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乱世栋梁 > 第一百四十八章 想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郎奖甭矗?獬兀?示?链说奈湎椋?醋叛矍罢馄?衫?乃?颍?锌?蚯В赫庋卧螅?媸谴蟮某銎姘

    解池,又称“盐泽”、“河东盐池”,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产盐地。

    这里的湖水很咸,人们将湖水煮干或者晒干,就能获得食盐。

    所以,历朝历代,任何控制着解池的朝廷,都会在这里设盐官,主持池盐的开采、运输、销售(征税)事宜。

    武祥看看不远处正在行进的兵马,见天色尚早,便听几个盐吏、盐池池主讲解起这片地区的历史。

    拓跋氏的魏国崛起后,攻下河东地区,立刻在解池设盐官、征盐税,将其作为重要的“钱袋”。

    到了后来,魏国迁都洛阳,皇族也改姓为“元氏”,解池地区愈发繁荣,当时盐业的管理方式,是“官府监督(征税),民间开采”。

    这时,池盐的生产技术有了大幅改进,人们在“垦畦种盐法”(小水池晒盐法)所得“白盐”基础上,生产更加精制的“花盐”和“印盐”。

    花盐和印盐,白如珂雪,味道鲜美,能够卖出很高的价钱。

    但到了元魏后期,民变四起,朝廷为收买人心,便取消解池的盐税,至此,池盐的开采,渐渐由“官督民办”,变成全面的“私营”。

    池盐的生产、运输、销售,全都是民间群体经办,于是,更多的池盐(河东盐)运往外地,运往洛阳地区,造就了一大群有钱人。

    河东盐运往洛阳,当然不会绕道西面百余里外的蒲津、在那里装船外运。

    而是直接翻越南边的??郎剑?酱锷侥下吹挠蒇啵?俚交坪颖卑陡鹘蚨桑?谀抢锕?樱?执锬习渡轮莸亟纾?蚨?送?逖簟

    之所以不是在北岸直接用船把盐运到下游洛阳,是因为黄河在陕州河段(东端),有一处峡谷河道十分湍急。

    此峡谷河道处有“三门”,即三条水道,船只通过时非常容易翻船。

    所以,许多盐商慎重起见,宁愿多付出成本,在虞坂津渡把盐运过河,走陆路过了“三门”地区,再把盐装船运到下游洛阳。

    多年来,因为池盐大量外运,所以翻越??郎降脑搜味游椋?谏缴稀安取背隽思柑踉搜蔚纳铰贰

    ??郎剑?纱吮怀莆?把蔚郎健薄

    但是,因为都是民间盐商自己组织队伍运盐,所以??郎缴系难蔚溃?际切〉溃?蠖颖?砟岩酝ㄐ小

    毕竟若无官府来牵头,民间盐商根本就无法合作,一起筹钱来拓宽、修缮盐道。

    到了后来,魏分东西,解池所在蒲州地区,经过几次争夺,为长安朝廷(西魏、周国)控制。

    长安朝廷,加强对解池的管理、征税,毕竟这是国内最重要的食盐来源,且盐利对于国家来说,可是不小的收入。

    但西魏的控制地区向东截止陕州,洛阳地区常年为东魏占据,所以解池东运的需求大幅衰减。

    这三十年来,??郎缴夏羌柑醣揪涂部滥研械难蔚溃?倜挥卸嗌僭搜味游橥ㄐ校?挥械钡匕傩张级?凶撸?ソセ奈摺

    常年风吹日晒雨淋,这些盐道渐渐为砂砾、藤蔓侵占,等同于没有路。

    说到这里,几个盐吏,连同被“请来”的小盐池池主,扑通一声跪下:

    “将军,将军!这些盐道,真的走不了大军啊!”

    “盐道山西侧那条路,沿途许多路段,本就是在绝壁上开凿出来的,长年没人行走,加上多有坍塌,如今已难寻踪迹。”

    “即便是山民行走,也要攀爬藤葛,那可不是走,是爬,爬上去后,下山,也得慢慢摸索旧路,走一里路都要许久...”

    “若往东走,过白陉岭,路相对好走,但也只是相对好走,同样要过峭壁,又要走在山谷里,一旦遇到急雨,很容易被山洪淹了。”

    “小人就算有一千条、一万条命去带路,也不够赔的。”

    “小人们的命,不算什么,若是耽误了王师的大事,小人就算有一万颗脑袋,砍了,也无济于事..”

    武祥见这几位如此滑头,懒得多说。

    ??郎剑ㄑ蔚郎剑┑那榭觯?兴酒涫狄丫?扇嗣???庑┣亲按虬绲摹疤匚瘛保??秩险娴南殖】辈椋?睬星惺凳档淖吖?姆系难蔚馈

    否则,他不会如此冒险,把那么多将士的性命当做儿戏。

    确实,曾经的盐道已经荒芜,走起来很辛苦,但不至于真的断了。

    这几个人如此推脱,一来确实怕危险,也怕误事后被砍头。

    二来,是怕他们(楚军)在这里呆不久,等到周国再度控制解池,来个秋后算账,自己就惨了。

    对方有苦衷,却不是不当向导的理由。

    盐道山山路确实难走,但是,难不住训练有素、准备充分的楚军将士们。

    武祥看着远处已经做好翻山准备的队伍,想起李笠说过的一句话,笑道:

    “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既然这么多年来,盐道山上已经被人走出几条路,如今不过是荒废了二三十年,不至于消失得无影无踪...”

    武祥在平阳用大水淹了周军大营,又用火炮逼降了平阳齐军,与此同时,分兵南下,往黄河东岸的蒲坂扑来,要把关中搞得鸡飞狗跳。

    但周军的反应极快,调兵赶赴黄河西岸的蒲津,堵住了楚军经由蒲津过河入关中的通道,如此一来,方案一无法实行。

    对于武祥而言,周军的应对算是正常,他也不指望单靠前锋从蒲津过河来捅周国腰眼,所以根据实际战况,实行方案二。

    拿下平阳后,他亲自率军南下,既要在蒲坂和周军隔河对峙,也要实行方案二:

    军队从解池附近翻越??郎剑?执锘坪颖卑叮?蛹复?蚨晒?樱??牖坪幽习兜纳轮莸厍?

    陕州地区为东西走向,北为黄河,南是绵延群山,宛若黄河南岸的狭长陆地通道。

    陕州东连洛阳,西靠关中,只要能将其“截断”,那就能暂时切断关中周军和洛阳周军的联系。

    洛阳齐军想走,西入陕州乃至关中,那就走不了了。

    这方案想要实施成功,前提是大军快速翻越??郎剑??胱呱铰罚?托枰?钡厝俗鱿虻肌

    然而现在光靠威逼,效果不行,武祥便说:“如今,天下统一在即,池盐再次大规模东运,已成必然。”

    他指着眼前这烟波浩渺的盐泽,声音变得低沉起来:

    “种田,春天耕地、除草、播种,夏天要浇水,护苗,秋天,眼见着就要收成了,怎么能嫌累,不收割庄稼了?”

    “诸位世代靠着池盐养家糊口,熬了这二三十年,难道不想在盐利收入连翻数倍,乃至十余倍的好年景到来后,继续稳稳的端着满是咸味的金饭碗?”

    “莫非,要把这金饭碗,让给别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