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开局火烧刘关张 > 第0543章 超级豪华阵容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在姜维以弱势兵力和罗马军团缠斗的时候,邓艾正在五名匈奴老人的指引下,领着两万名骑兵,六万匹战马,一万只羊——两千只公羊,八千只母羊——在茫茫草原上进行着千里大行军。

    每一名兵士配备三匹战马,一公两母,这是匈奴骑兵提出来的。

    其实就这样,也没有完全达到匈奴骑兵千里行军的装备标准。

    依照匈奴骑兵的本意,应当是每一个骑兵配备四匹到五匹战马。

    一匹公马,其他的都是母马。

    这样的还,无论行军多远,通过公马和母马的交配,就可以保证充足的马奶供应,如果骑兵的骑术精湛,甚至可以日夜不停的行军。

    一万只羊,那就是移动的军粮。

    而且最让邓艾等人想不到的是,三名匈奴牧民,七只牧羊犬,这一万只羊就能紧紧的跟着大军行进,无一掉队。

    这还不是最让邓艾想不到的。

    最让邓艾想不到的是这一次自己率领的骑兵千里大行军的武将阵容可以称得上前所未有的“豪华。”

    关羽、张辽为前锋。

    关羽的三个儿子,关平、关兴和关索只是作为寻常的裨将出征;

    徐晃、高顺、张?、文丑为中军;

    马岱、郭淮、庞德为合后。

    原本邓艾是只准备领着王平、张翼和张嶷进行这一次的千里大行军的。

    可是没有想到,所有的老将,都要求参加这一次的行动。

    他们是一会儿找邓艾谈感情说前途,一会儿又向张?求情。

    最让张?没有想到的是,从来不找自己的关羽都派他的长子关平求见自己。

    关平见了自己之后,关羽又亲自来。

    此时的关羽已经是七十出头的人了,须发白了大半。

    关羽见到张?,将自己的想法都说了出来。关羽道:“大晋皇帝,老朽跟着皇兄东征西讨一生,可是最后却败在了陛下的手里,一世的英明,也都付诸流水了。如果陛下是要征讨江东,老朽不能前往。虽然老朽瞧不起孙权那黄口孺子,但是他终究是我大汉的将军。而此番征讨西域,要斩杀的是对我华夏存了觊觎之心的贼人,作为华夏儿郎,人人都应当上阵杀敌。老朽虽然老矣,但还能舞得动青龙偃月刀,若不能上阵,老……老朽今日就撞死在陛下面前!”关羽说这些话的时候,卧蚕眉竖起,丹凤眼圆瞪,并且摆出了撞柱的架势。

    原本关羽要说的是“老朽死不瞑目”,但是想来自己终究是黄巾贼寇的死敌,自己死了瞑目不能瞑目,和他张?没有关系,只有威胁撞死在他面前,他才会有所忌惮。

    果然,关羽的威胁奏效了。

    张?真的让关羽撞死在了自己面前,那日后这话可就好说不好听了。

    万般无奈之,张?只得答应、当然,张?也给关羽提出了要求,一路之上,必须服从主将邓艾的差遣。

    关羽毫不犹豫的便答应,并许下了承诺。

    张?问道:“关将军,朕最担心的是你不耐长途奔波,如果有个三长两短,这如何说?”

    关羽又写下遗嘱,此番出征如果遭遇不测,由自己的三个儿子收尸,并就地埋葬,不必运回中原。

    既然都答应原来敌人的要求,如果张?再不答应自己人的要求,那就会大失人心了。

    于是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邓艾,率领着一众三国名将的豪华阵容往西出征。

    既然都去了,赵云岂能落后?

    只不过,他没有和邓艾走一路。

    因为这个时候诸葛亮已经发明出来了能够翻山越岭的木牛流马和一次能发射十支羽箭的连弩。

    张?以赵云为主将,张翼、张嶷和王平为副将,率领五千阔剑飞骑、八千铁甲步兵和一万轻骑兵,一万户家庭,总计五万民夫,押送着三万架木牛流马,装载着粮食、连弩和羽箭,平均每个家庭三架,沿着驰道往玉门关而去。

    赵云等一行人出发时,张?以皇帝之尊亲自为其送行。

    洛阳城内外,送行的百姓人山人海。

    就在赵云即将要出发时,陆逊领着吕蒙、周泰、蒋钦、丁奉和凌统拦住去路,要求作为赵云的副将随军出征。

    当着人山人海的百姓,张?不好拒绝陆逊的请求,于是就十分郑重的答应了陆逊等人。

    任命陆逊为参军,吕蒙、周泰、蒋钦、丁奉和凌统为副将,随同赵云出发。

    无论是关羽,还是陆逊等众人,他们都已经看得清楚,黄巾贼寇的江山已经稳定,希望他们发生内乱而垮台,几乎是不可能了。

    他们这些人,都注定是不安于现状的,更是不甘心默默无闻的。

    但是要他们舔着脸去求张?进入大晋国的体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如果说他们一开始还不知道西域战事的话,可是当他们知道了全国粮草的大运输,尤其是江南的粮草被大量北运之后,再稍稍一打听,以陆逊、吕蒙之机警,也就猜到个八九不离十了。

    扪心自问,做为一个君王,麾下的能人异士太多了,着实不是一件好事。

    至于这一万个家庭,那也是先说好了的。

    他们将粮食送到玉门关后,立刻就地分地,然后施行民屯以分得的土地入股民屯。

    除了每个月有饷银,每年还有分红。

    家里原有的土地朝廷支付货币回收(俗称赎买,原本不当赎买,不然没有人愿意离开故土),并每家每户按人口支付补贴。

    并且许诺,到了玉门关之后,百姓每人所分得的土地比原有土地多出五成。

    要永远的筑牢玉门关的防守,仅仅靠军屯是不够的。

    必须要全面的施行民屯。

    可是玉门关的百姓太少了。

    只这一万户家庭,就比玉门关原有的百姓多出六成。

    这一次迁徙一万户百姓还仅仅是一个开始,等将罗马人全部驱赶出了西域之后,大晋的百姓要填补整个西域。

    第一批的一万家庭,五万百姓属于典型的拓荒者。

    但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想要繁盛生息万世不绝,想要立于世界之林,既需要一个高瞻远瞩的首领,更需要有这样的一批拓荒者。

    没有拓荒者的民族,在当今的世界上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前人不种树,后人哪有地方乘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