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诸葛亮是我的书童 > 第129章 才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李落苏再次醒来时,已经是傍晚了。

    他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顿时大吃一惊:“你怎么在这?”

    “先生,怎么了?”

    张春华伸了个懒腰,又揉了揉眼睛。

    “这要是被仲达看到,如何是好?”

    “先生,实在抱歉,我实在太困了,一不小心就睡着了。”

    “在下还有要事,就先走了。”

    李落苏怕司马懿回来,赶紧开溜。

    “我来送送你!”

    “不必!”

    来到外面,李落苏有些恼怒的对魏延道:“文长,你怎么也不叫醒我?”

    “先生,我还以为你是装醉,没想到真的睡着了,再加上对方也没有对你做什,我就没有出手。”

    魏延笑着解释。

    “哎!不怪你,要怪只能怪我自己,原本确实是装醉,可也有些困了,不自觉的就睡着了。”

    李落苏叹了口气。

    “司马懿和张春华已经怀疑你的身份,末将要不要灭口?”

    “不用,免得打草惊蛇。”

    李落苏摇摇头。

    虽然对方怀疑,但毕竟没有证明,他相信司马懿是聪明人,即便真的知道,也不敢告诉曹操。

    “是!”

    ...

    几天后,曹操觉得这段时间的压力太大,决定出门巡视北方,散散心。

    随行的人有李落苏、杨修、曹丕、曹植、荀攸等人。

    当然还少不了士兵,以防止刺客。

    路上,休息的时候,曹植一个劲的献殷勤:“清水先生,渴不渴?要不喝杯茶?”

    “先生饿不饿?要不吃个烤兔子?”

    “二公子,有话请说?”

    李落苏有些不耐烦了,于是询问。

    “先生,实不相瞒,我曾见过尊夫人甄宓几面,当真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所以能不能给夫人画张像?”

    曹植露出期待的目光。

    李落苏摇摇头:“请恕在下不能答应,公子此举有违道德,还是不要胡思乱想的好。”

    “那好吧!”

    曹植无奈的叹了口气,他又何尝不知这是不对的,可控制不了自己。

    “植儿,甄宓虽然被称为洛神,但在为父的眼中,世上还有一女子比她更美,而且还是世间少有的才女。”

    这时,曹操笑着说道。

    “是谁?”

    曹植迫不及待的问。

    “此女名叫蔡琰、字文姬,是大学士蔡邕的女儿。”

    曹操思绪万千。

    接着向众人讲述了他和蔡文姬的故事。

    “想当年,我曾经是蔡邕的学生,在他那里读书,而蔡文姬是我的师妹,她美貌且才华横溢,还精通音律。”

    “主公,这么说来,您应该是喜欢她的吧?”

    李落苏试探的询问。

    “咳咳!”

    曹操老脸一红:“喜欢又如何,蔡邕固执,非要将她嫁给短命的卫仲道,而我当时年纪比她大了快二十岁,也不好意思开口。”

    “那之后呢?”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只有李落苏敢询问。

    “之后蔡邕因为想念董卓对自己的好,被王允给杀了,没了蔡邕的保护,蔡文姬也被匈奴左贤王掳走。

    这一走,就是十二年啊!期间还给对方生下了两个孩子。”

    曹操深深叹了口气,言语中很是后悔。

    “她在大漠生活的一定很苦吧?”

    “是啊!所以在我击败袁绍,统一北方后,便派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将蔡文姬赎回。”

    “那她现在在什么地方?”

    “蔡文姬回来后,我就将她嫁给了屯田都尉董祀。”

    “主公,您为什么不自己留着呢?”

    “军师说的对,如此才女,也只有您才能配的上。”

    众人也跟着附和。

    “你们不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她早就被匈奴人传染了,也不再是以前那个单纯善良的师妹了。

    所以即便再怎么喜欢,我也是不会和她摊上关系的。”

    曹操露出坚决的神色。

    “父亲,这不能怪她,毕竟她也是不得已。”

    曹植劝说。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曹操面色恢复平静,接着又向众人讲述了蔡文姬的品德。

    “当年,我将蔡文姬嫁给董祀,这董祀竟然不识好歹,嫌弃师妹,整天不是打,就是骂的。

    我便将董祀押入死牢。

    蔡文姬得知后,来找我给董祀求情。

    当时我正在宴请公卿名士,于是就对满堂宾客说:“蔡邕的女儿在外面,今天让大家见一见。”

    过了一会,蔡文姬披散着头发光着脚,叩头请罪,说话那是条理清晰,情感酸楚哀痛,满堂宾客都为之动容。

    可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办?

    蔡文姬说:“你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

    最终我深受感动,赦免了董祀。”

    曹操说的黯然神伤。

    “父亲,您难道就这么放了董祀?”

    曹丕疑惑的问。

    “哈哈哈!”

    曹操大笑:“为父岂会这么轻易放过他,于是便刁难蔡文姬:”听说你家原来有很多古籍,现在还能想起来吗?“

    却不料师妹说:“当初父亲留给我的书籍有四千余卷,但因为战乱流离失所,保存下来的很少,现在我能记下的,只有四百余篇。”

    接着她真的将四百多篇古籍一字一字的默写出来了,并且没有任何错误。”

    “当真是奇女子,父亲,孩儿一定要见见她。”

    曹植听后,震撼不已。

    能够记住四百多篇书籍,只有过目不忘才能做到,可见对方的才学。

    “走吧!继续赶路!”

    听完了蔡文姬的故事,一行人继续前行。

    两天后,众人来到了长安,此时的长安已经恢复了往日的风采。

    百姓们安居乐业,曹操原本想要迁都长安,但镇守北方要紧,所以迁都邺城。

    来到长安,曹操并没有多做停留,而是带领众人,朝着终南山的方向前进。

    李落苏看着熟悉的地形,思绪万千。

    那里就是他前世修道的地方,也不知怎么样了。

    “诸位,你们猜猜,我为什么要来南山?”

    曹操一边骑马,一边询问。

    “主公,莫非是想要找无为道长?我听说道长就出自这终南山。”

    荀攸率先开口。

    曹操摇摇头:“那个妖道,必然还在荆州,他是不可能回来的,不过早晚有一天,我要抓住他。”

    “既然不是找圣人,那肯定是找旧相识了。”

    杨修露出自信的笑容。

    “果然什么事都瞒不过德祖啊!”

    曹操微微点头:“其实我之所以来南山,是想来看望一下师妹,当年我放了董祀,两人就一直隐居在此地。”

    “父亲,真是太好了,孩儿终于能够见到传说中的才女了。”

    曹植露出喜悦的笑容。

    一旁的曹丕也是如此。

    说起来,他的才学并不逊色曹植,只是平日里隐藏的比较深。

    不多时,众人来到了一座亭子前。

    亭子中还有一块石碑,此地离蔡文姬的家不过几百米之远。

    曹操下马,来到石碑前。

    读起石碑上的内容:“黄娟、幼妇、外孙、齑臼。”

    曹操说完,看向众人:“蔡邕题这几个字何意呀?诸公可解?”

    “回主公,这其实就是曹娥碑,不过并不是真正的曹娥碑,只是图文。

    人们为颂扬曹娥的美德,纪念她的孝行而立的石碑,至于这上面的几个字,我实在不知。”

    荀攸率先开口。

    “清水,你可知道其中的意思?”

    曹操看向了一旁的李落苏。

    “在下才疏学浅,实在不知。”

    李落苏摇摇头。

    其实他知道,但不能说,真正聪明的人是不会过度的展露自己的才华,因为物极必反。

    杨修听后,微微一笑:“臣已解!”

    曹操有些不悦,心想,你一个小小的主簿,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

    于是摆起脸色:“你先别说,让我再想想。”

    又过了一会,众人来到了蔡文姬的家门口。

    忽然听到,一阵凄美的琴声,琴声中还传来了优美的诗词。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忍辱兮当告谁?

    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