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响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这时客人们都走了,大家也都收拾的差不多,该休息了。
一直守在一旁的陆瑶见李响醒了,赶紧给他端了杯热茶来,让他赶紧喝,喝多了酒的人特别渴。
李响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谢谢你陆瑶,我喝多了害的你也跟着遭罪!”
陆瑶气哼哼的说道“你还知道我也跟着遭罪啊,以后别喝这么多就行了,我遭点罪不要紧,你的身体可受不了。
下午的时候你差点把苦胆都吐出来了,以后可不敢这样喝了,太伤身体了。”
李响点了点头说道“以后我会注意的,只是中午的时候情况特殊,这些人我们一个都得罪不起,咱们以后如果要在合阳县混下去,还得看人家的脸色。”
他知道陆瑶是在关心自己的身体,心里也有些感动,只是马占路他们这样的人,必须要小心应付才行。
睡了一下午,这个时候李响一点睡意都没有,他想出去走走。
陆瑶要陪着他出,被拒绝了“我下午睡的太久了,现在没瞌睡,你照顾了我那么久也累了,你去休息吧,我就到院子里走走就是了。”
到了院子里,赵破虏和林如松还有张晓芳几个老人正和柏灵陈科他们在聊天。
见李响来了,都让他坐下聊一会儿。
赵破虏感叹道“想不到今年陕北那么缺粮,逃荒都逃到合阳来了,去其他地方的人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林如松也说道“是啊,都胜利了这么多年了,那边的老百姓还是吃不饱饭,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治理的。
他们这是在犯罪,怎么能让大家跑出来逃荒呢,据我所知这几年那边也没什么大旱灾啊,怎么会没有粮食吃呢!”
赵破虏喝了一口茶,把茶杯重重的放在石桌上说道“这不是个天灾,是人祸啊,这些年咱们见得还少吗?这些人该杀!”
两个老头儿越说越气愤,李响和张晓芳几人赶紧把他们劝住,别待会儿一激动把二十年的脑血栓给弄复发了。
李响也有些奇怪,就算逃荒也该往古城这样的大城市去啊,怎么跑到合阳这样的小县城来了。
赵破虏充满怒气的说道“还不是某些人怕这些饥民进城后给他们带去麻烦,打破了他们所认为的大好形势,把这些饥民从城里赶走了。
以前我就是因为看不惯有些人的这种做事方式,把老百姓放进了城里,才被有些人抓住把柄弄下台的。”
李响虽然很不理解那些人的做法,但又无力改变一些事情。他只能尽自己一点点微弱的力量,给那些来逃荒的人一点吃的罢了。
陈科一直在燕京待着,虽然过的不咋样,至少还能混合温饱,但这种远离家乡去逃荒的事他还第一次听说。
张老太太倒没有太大的反应,这些年她见得太多了,除了几个收成特别好的年份,哪年没有大批逃荒的到这合阳来啊!
如今又是这么特殊的年份,有逃荒的也再正常不过了,只是这合阳就这么点儿大,就算把粮食全部拿出来也不够这越来越多的饥民吃的。
李响倒是想出一份力,但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心里不禁感叹不已。
这时柏灵突然对李响说道“你不是有钱人嘛,干嘛不在县城里开个粥棚赈灾呢!小时候听我师父她老人家说,在前清和民国的时候每到灾年都有一些富贵人家会开设粥棚救济灾民的。”
肖向东倒是想试试,凭自己的能力,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但林如松却无奈的说道“你们想的太简单了,现在是什么世道,就算你有钱那些人能让你赈灾吗?
你都赈灾了,那他们是干嘛的,这不是打某些人的脸嘛!再说了,你的钱粮咋来的,交代的清楚吗?
别赈灾没搞成,反而把自己搭进去了,一想起来老子就来火气,真她妈艹蛋!”
几人听了林如松的话,都很是感慨,这什么世道啊,好人都不能当了!
不过大家也没什么办法,只能替那些逃荒的人感慨几句罢了。
几人又讨论了一些其他事情后就各回各屋睡觉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御品轩刚开门,就看到七个形容枯槁满脸菜色的人守在了门口,看他们的样子昨晚上估计被冻了一晚上。
这几人有两个年纪大一些的大概有六十多岁,还有两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女和三个衣不遮体七八岁到十一二岁的孩子。
他们头发凌乱,腰上都用一根草绳系着破棉袄防止漏风,手里拿着个碗,看到李响开门,几人都很激动。
年纪最大的老人说道“这位老板行行好吧,可怜可怜我们这一家子,三天没吃饭了,给口吃的吧!”
李响也经历过饥饿,那是一种让人浑身无力心里发慌的感觉,但他只是每顿吃的少一点而已。
三天没吃饭,他还真没试过,但可以想象的到那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感觉。
李响见有客人来了,让这一家子在门口站着也不是个事,就把他们全都拉到了前院,然后又和陆瑶给他们每人弄了一碗稀粥和一张烙饼。
饥饿的太久的人不能吃太多和太硬的东西,这样人的胃会受不了的。
这一家吃完之后,精神也一下就起来了,他们对李响是千恩万谢。
李响把店里的事交给了陆瑶他们,他要跟这几人聊聊天,也想了解一下那边的情况。
老人姓田叫田浮生,是陕北佳县梨树沟的人,他老伴儿叫刘彩娥,儿子田家宝,儿媳妇孙招娣,三个孙孙分别叫大妮儿二宝和胜男。
老人一家都在乡下务农,虽然土地很贫瘠,但一家人辛苦的劳作也能勉勉强强的够活下去。
佳县这地方靠近黄河,却没有享受到黄河带来的好处,反而是十年九旱。
从大前年开始,上面就开始组织各种大会战,要大力兴修水利,这本来是件好事,大家都很支持。
地区从各个地方拉开了很多人,每天人吃马嚼的消耗粮食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跟上次临渭公社的操作一样,也是先从就近的公社筹粮,然后返还给大家。
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没啥,可大会战结束后,大队向公社要粮,公社又向上面要粮,却总是要不回来。
佳县本来就不是什么产粮的地方,每年也就那么点收成,还要往更上面交粮,那里还拿的出来多余的粮食返还给各个公社大队。
每年不到过年,家家户户就揭不开锅了,只能外出讨饭。
刚开始的时候,公社和上面还极力的阻拦大家外出逃荒,但外出的人越来越多了以后,也拦不住了。
据田浮生反应,不仅是他们佳县,隔壁的绥德米脂的情况也比他们那儿也好不了多少,这个时候十户有九户肯定都在外面逃荒。
这些人沿着黄土高原一路南下,他们的目标就是地势平坦的关中平原,因为这里是产粮区肯定饿不死人的。
等到开春之后,这些人又会陆陆续续返回去,大地回春地里的野菜也能勉强糊口了。
听到这里李响感觉自己身上有一股莫名的责任感,他觉得自己是不是该做点什么,哪怕是付出一点点微薄的力量也能使他稍微心安一点。
李响把这一家子留了下来,要是让他们继续流浪的话,他不敢保证这一家人是不是能活到开春的时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