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诸葛亮笑道:“魏将军放心,无论丁奉降与不降,他孙权都会回来。”
“为何?”魏延问道。
诸葛亮自信道:“我军攻下江陵、西陵这两座孤城,不过是个时间问题,他孙权如果不回来,一旦城破,别人或许还有活路,他孙权能有吗?这个轻重,他还是掂量得出来的、”
赵云又问道:“如果丁奉将孙权扣在西陵呢?”
“那攻打西陵将不费吹灰之力。”
“何以见得?”赵云又补充了自己的问题:“一旦丁奉扣住了孙权,那西陵江陵就有了主心骨,就越发的难以攻打了。”
诸葛亮道:“子龙,就算孙权被扣住,他也一定不会给丁奉他们做主心骨的,他不得不为自己和家人的安危考虑一二。我让孙权去劝降丁奉,就是要丁奉彻底的死心,归顺我朝是他和吕蒙、周泰唯一的出路。另外,只要西陵的丁奉投降,吕蒙就会彻底绝望,再劝降吕蒙,也就不在话下了。”
果不其然,孙权在进入西陵的第二天,就被丁奉派人护送进了围困西陵的晋军大营。
丁奉表示愿意投降,但是,要诸葛亮拿出能够保证他们安全的凭证。
因为当初杀颜良也有他丁奉的份。
诸葛亮立刻派人送去了张?关于不得杀害降人侮辱降人抢掠降人的圣旨。
次日,丁奉拿着张?的圣旨,打开了西陵城的城门。
又一日,丁奉到了江陵城下,劝吕蒙、周泰投降。
西陵城投降,江陵就连挣扎的余地也没有了。
彻底绝望的吕蒙和周泰虽然仍旧不愿投降,无奈他们麾下的将士从见到孙权的那一刻起就想投降了。
后来吕蒙以向张?开条件暂时的稳住了他们。
当他们再看到了丁奉的时候,就知道完全没有了希望。
投降是唯一的选择。
诸葛亮进了江陵城,出榜安民,接收仓库,又请孙权写了吴侯令书,发往荆南三郡。
张任攻下了夏口之后,就一直在夏口休整人马。
甚至刘?劝他西进协助诸葛亮攻打江陵他都没有动身。
这扫平江东的三路大军,燕王殿下拿下建业,当然是首功。
自己既然打下了夏口,还是和诸葛亮争夺必然会被攻克的江陵,那也就太不厚道了。
当江陵最后开城投降后,张?一道圣旨,命令三路大军返回京师受封领赏。
张?封孙权为归命侯,留在洛阳居住。
其武将,包括陆逊,全部进大晋军政学堂深造。
其文臣继续接着钟繇等人没有编纂完成的后汉史书继续编纂,也全部在洛阳居住,不得返回江东。
至于赚开建业城的李二、杨小,包括大头等人封为子爵、男爵,返回故里为民。
至此,天下终于重归一统。
三个月后,张?任命诸葛亮为大晋国丞相;
关靖为太常;
张松病故,以田豫为尚书令;
法正为太尉;
黄权为司徒;
蒯越病故,蒯良为司空;
刘巴为司农。
其他各部尚书侍郎,此处就不一一赘叙了。
两汉三国时并没有尚书侍郎的职务,但是在早先张?已然对官制做过变革。
武将系统当然是以赵云为首,封为大将军;
张?为车骑将军;
张任为骠骑将军;
?义为卫将军;
徐晃为征北将军;
廖化为征西将军;
魏延为征东将军;
马岱为镇西将军;
高顺为前将军;
冷苞为左将军;
王威为右将军;
姜维为后将军;
邓艾为征南将军;
文聘为平南将军;
蔡瑁为镇南将军;
郭淮为镇东将军;
庞德为安东将军;
邓贤为安西将军;
王平为辅晋将军;
张翼为镇军将军;
张嶷为安晋将军;
张允为护军将军;
刘?为荡寇将军;
接下来,张?就是命令刘巴在全国推行纸币;
张邦以燕王的身份,前往江东分田。
当然,分田只是第一步,最终还是要走到民屯这一步上来。
江东水患频仍,如果不施行民屯的话,一旦需要兴修水利,那所需的钱财必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张?安排张邦去主持江东的分田,就是要让江东的百姓念他的好,稳定江南的局势。
其后数年,大晋全国通行纸币,江南的民屯也逐渐兴旺,尤其是江南的水利工程,得益于民屯的兴旺,洼地做到汛期不涝,高地旱期不旱,就算遇到了灾荒之时,百姓也不会流离失所,各安生业,天下太平无事。
唯一的一次大灾,也就是辽东发生了严重的地震。
张?立刻命令以张政为首,张邦、张秀为辅,率领一万精兵进入灾区抗震救灾;又派出三万士兵和两千医师,往灾区运粮送医。
后来得知,主震地区还不是辽东,甚至不是高句丽,而是在高句丽以东的茫茫大海之中。
辽东只是受了地震之灾,高句丽的东部和南部还遭遇了滔天的海啸。
到了永平六年,禅让大礼的日程不得不提到朝野关心瞩目之下。
朝中的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的继位之君就是张邦。
为此,张?还特意单独的召见了张邦。
张?靠在软榻之上,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张邦问道:“邦儿,父亲退位之后,你准备如何当这个皇帝啊?”
张邦一听这话,急忙跪下:“父亲身康体健,如何能轻言退位?”
张?微微一笑:“你是真不想父皇退位吗?”
张邦道:“父皇,这皇帝的位置看似尊荣无限,人人都想坐上去,殊不知这皇位是个极为辛劳也极为凶险的位置,坐上去了就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步不敢走错,一句话不敢乱说。稍有不慎,就是千百万人头落地,儿臣自认现在还无力当此重任。”
“如果你真有这样的觉悟,那你这个皇帝就当得好。”张?轻轻的舒展了一下身体,语重心长的道:“其实,为父这段日子里想的就是如何能做到今后的天下能不再发生汉末这样的大乱。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是要保证皇帝不能出错。可是谁又敢保证自己不出错呢?自己都不敢保证自己不出错,又怎么能保证后继之君们不出错呢?所以,为父想了个办法,只是不知道行不行,就准备从你这里开始。”
张邦恭恭敬敬的道:“请父皇降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