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混迹在北宋末年 > 第444章 出不出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44章:出不出兵?

    今天的延福宫中,几位重臣都在,他们在商量一件大事。

    原本大宋和金人在通过渤海往来达成了同盟,南北夹击辽国,双方商定:双方同时出兵,分别攻取辽的燕京析津府和中京大定府;灭辽后,宋把过去每年给辽的五十万两匹岁币转给金国,长城以南州县则归北宋管辖;双方均不得单独与辽讲和。

    这是徽宗雄心勃勃的计划,就是为了在他的统治之下夺回自后晋石敬瑭时失去的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对于大宋的重要无须赘述,可太祖、太宗都没有做到,徽宗好大喜功,同时也受蔡京和童贯两人的蛊惑,同意了这个盟约。

    不过,当时参与制定这个国策的蔡京和童贯已经都不在朝中了,那么这个国策还要不要执行?这个盟约还要不要履约?

    可以说,大宋不着急,但金人却很是着急,已经派人来大宋多次商讨此事,今天又有金人使者前来,徽宗召集重臣前来商议此事。

    宋金的盟约已经定下,当时徽宗全权委托童贯,童贯便从陕西六路抽调了蕃汉精兵十五万人,准备伐辽。

    可是,那时正好赶上了东南方腊起义,东南是大宋的粮仓,宋廷也就顾不上攻辽了,徽宗便让童贯带这部分原本要伐辽的军队去镇压方腊。

    联金伐辽的盟约还属于机密,不过,徽宗却听说辽国已知道了宋金结盟的活动,生怕辽王朝报复,便有悔盟罢约的念头。

    金人多次派使者前来催促北宋按约出兵,徽宗以童贯征讨东南,无暇北上为由婉拒了,可如今方腊已经被消灭了,徽宗再也没有拖延的理由了,今日金人使者又来了,该如何回复呢?

    今天,金人使者也来到了延福宫中,他已经来了多次,今天必须要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才肯回去。

    金人使者说道:

    “大宋皇帝陛下,你们宋国与我们金国已经定下了盟约,却迟迟不肯发兵,你们有句俗话叫做兵贵神速,如此耽搁,怎能成功,之前贵国有内患需要平定,今内患已经平定,不知道贵国是否能够履约,还请大宋皇帝陛下给外臣一个说法。”

    这话说的很不客气,徽宗的脸就是一红。

    一旁的王黼马上站出来说道:

    “贵使,你久居北地,对我大宋不甚了解,大宋疆域广大,这调兵遣将之事,岂是如此简单,我大宋为了一举灭辽可是百万精锐尽出,这一百万人打仗,粮草就是个大事,岂能这么快就完成呢?”

    “呵呵,大宋丞相,你莫要欺我,我看不是你们大宋周转调度的时间慢,恐怕是你们的心不诚,我问你,我大金多次来到你们开封商议此事,你们大宋可曾派使者去我金国?你们不会是想毁约吧?”

    “这个...我们堂堂大宋岂会言而无信,实在是周转调度所需时日,还请贵使知晓。”

    “哼,大宋皇帝陛下,今日我来,不是来商议贵国何日出兵的,实话告诉你们,即便没有了你们大宋,我们金国也会将辽国拿下的,如今我们已经出兵,我今日是来下最后的通牒,你们大宋是否履约,请三日内给予答复,若是不答复,我们金国就当你们毁约,你们看着办吧。”

    说完,这个金国使者向徽宗拱了拱手,转身扬长而去。

    场面一时间尴尬不已。

    不过,金人使者走了,大家也好商议了。

    “诸位爱卿,以为此事如何处置啊?”

    徽宗只好问计于诸位大臣。

    当时力主伐辽的蔡京和童贯如今都不在朝堂上,剩下的这些人都是安享太平,过惯了好日子的人,听到要打仗可都是怕的要命。

    但是,与金国已经定下了盟约,真的要是毁约,这个名声可不太好。

    这时,梁师成站了出来。

    “官家,以下官所见,这个金人他们就是在忽悠,即便是辽国已经势弱,那也不是他们金人说拿下来就拿下来的,没有我们大宋,他们可是没有这个实力,今日金人使者如此嚣张,一定是他们着急了,我看,此事咱们还是一个字——拖!”

    梁师成这话说的有一些道理,刚才还在尴尬的徽宗听了之后,感觉很舒服。

    对啊,我们大宋可是泱泱大国,实力强横,没有我们参与,金人有什么本事可以攻得下辽国?

    见徽宗深以为然,王黼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个细节,于是也说道:

    “官家,在下与梁大人的想法一样,他们金人定然是狗急跳墙,急着拉咱们入伙,咱们可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还需要再观察一下,臣以为,可以回复金人使者,这个盟约当然有效,只是何时出兵是由咱们定的,咱们就是拖!”

    其他的大臣们很多人都是不想打仗,也有郑居中和邓询武认为对辽开战也是违背了当初的澶渊之盟,同样是违约,因此并不赞成出兵。

    就此,徽宗很快就“统一了意见”,盟约继续有效,至于何日出兵,得等到准备停当的。

    再说房州的房陵郡王,他在房州每日过得小日子惬意的很,平日里游山玩水,晚上夜夜笙歌,临近了年底,赵氏商行的账目第一遍已经统计完成,粗略估计,今年又是一个肥年。

    去年赵有恭给大家分过一次红,所以大家对于今年年底充满了期待,别看王爷平日有点“扣”,但到了年底还是很大方的。

    这一天卢俊义和朱武前来找自己。

    “王爷,京中传召我二人去吏部授官!”

    “哦?可有消息是何官职?”

    赵有恭很兴奋啊,两人的任命迟迟未下,定然是有变故,忽如其来的消息,怕是祝永元成功了?

    卢俊义笑道:

    “在下与传召的人问过了,他说我果然是任光化军统领一职,朱兄弟任谷城县令!”

    “哈哈,是吗,这太好了!恭喜恭喜二位啊!”

    赵有恭高兴了,卢俊义和朱武二人心中的大石头也落地了,这么长时间以来,两人对赵有恭有了更多的了解,认为他人不错,可是自己的官职迟迟没有定下来,若是定了下来就要走马上任,大宋的疆土广阔,若是远了,那就相当于和赵有恭分开。

    这下好了,两人同在谷城任职,而谷城据房陵可就太近了,这个人事安排,大家都是非常满意。

    不过,需要两人去京中授官,领取印件,这也算是正常,于是赵有恭就同意了,希望两人能够在年底前赶回房州,待过完年再去谷城上任。

    再说说,王府里的女人们,折真真怀孕时日也不短了,按照计算,过完年两个月就会生了,这次的折真真是满怀希望,她的心中有个小心愿,那就是一定要在陈巧盈之前生下男丁。

    毕竟自己已经落后绿阑了,可不能再输给陈巧盈,所幸陈巧盈的肚子还没有动静。

    待卢俊义和朱武走了没有几日,房陵郡府的门前就来了两辆豪华马车,从上边走下一人,正是宗正寺的赵伦,在他身后的车上则下来一位女子,千娇百媚,身边有着好多的丫鬟陪着。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