远的谈话层次,已经可以说站在华夏的最顶端和最前沿了。

    他们探讨的问题,甚至已经涉及到华夏计算机行业的未来。

    以诸葛荣荣和颜冰冰目前所处的层次和眼光,自然有些难以理解两人谈话的内容。

    就在这时,杨辰突然轻声笑了笑:

    “其实二者也并不矛盾。”

    “我们既可以做平台,去赚取流量的钱,同时又可以把这部分赚的钱投入到技术研发中去。”

    “反正市场就摆在那里,我们不去赚这钱,总有人要去赚。”

    “还不如我们赚了,然后把这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去,总好过掉进私人的口袋里。”

    “比如像短视频领域,就是我接下来一段时间要进入的领域。”

    说到这里,杨辰特意顿了一下。

    而诸葛镇远听到这话,则是眼前一亮。

    杨辰说的虽然过于直白,但话糙理不糙。

    确实如此。

    比如像短视频领域,即便大华科技不去涉足,依然会有人去做。

    其实不是大华科技没能力去做,而是看不上。

    说白了,就是诸葛镇远觉得认为这只是个娱乐性质的产业,对国家和科技发展没有什么帮助。

    所以他不想浪费精力去做。

    但其实做这种平台,难度并不高,而且投入的成本也很低,不过回报却是惊人的。

    在这点上,倒是诸葛镇远的想法进入到一个死胡同中了。

    听到杨辰的话,他有点茅塞顿开。

    不是说搞自主研发,就只搞自主研发。

    反正大华科技的资金完全足够,完全可以按照杨辰所说的,去做平台。

    将平台赚的钱再倒过来投入到自主研发去。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思路。

    正当诸葛镇远在消化杨辰所说的信息时,杨辰再次扔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诸葛老先生,之前我和荣兄说的话不是太具体。”

    “其实我手上不仅有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其实还有锂电池制造技术,以及芯片的生产能力。”

    “我打算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和大华科技合作。”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