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祝雄点头,恶狠狠道:“当然要好好问问!这帮黑了心的蛆虫,良心坏了,连祖宗都不要了,居然给鞑子通风报信。他们是恨不得咱们都让鞑子杀光!”
张经也道:“没错,老将军说得对,这一战打得这么难,也跟这些无耻之徒有关系,更何况若是不能彻查,不能将背后一人揪出,铲除干净,日后难保不会重蹈覆辙……大人,咱们能赢一次,可未必能赢每一次啊!”
王岳颔首,对这两位的看法表示赞同,内鬼是一定要揪出来的,其实不用王岳出手,旁边的黄锦已经跃跃欲试了,小胖子憋着一肚子气,就要大显身手。
在黄锦背后,还有朱厚?校?实郾菹乱部隙ㄒ?笊彼姆剑?廖抟晌剩?獯纬?帽囟ㄑ?鞒珊樱??鼍疟撸??腔崂匆淮纬沟椎那逑础
开战之前,王岳也是万分期待,甚至想亲自出手,来一次酣畅淋漓的杀戮,把那些败类都清洗干净……可是当王岳坐在独山堡,思前想后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朱厚照。
或许应州大捷的时候,朱厚照和他的心情应该是一样的吧?
好容易打败了鞑子,斩杀无数,甚至连对方的大汗都可能受伤,丧命,携着天大的战功,皇帝陛下乐颠颠返回朝中,想要分享快乐……可结果呢?
举朝上下,不但不喜,反而一片质疑之声,说什么劳民伤财,说什么谎报战功……总而言之,将应州大捷说的一无是处。
朱厚照不是没有举动……他把自己的老师杨廷和弄到了内阁,重新授予权柄,并且乐颠颠告诉老师,他杀了一个蒙古人。
杨廷和立马跪下恭贺,可很快各种流言四起,把一场大捷说得一无是处。
面对这个结果,朱厚照辍朝十日,以示抗议,但又有什么用呢?
哪怕你贵为天子,没有人帮衬,依旧寸步难行。
诛杀刘瑾的后果是宦官集团虽然听话,但却没有了多大作为。
武将能打,却不懂如何周旋争斗。
至于文官,他们已经在十几年的争斗中,和皇帝彻底离心离德……朱厚照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老师杨廷和身上,结果这位老师狠狠摆了他一道。
怎么办?
朱厚照又能怎么办?
诛杀杨廷和?
他要是这么做了,估计整个文官集团,就要背叛了。更何况后面还有个张太后……怎么说呢,这就有点像朱厚?校???前淹踉郎绷耍?肀叩娜肆⒖叹突崂胄睦氲拢?裁词虑橐沧霾怀桑??鑫墓偌?庞只岢没?撑选?
这么说貌似有点把王岳当成了立皇帝刘瑾,不过事实的效果,左右差不多。
当然了,王岳不会担心朱厚?蟹负?俊??暇顾?橇礁鋈艘丫?笤诹艘黄穑?踉揽刹皇墙鼋隹孔呕实鄣难耸?纷幽敲醇虻ァ
拉拉杂杂,分析了一大堆,不是说王岳功高震主,也不是说朱厚照可怜……尽管他真的很可怜。
现在的问题是要做什么,别以为这一次的胜利很大,功劳泼天,这都是表象,如果不能拿到话语权,不能正确阐释这一次的胜利,后面的事情,就很难说了。
没准就会变成第二个应州大捷,甚至更糟糕,鬼知道一旦史笔掌握在敌人手里,人家会怎么演绎……这年头屁股歪了,颠倒黑白,胡说八道的人,可是不少。
王岳思前想后,他还真的找到了最要紧的事情,那就是宣传!
不惜血本,把这场战斗,传遍天下,让每一个人都知道……当做到了这一步,很多担心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当大家都知道这场胜利,还有人敢扭曲吗?
即便扭曲了,也会有人站出来,反正要比完全交给一群文人来得好。
至于追究背后的黑手,那就更不是问题了,声势造大了,谁敢包庇?谁敢袒护?
更何况王岳还有更大的野心。他想把这次胜利,变成一个共同的记忆,烙印在更多百姓的心里。
这一点实在是太重要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他们根本不懂自己的国家是什么……甚至说大部分的官吏,他们只有家乡认同,亲族认同,同学乡党认同……至于朝廷,随他去吧,反正只要让我继续当官,我的家里不受影响,管谁当皇帝,还不都是一样的。
甚至换个主子,没准结果会更好呢!
王岳不奢望能一蹴而就,毕竟宋代养士三百年,也就养出了一个文天祥,从现在开始做,三年五年,十年八年,能有效果,就已经很不错了。
同样的,付出代价虽然大,可若是成功了,在这个世上,估计就再也没有国家,能威胁到大明了。
王岳反复权衡,良机难得,他决定还是向朱厚?刑岢鼋ㄒ椤???没平酰??约旱那妆市牛?突鼐┏恰
自从接到了黄锦第一份急报,朱厚?芯痛υ诳悍苤?小??懊娌欢嫌泻孟?⒋?础M踉溃??郏?P邸???啡寺沓龌鳎?Я圆烦唷
战果可想而知,
朱厚?猩踔烈丫??绾紊痛陀泄χ?级?⒊盍恕V?案?踉赖木粑唬?故怯械惴笱堋???灰?岚纬珊罹簟??蛘咧辽俑某墒老?杼娴模?詈迷俑?⒏龅な樘??
还有那些有功将士,尤其是那些年轻人,更要大力提拔,他们不但是王岳的心腹,也是自己最忠诚的支持者。
朱厚?猩踔僚趟悖??恍┦勘????〈??吹慕跻挛来蠛航???实郾菹略较朐礁咝耍?苹?嚼丛蕉唷
可就在这时候,黄锦把王岳的建议送来了。
朱厚?谢姑豢赐辏?尘秃诹恕
他真想怒吼一句: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黄锦!他王富贵真的让朕花大力气,宣扬战果,替他擦胭脂抹粉?他怎么说得出口?”
黄锦不爱听了。
“皇爷,这次俘斩近一万五千,的的确确是前所未有的大捷,如何不能宣扬啊?”
“能!当然能!”朱厚?衅?溃骸翱烧饣八?寄芩担?褪撬?醺还蟛荒埽
“那,那奴婢叩请陛下,昭告天下,宣扬大捷,振奋人心!”
说着,黄锦趴在地上,撅起屁股,连连磕头。
朱厚?械牧骋徽笄啵?徽蠛欤?蛑毕胝兆呕平醯钠ü桑?莺堇匆唤牛
你这个该死的奴婢,也让王岳给俘虏了不成?
朕让你去充当朕的眼睛,不是给王岳当传声筒啊!
“他王岳打了这么大的胜仗,已然是名震天下,还要朕给他宣扬,到时候人家只知他王岳,不知朕这个天子,你说,到了那时候,该怎么办?”
朱厚?凶?诹嘶平趺媲埃?妥磐罚??呛堑溃骸霸勖嵌际谴有∫黄鸪ご蟮模?稻涫祷埃?廾话涯忝强闯沙甲樱?烧?蛭?绱耍?薏挪荒芊负?浚?遣皇呛﹄蓿??呛α四忝牵∧愣?穑俊
黄锦仰起头,眼圈泛红,很是感动。
“皇爷,奴婢懂得,可,可富贵哥也懂啊!他说了,这一次这么大的胜利,不是他一个人的,他在战场上,也没有什么作为,不过是静观其变而已。真正打赢这场仗的是无数的将士。在这些将士背后,是大明的子民百姓,是陛下推行变法,在顺天清丈田亩……因为税赋平均,老百姓有了投军报国的动力,才有了今天的大捷。”
“归根到底,这场胜利是皇爷的,是咱大明的。”黄锦鼓着腮帮,拳头攥紧,眼睛有光。哪怕身为一个普通人,提到这一次的胜利,那也是与有荣焉!
“皇爷,历来没有千年王朝,却有千年道统,那些士人结党营私,居心叵测,他们跟皇爷闹,无非就是想争权夺利罢了!先帝正德,已经被他们弄得声名狼藉,或许……或许连命都搭进去了,富贵哥这是为了皇爷谋划啊!”
朱厚?秀と灰痪???瞪悼醋呕平酰?幌氲秸飧雠?揪谷荒芩党稣饷匆环?蟮览怼??氲秸饫铮?旌?忻偷刈ス?踉赖那妆市牛?凶邢赶缚戳似鹄础
一连读了三遍,朱厚?薪ソビ辛嗣魑颍?踉赖挠靡夥堑?皇切?锼?墓?ǎ?炊?堑????压Ψ蚍旁谄胀ń?可希?旁谡馊?甓嗬矗?竺鞣⑸?谋浠?厦妗??柚?庖淮蔚拇蠼荩??腔?岳吹某晒??鲆桓鲎芙帷
官员每三年要有一次考评,身为天子,难道不需要吗?
正德皇兄,突然驾崩,自己从安陆进京,突然成了皇帝,一千多个日夜过去了,这个皇帝到底当得怎么样?
大明朝有没有变化,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总要有个结论吧!
朱厚?性较耄?骄醯猛踉赖慕ㄒ橛械览恚
这么好的建议,明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怎么自己一下子就想歪了……真是不应该,太不应该了!
朱厚?芯尤幌萑肓松钌畹淖栽稹
什么都别说了,就按照王岳的提议,把这篇文章做起来!
朱厚?辛⒖探抵迹??蠼?郎奖ご蠼荩?迅嫣煜拢?⑶腋鞲鲅妹哦家?盘?媸荆?严惭陡嫠咧蜗掳傩铡
朱厚?猩踔粱垢?胤焦傺?铝睿??笱ё右哉庖淮蔚拇笫の?猓?次恼拢??⒂帽??撸?捕ū呓??ā
另外,就是给有功将士厚赏,亲自派遣锦衣卫,去将士的家乡,宣布功劳,给予奖赏……从上到下,全都动起来。
朱厚?心贸隽巳?康牧ζ???茏龅降囊簿驼饷炊啵??且丫?愎涣恕??刑熳哟?罚?渌?牧α烤涂梢愿??恕
王岳最大的助力,就是心学一脉。
王艮、王畿、钱德洪等人,原本都在京城办学,他们最先得到了大胜的消息……这几个人大喜过望。
他们的心学,跟新军其实是同出一源,都是这一次变法的硕果。
没有均田兴学,哪来心学学堂,遍布京师?
至于新军,甚至跟阳明公的整军有关系,如今独山堡大捷,说句不见外的话,那就是自家人打了胜仗。
岂止是好,简直好得嗷嗷叫!
在这个时候,赋诗庆贺,填词做文章,这都是应有之意,更为重要的是,要让更多人知道。
他们立刻前往各处,通知在京会馆,让他们出力,将消息散布出去……几个老头更是呼朋引伴,大肆宣扬。
最为关键,还有身在家乡的阳明公,一定要让他知道这个好消息。
在这几年里,心学势力得到了长足进步,他们不只是局限在东南一隅,力量遍及天下。
更有三教九流,许多势力,加入其中,归附到心学门下。
因此心学动起来,整个大明就动起来了。
远在浙江的阳明公,也仅仅过了六天不到的时间,就得到了独山堡的捷报!
“哈哈哈!”阳明公放声大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他选择南下,归乡讲学,最大的担忧,就是九边,就是自己整军的成果,会不会人走茶凉,一切作废……
现在有了这场大捷,非但不会受到影响,相反,王岳比他走得更远,胜利也更大,实在是太值得庆贺了。
而在庆贺之余,阳明公觉得很有必要,给这些东南的读书人,讲讲九边的重要,讲讲一条长城,代表着什么……很凑巧,在京的时候,王岳就跟他聊过很多,阳明公也有自己的思考。
在短暂准备之后,阳明公宽袍大袖,风度翩翩,宛如神仙中人,登坛讲学……在他的身后,挂着一张大明的地图!
“这一次所讲,和以往不同,不是讲学问之争,而是讲我们的相同之处……我们以耕种纺织为生,几千年来,我们守着脚下的土地,辛勤耕耘,养活自己,传承家业,和我们秉持着一样的生活方式,可以向北延伸,一直延伸到长城!”
阳明公在地图上,用力一划,“过了这一条线,北方就是逐水草而居鞑虏……千百年来,历朝历代,都努力守住这一条线,因为一旦鞑虏突破这里,中原腹地就危在旦夕……中原不保,两淮危矣,两淮若失,江南必亡!两百多年前,蒙古铁骑渡江,南宋灭亡,我们的祖辈沦为四等贱民,史册之上,斑斑血泪,岂能忘怀?”
“我们的命运,生死福祸,都跟几千里外的这一条线,连在了一起……我们不能关上门户,过自己的小日子,我们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