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开局火烧刘关张 > 第0519章 天下归晋(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既然定下了六月六日攻打江东的计划,那现在对于大晋而言,那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四方太平。

    内部稳定是克敌制胜的绝对前提。

    所以,张?准备在战前进行一次出巡。

    出巡的第一站就是汉中;

    第二站凉州。

    汉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前文已叙,此处就不再赘言。

    而此番攻打江东的决战之中,汉中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作用,就是稳定西部。

    只要汉中稳定,和长安形成一个防守整体,无论是凉州还是益州,发生任何不可测的事件都能快速的平定。

    这里所说的不可测事件不是老百姓造反,而是指的世家余孽趁机叛乱。

    另外,汉中对于这一次的南征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保障襄阳的军粮供给。

    汉水南接长江,中通襄阳,北抵汉中。

    古代水运是最为便利,最为经济的交通。

    何况汉中还是一个大粮仓。

    当然,出巡汉中也不过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他的主要目的还是要通过汉中前往凉州。

    诸葛亮、张任和张辽三人离开洛阳的半个月后,张?带着马云禄和牛鲜儿踏上了往汉中之路。

    廖化、陈到领兵随行保护。

    张?的第一个目的地是长安。

    此时驻守长安的是高顺。

    他得知张?驾临,急忙率领长安文武官员出迎。

    如果说,张?这一次出巡汉中,那是为了稳定西部局势的话,那他带着马云禄和牛鲜儿出巡,目的就是团结西凉的势力。

    高顺陪着张?进了未央宫后,张?屏退所有的人,问高顺道:“伯平,现在的长安有多少人马?”

    “回禀陛下,长安现有阔剑飞骑一千骑,铁甲步兵一千五百人,轻装步兵三千人。”

    张?问道:“伯平,你觉不觉得有点少?”

    高顺一愣,道:“请陛下恕罪……”

    “伯平,没有什么罪不罪的。长安是我大晋在西部的中心,只有五千多人马,如果凉州或者是别的什么地方有人叛乱,这些人马能迅速的将其扑灭吗?”

    高顺一愣:“陛下说有人会叛乱?谁敢叛乱?”

    张?道:“朕没有说谁敢叛乱,朕的意思是你要防着点,如今江东贼寇还在,要防着他们勾结世家大族的余孽兴风作浪。”

    “喏。”

    “半年之内,阔剑飞骑扩充到五千,铁甲步兵八千,轻装步兵一万。”张?看着高顺问道:“能不能做到?”

    “争取……”

    “不,不能争取,必须做到。”

    “喏。”

    “哦,对了,还有,关中以内,十六岁以上,三十五岁一下壮丁,在闲暇时都要操练,作战技能要达到轻装步兵的要求。”

    “喏。”

    “不要喏,你要给朕保证能够做到。”

    “臣下保证。”高顺觉得这一次张?的到来不一般,朝廷定然是要出大事。前番司马懿发动叛乱,张?也没有这样耳提面命的让他练兵。

    张?道:“这样吧,最近半年,你什么事都不要做了,就是练兵。”

    高顺问道:“那其他政务如何办?

    “下个月朕给你派个能臣干吏来。”张?想了想又道:“练兵的任务是有点重,这样吧,朕将高览从潼关给你调来,你们两个一起练兵。你看这样怎么样?”

    高顺道:“臣下谨遵陛下圣谕。”

    “行了,长安的事情就这样定了。”

    次日,张?离开了长安,往汉中而去。

    ********

    六月初四的深夜,整座襄阳城都漆黑一片。

    每天晚上都有的夜市也被朝廷以禁止。

    给的理由是今天晚上要抓一伙江洋大盗,为了避免误伤误抓百姓,所以禁止百姓上街。

    襄阳城诸葛亮的大都督府的大厅之上,灯火辉煌。

    赵云、文丑、文聘、蔡瑁、魏延等诸将已经奉诸葛亮的将令来开会,可是等了一个多时辰了,眼看着就要到子时了,却不见诸葛亮的人影。

    当府外子时的打更声刚刚传到他们的耳中,就看见诸葛亮一手端着印信,一手端着圣旨,腰间挎着长剑,一脚进了大厅。

    依照以往,诸葛亮会亲切的和大家打招呼。

    可是今天,他没有理会任何人,只是径直走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原本还坐着的诸将“唰”的一声,全部站了起来。

    顿时,整个大厅中气氛显得特别的紧张,所有的人虽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都知道必然事发生了大事。

    不然,诸葛亮不会拿出自己的印信和佩剑。

    诸葛亮道:“本都督奉皇帝陛下将令,向诸位传达圣旨。”接着,诸葛亮将印信放在自己的桌案之上,展开圣旨,对着诸将宣读。

    圣旨的大意就是命令以诸葛亮为主将,襄阳全军将士听从诸葛亮的掉才,六月初六,征讨江陵。

    诸葛亮宣读了圣旨之后道:“诸位将军,因为前番去京师开会时,陛下有过严旨,六月初五才能下达进攻的将令,在此之前,一定要严守秘密,本都督无奈,只得深更半夜将诸位请来。”

    魏延道:“大都督,既然时辰到了,那就下令吧。”

    “魏延!”诸葛亮第一个就点了他的名字。

    “属下在!”

    “你率领两千阔剑飞骑,三千铁甲步兵,五万轻骑兵,一万轻步兵为全军先锋,逢山开路,遇河架桥!”

    “喏!”魏延的回答刚劲威猛。

    “蔡瑁、文聘!”

    “属下在!”

    “你二人为水军正副都督,率领水军南下,如果遭遇江东水军,不要交战。他们进你们就退;他们退你们就进。总而言之就是一个‘缠’,只要能缠住他们,就是大功一件。”

    文聘虽然对诸葛亮的军令不满,但是没有反对,依旧和蔡瑁一起称喏。

    “子龙!”赵云是时唯一一个诸葛亮以表字相称的将领。

    “属下在。”

    “你率一军为左翼。”

    “喏!”

    “文丑!”

    “属下在!”

    “你率一军为右翼!”

    “喏!”

    诸葛亮轻轻的将圣旨摊平在桌案上,脸色异常冷峻,但是却声调平缓的道:“本都督令出法随。有功必赏,有错必罚,有重罪必斩!此战为我大晋一统天下最后一战,深望诸君努力!”

    “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