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七零:俏知青撩得大佬心尖颤 > 第202章 回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知青的探亲假只有十天,除去路上耽搁的时间,算下来实际上在家里的时间只有不到八天。

    大年初三,年还没有过完,苏青禾和顾承安就要返程。

    赵润萍很舍不得,眼圈红红的替苏青禾收拾着行李包袱,什么都想带,恨不得把家搬空。

    “在家里没待几天就要走了,年还没过完呢,好歹也过了初五再走……”

    苏青禾听着亲妈的絮絮叨叨,鼻子发酸,心里也发软,安慰道:“妈,我每个月都给家里写信,好不好?”

    苏志国接过话头。

    “好了,孩子又不是永远不回来了,你要是实在想她,可以等她和承安订婚的时候过去一趟。”

    苏青禾和顾承安的订婚时间就定在二月初六。

    还剩下一个多月,这日子是苏爷根据苏青禾和顾承安的生辰八字特意选的,最重要的是那天还是苏青禾的生日。

    既是生日也是订婚日,很有纪念意义。

    不过老人家也说了,这只是他们女方的意见,具体要定在哪天,还是以男方那边的意思为准。

    顾承安自然没意见。

    他恨不得订婚结婚入洞房一步到位,一个月他都等不及了。

    “女儿订婚我肯定是要去的,别说坐一天一夜的火车,就是三天三夜我也要去,订婚结婚是大事,我这个亲妈当然要到场,不像你这个当爹的,一点也不心疼孩子,女儿要走了,你连眉头都不皱一下,铁石心肠。”

    苏志国不防媳妇的矛头突然调转。

    他哪里铁石心肠了,他是很放心好不好,放心的把女儿交给顾承安,有顾承安在,还担心什么,人家自然会照顾好自己媳妇。

    不过,该说的话还是要说明白的。

    苏志国将顾承安拉过来,重重地拍了下他的肩膀,当然是微微垫了下脚的,没办法,未来女婿的身高实在太优秀。

    他故作严肃道:“好好对我女儿,要是敢让她受半点委屈,我的拳头可不是吃素的。”

    虽然他对顾承安很满意。

    但是该打的时候绝不手软。

    顾承安赶紧立正站好,就差再敬个礼了。

    他同样严肃地保证:“叔叔,我一定会好好对禾禾,否则您就揍死我。”

    这是苏志国镇重的要求。

    也是顾承安诚挚的保证。

    时间不早了。

    火车票是上午九半点的,现在就得出发,坐公交也得半个多小时,一家人自然是要去车站送行的。

    一出家门就碰到了陆明宇和陆小琴。

    两人刚从民政局领证回来,陆小琴眉飞色舞的,脸上的喜色遮掩不住,见了苏青禾就忍不住显摆自己的结婚证。

    领了证就有了保证。

    谁都抢不走她的明宇了。

    陆小琴心情很好,对苏青禾也和颜悦色起来,笑眯眯地扬了扬手里的结婚证:“我们结婚了,刚领的证,是今天的第一对新人哦。”

    虽然因为两人的户口关系费了些周折,但好事多磨嘛。

    她特意起了个大早,拉着陆明宇守在民政局门口,就为了抢第一个结婚的名额,讨个好彩头。

    希望她和明宇的生活越来越好,感情越来越恩爱。

    苏青禾看着笑得一脸娇羞的陆小琴,真心地送上祝福:“祝你们新婚快乐,百年好合。”

    “谢谢,你也一样。”

    陆小琴领了证,心也放回了肚子里,话语里也多了些真诚。

    但愿这一世,她靠算计得来的婚姻能走上正轨。

    苏青禾淡淡微笑着,并没有去看陆明宇,可陆明宇的目光却一直落在苏青禾身上,半晌,幽幽地叹了口气,欲言又止地张了张嘴,最终在顾承安冷厉的注视下,移开了视线。

    就这样吧,其实陆小琴也挺好的。

    至少在床上还是很合他意的。

    *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一家人在火车站分别,临上火车前,苏青禾抱了抱赵润萍,在她耳边悄悄说:“妈,厨房里的大水缸里装的都是灵泉水,你们一定要记得喝,还有桌子底下我留了自行车票和二百块钱,给爸买辆自行车。”

    赵润萍点点头。

    她已经想好了,把灵泉水当成普通水给父子俩喝,女儿愿意把秘密告诉她是对她的信任,她会守口如瓶,将这个秘密烂在心里。

    越少人知道,她的女儿越安全。

    这是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纯真的赤子之心,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该遭到质疑。

    火车出发了。

    苏青禾跟在顾承安身后,依依不舍地上了火车。

    这次没有买到卧铺票,买的是硬座,找到座位后,苏青禾便看向窗外,寻找着爸妈和弟弟的身影,用力挥手。

    “回去吧。”

    赵润萍和苏志国望着苏青禾和她身边的顾承安,笑得很欣慰,不由自主地跟着启动的火车追了几步。

    苏青禾看着这一幕,心里五味杂陈。

    上一次送别,她的心情是忐忑的、不安的,带着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命运的随波逐流下乡。

    这一次分别是不同的。

    她的身边有了顾承安。

    有他的日子,她就会很安心。

    顾承安一直没说话,默默地注视着红了眼尾的小女人,最后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替她擦去眼尾那一抹湿痕。

    火车渐行渐远。

    大年初三的火车没有来时那么拥挤,他们对面坐着的是一位戴着眼镜的老者。

    应该是一位学者。

    这是老者给苏青禾的第一印象,他虽然满脸沧桑,洗得发白的衣服上也打满了补丁,但浑身上下散发出的气度却很吸引人。

    是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天然气质。

    在后来的攀谈中也证实了老者确实是首都大学的教授,因为一些问题中受到了牵连,现在?反了,要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虽然高考制度已经废除了长达十年之久,但老者坚信,知识就是力量,广大莘莘学子也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天。

    苏青禾有些震撼。

    艰苦的生活没有磨灭老者心中的希望,她起了些敬仰的心思,一路上对老者颇为照顾。

    吃午饭的时候,见老者拿出两个干硬的窝窝头,便主动将自己带的肉包子分了两个给他。

    还贴心地给他倒了热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