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之商业大亨 > 第64章 承包山楂林(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天上午,当顾铮开着车子驶入图门村,立即在村里引起了轰动。

    车子刚在自家门前停下,左邻右舍们就过来串门子了。

    “铮铮,你在外边发大财了呀,这小轿车都整上了哈。”

    “大海家的,你儿子这回可算是发达了!”

    “铮铮啊,你现在做啥买卖,这么赚钱?”

    “就是,前些日子回来,还是走着回来的,今天回来,好嘛,小轿车都开上了!”

    “……”

    通往村里的那条山路,还是跟上回乘坐出租车回来的时候一样,就是用渣土垫了垫,能勉强通车。

    大娘、婶子们七嘴八舌,让顾铮疲于应付,笑得脸皮子都僵了。

    好在杨翠花及时走出来给自己儿子挡住“唇枪舌剑”,顾铮得了空,赶紧借口匆匆回家。

    顾正海倒背着双手已经等好一阵了,看到儿子终于走进堂屋,他原先笑着的脸,立即耷拉下来:

    “外边那辆车,是你借的还是你买的?”

    顾铮开车回来的时候,顾正海在院子里正拾掇鸡笼。他不相信自己儿子能买得起小轿车。

    闹呢!

    就那辆车,怎么不得个七八万甚至十来万?

    他小子上个月才把人家姑娘肚子弄大回来借钱赔人家,一个月多点的时间,就赚到了买车的钱?

    顾铮讪讪笑道:“啊,就,我为了跑业务方便,就买了辆。”

    他了解老爹的脾气,要是告诉他,车子不光这一辆,还有两辆呢,不用想,老爹肯定会不分青红皂白的把他痛骂一顿。

    “你就烧包吧!”顾正海没好气道:“赚多少钱啊,就买车?”

    顾铮撇撇嘴,“你儿子现在有钱。”

    顾正海指着儿子刚要再骂,杨翠花领着一帮老娘们儿进来了。

    “铮铮,俺听你娘说了,你今年都二十五了还没个媳妇儿,俺跟你娘商量,要不就把俺大侄女介绍给你得了。”

    说话的这位,论辈分顾铮得叫她大娘。

    “大娘,”顾铮苦笑道:“我先谢谢您的好意,就是吧,我现在很忙,回来还一堆事儿呢,就不辛苦您了,啊。”

    本来就是客套,大娘也没往心里去,继续跟顾家人拉呱聊天。

    一直到中午快吃晌午饭了,所有人才渐渐散了。

    顾正海去做饭了,杨翠花拉着儿子的手问:“铮铮,俺听你爹说了,那车是你自己买来跑业务用的,要俺说,你跑业务买辆面包车多好,能拉人还能拉货,实惠啊它!”

    顾铮无奈的道:“阿娘,面包车是实惠,可不上档次,咱买这车,不光是代步用,还不能太掉面儿。”

    “嗯,也是昂。”杨翠花深以为然,也就没在这个问题上继续多做文章。

    一阵,杨翠花又问:“对了儿子,你这次回来,是有什么事情?”

    顾铮把自己想要承包后山那片山楂林的事情,跟母亲说了说。

    “啥?!”杨翠花听说儿子想要承包后山那片山楂林,惊得从马扎上忽地站起来,“儿子,你没发烧吧?那么一大片山楂林,白送都没人要,你还上赶着想承包?怎么想的你是!”

    “阿娘,”顾铮耐心劝道:“山楂可是水果的一种,具有开胃、消食、降暑的功效,山楂核都可以入药,经济价值很高,只要我承包下来——”

    “不行!俺不同意!”杨翠花气得摆手打断道:“不是,你好好的工作不干,承包什么山楂林啊你,真是的,亏你能想出这个么馊主意来!铮铮,俺跟你爹养你这么大不容易,你不能手里有了钱就胡花,赶紧打消这个念头啊,娶媳妇儿才是你该考虑的事情。”

    顾铮忽然后悔跟母亲说承包山楂林的事情了。

    其实想想也对,父母从未出过远门,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里。

    不能说他们“坐井观天”,认为世界就是他们看到的那么大,条件所限的缘故。

    要扩大他们的世界观,这需要很长的过程。当中还充满着曲折,得慢慢来,不能操之过急。

    顾正海端着做好的一道菜走进屋,杨翠花立即将顾铮想要承包村后那片山楂林的事情,告诉给了他。

    “俺觉得这小子的想法很不错,”出乎顾铮意料,老爹居然帮着自己说话,“那么大一片山楂林呢,只要管理得当,到了成熟季节归拢归拢落果,随便卖点就能挣不少钱。”

    杨翠花拿起茶几上的空烟盒用力砸在顾正海身上,怒骂道:

    “你个老不死的,俺是让你帮着一起劝劝铮铮,你倒好,帮着他说起话来了!咱村后边那片山楂林,咱村里没人承包过?最后咋样,那不是到现在了还欠着一兜子饥荒?!”

    母亲说的事情,顾铮也知道。

    那是1997年,承包山楂林的是村里几名村干部,凑钱一起做的事情。

    当时,他们几个人商量着,那么多的山楂,随便搂点,本钱一年也就差不多出来了。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当他们承包下那片山来的时候,一个个的问题就出来了。

    首先,不打药的话,老山楂树的坐果率很低,可是打农药,无形之中又增加了成本。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管理成本同样很高,一些谎花你得清理吧?不然就会与成果争夺养分,导致最后生长出来的山楂又小又少,别想卖出高价来,能卖出去就已经很不错了!

    终于到了成熟季节,他们几个人很快又遇到了难题。

    那么多山楂,怎么收啊!

    收回来,从村里去外面的那段路,拖拉机都走不了,怎么运出去啊!

    更何况,整个马宋镇最不缺的就是山楂树,去镇里每座山上转转,山楂树虽然远不能跟图门村比,可也绝对不算少的!

    人家凭什么就得买村里的山楂呢!

    第一年,承包山楂树的几个人血亏;第二年,又是血亏;第三年,索性不再跟镇里续费了,爱咋滴咋滴吧!

    县里不是没考虑过利用马宋镇生产山楂的优势,打造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来。

    可实地考察以后发现,几乎所有的山楂树,都生长在偏远的山上,修路上去的话,扔一个亿都未必能听见动静。

    何况,整个碧渠县一年也赚不到一个亿啊!

    后来,县里有人出主意,不能修路去山上,可以先在山楂林最集中的地方,建一座工厂,等赚了钱,再修路不迟。

    这个提议经讨论验证通过之后,这才有了图门村后面那座即将建成的山楂制品加工厂。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