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混迹在北宋末年 > 第439章 狗咬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39章:狗咬狗

    赵有恭可不是随口说说,他如今在做的事情可就是在为将来做着打算,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赵有恭也在积极为自己布局。

    如今自己已经有了林冲、邵兴、公孙胜为班底,外边还有代州的杨可发,现在卢俊义、朱武、花荣又都倾向于自己,若是将来战事一起,这些人就是自己的绝对助力,再加上未来的岳飞、杨再兴等统帅和猛将,赵有恭不相信自己不能够“力挽狂澜”。

    如今自己要做的就是赶紧将卢俊义和朱武安置好,安置到自己的旁边,谷城和光化军的岗位,赵有恭是志在必得。

    之前自己贿赂王黼和郑居中,为杨可发换来了代州统领的职位,但那时童贯并未在军中,如今童贯回到了开封,光化军的这个事儿,必须要通过他了,自己和童贯可是没有啥交情的,这个事儿果然碰壁,虽然没有确定不成,但也没有成,总之不顺利。

    还有的就是自己的信息有些滞后,这极大的影响了自己的决策,就包括这次未能赶在童贯回京之前将事情办了。

    随着东南战事的平定,大宋内部终于逐步恢复了稳定,尤其是东南粮仓再次返回到大宋朝廷的手中。

    那么,接下来依照大宋朝廷的惯例,又要开始论功行赏,有的人高升,有的人被处罚。

    此次平定东南方腊,首功当然是以童贯居功至伟,但是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今天,开封大内,延福宫中正在进行着激烈的讨论,是因为前日,宋徽宗破格提升童贯为太师,并且封其为楚国公!

    这件事情,徽宗并未与群臣商议,而是直接宣布,这就让一些人感到不满。

    当即有文官站出来,说道:

    “官家,此事微臣认为不妥。”

    徽宗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个人事任命竟然惹出来这么大的争议。

    这名文官丝毫不给童贯留面子,说道:

    “官家,童贯乃是阉人,纵观古今,凡是太监当权则朝廷必乱,还请官家三思!”

    童贯也在现场,他听了是勃然大怒,但事情关己,为了避嫌,他只能忍着。

    徽宗听了这话也有些不高兴,什么叫朝廷必乱啊,于是说道:

    “爱卿,此言差矣,童太师战西夏平方腊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个国公当得!”

    要说是宋朝,文官根本就不怕皇帝,不仅仅是御史,差不多所有的文官都不怕,这个和之前讲过的重文抑武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且自打太祖时就传下话来,皇帝不可杀大臣,这样一来,更是没有人害怕了,有啥话都敢跟皇帝讲,而大宋的皇帝各个还都是好脾气。

    见徽宗还在向着童贯,另一个大臣站了出来继续道:

    “官家,方腊之乱时,您可知童贯到了东南是如何处理此事的吗?”

    “如何处理的?”

    原来,在方腊的家乡青溪,原是山明水秀之乡,境内的梓桐、帮源诸洞人烟辐辏,物产丰饶,有漆、楮、杉材之富,富商巨贾来此收购生漆、木材者络绎于途。

    方腊家向称小康,经营漆园,东南造作局多次巧取豪夺,方腊敢怒而不敢言,而朱?一ㄊ?僦?牛?附?俾樱?嚼叭涛蘅扇蹋?阋灾锷敝?椅???急钙鹗隆

    受花石纲之扰最严重的东南地区,百姓倾家荡产,十室九空,饿殍遍野,辗转沟壑,为了生存,只得铤而走险,跟随方腊一同揭竿起义。

    方腊起事时,宋廷正在与金人相约攻打辽国,夺取燕、云之地。士兵、粮草皆已调运停当,当得到方腊起兵、四方震动的消息时,立即就暂停北伐之事。

    徽宗思虑再三,还是决定派童贯为江淮荆浙宣抚使,统率士兵十五万,移师南下去平定方腊。

    童贯临危受命,辞朝之日,徽宗以东南之事相托,并允许他,如有紧急事务需要处置,又来不及上奏,可以天子的名义发布文告,称之为“御笔”。

    这就是恩准童贯便宜行事,表明徽宗对此事相当重视,太平时日,大臣是得不到这种权力的。

    童贯出师时踌躇满志,想着一定要荡平方腊,同时他也知道,东南之民之所以铤而走险,是不堪花石之扰。

    于是为了麻痹跟随方腊起义之人,他命僚属董耘以徽宗的名义作罪己诏!

    内容大意是说:朝廷起初收买花石的事情,都是委托州县监司置办,已经事先已支付钱物,让有关方面按私价购买,朝廷曾三令五申,不得以任何名义敲诈勒索。原本以为奉行之人会遵守约束,体恤百姓疾苦,不敢胡作非为。但近来贪官污吏趁机上下其手,骚扰百姓,朕亦时有所闻。为根治此等弊政,从即日起,所有收买花石及有关机构,一切废罢。限十日内将此事处理完毕,官吏、钱物、工匠一律拨归原处,已收之物封存备用,并一一上报。如果以后还有人以供奉为名,大肆骚扰盘剥百姓,一律以违背御笔论罪。

    此诏一出,苏、杭造作局及御前纲运并木石等物一律停止,朱?腋缸印⒌苤兜纫捕?斯僦埃??嵴庖环?硌莸哪康哪耸枪バ闹?酰?彩鞘章蛉诵牡幕罕??啤

    可是如果徽宗能做到令行禁止,从此不再运送花石纲,并整顿吏治,民力不至于大困,宋朝的江山也不至于很快倾覆,但是徽宗君臣见识短浅,并非真的要洗心革面,改弦更张,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徽宗君臣便故态复萌,又想起花石纲。

    而今天这位大臣说的正是弹劾童贯让部下董耘写的那篇“御笔”!

    这篇“御笔”虽非徽宗亲自书写,但是经他授权并默认的。现在方腊授首,东南平定,时过境迁,当徽宗翻阅这名大臣递上来的那篇“御笔”,句句都像揭自己之短,内心颇为不悦,一时间大殿之上气氛很是怪异。

    这时候,善于察言观色的王黼站了出来说:

    “官家方腊起兵,是因为茶盐法太苛刻,断了他的财路,与花石纲无关,而童贯却听信奸人之言,让陛下代为受过。”

    这就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啊,徽宗终于动怒了。

    “拟诏,立即恢复应奉局王黼、梁师成主持其事,朱?夜俑丛?埃

    此时的童贯不得不站了出来,叹息的说道:

    “官家,东南百姓的饭锅子还未稳当,朝廷还要做此等事吗?”

    徽宗看着童贯,半晌才说道:

    “着楚国公、太师童贯,即日起致仕!”

    好家伙,徽宗这是在打自己的脸啊,刚刚封赏了童贯,现在又让童贯退休!

    可这还没有完,徽宗继续说道:

    “着王黼查起草此御笔的董耘!”

    “臣领旨!”

    王黼乐不得的接下了旨意,在他认为,去年蔡京走了,这回啊,你童贯也赶紧给我让路吧,哈哈。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