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1984:极品混混痛改前非 > 第195章 灾后重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四天晚上,暴雨渐停。

    天亮之后,洪水渐渐退去。

    村长看着这被暴雨冲刷过的村庄,一片淤泥。

    一踩,陷进去齐膝深。

    村长一时也没了主意。

    自己也有七十多岁了,从来没见过如此大的山洪和暴雨。

    这次,也算是开了眼界了。

    大自然,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坏世界。

    但大自然发起怒来,是不讲道理的。

    但再难的事,总得去做,这一村的人呢,总不能就住在这学校里和徐枫家吧。

    村长召集村委人员商讨下一步的情况。

    老百姓看着自家或被水泡或已倒塌的房屋,有些人禁不住失声痛哭。

    几个老人拄着拐杖站在那儿感叹:

    “家,没了。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土窑,塌了。这以后,哪儿是自己的安身之处呢?”

    村长和村委会人员在做这些老年人的工作:

    “叔,婶,你们放心,政府不会不管咱的,村委也不会不管你们的。

    放心,咱要把咱徐家村建得更好!”

    所有道路都被阻断,外界的信息进不来,村里的信息出不去。

    与镇里联系的唯一的电话线,在暴雨的第三天都已中断。

    这村子,简直是一个孤岛。

    不过,即使外界知道,但各地都是这样,谁又能帮到谁呢?

    老村长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带领村子里的青壮年,开始清淤。

    两天后,村子里的道路基本清理完毕。房子没倒塌的人们可以回家里清理淤泥,扒出粮食,能开灶的开灶。

    家完全坍塌的,则从倒塌的房屋里扒出自己的积蓄或家底。继续在学校居住。

    孩子们还不能停止上课,腾出两间教室,让孩子们都挤在这两间教室里,老师继续上课。

    暴雨过后,天气晴朗,不几天,清理过的地面已干了,房屋没倒塌的人家陆续搬回去。

    徐枫家住的人也逐渐少起来。

    五天之后,道路基本能走了。

    徐枫先去看了“山海荟萃”、“冰壶秋月”和冷库,由于防护措施做得好,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失。

    徐枫迅速组织能上班的人员,先上班营业。

    然后徐枫又查看了县城工地的情况。

    还好,都在可控范围内。

    到省城的道路多处塌方,十天半月恢复不了交通,也就鞭长莫及。

    徐枫又走了二十多里路,穿着胶鞋,淌着泥泞,

    想方设法翻过冲断的道路,回到徐家村。

    当徐枫看到村里的情况,也很痛心。

    镇里边也派人来视察徐家村的情况,并及时上报上级组织。

    镇负责人安排各村进行道路抢修

    把冲毁的道路填补好,打通与外界的联系。

    并恢复了与镇里的电话联系。

    徐枫也在抢修队伍中,没日没夜地干了几天。

    村长去镇里开会,回来的第二天把徐枫叫到村委会。

    “上级要求灾后重建,让各村商讨选址。

    昨天村委会人员商讨了一晚上,决定村子统一规划建设。

    这次重建,中央、省、县、地方财政出资百分之八十,农民自己出百分之二十。

    你们长年盖房子的,咱村的工程那自然是不能推辞的。

    这个灾后重建就交给你了。

    领着村里的人,把房子建好,这是咱的大事,交给外人我不放心。”

    徐枫也觉得这是自己不能推卸的责任,就当场应诺:

    “行,村长叔,为咱自己村做点事,是应该的。”

    村委研究决定,因徐家村离伊洛河太近,离河面较低。为避免以后强降雨的影响,决定在徐枫家后边把山石挖出,整理出平整的土地,建造房屋。

    这无疑是个大工程。将耗费大量的成本。

    徐枫一想,那何不利用自己挖过的铝石地,稍作平整,就可平整出大面积的土地,用来建房。

    村长想想也对。这省去了许多成本。

    一年多了,挖过铝石留下的山地足有几十亩甚至上百亩。

    铝石层是很平整挖过的,所以稍做平整即可。

    村长先让周大哥把开采过的山地先平整出来一部分,先把房屋全部倒塌的作为第一批安置下来。

    然后再一批批建设。

    徐枫这边抽调出建筑队中徐家村的人,进村建房。

    周大哥把土地平整过后。

    又领着陆续回来的采矿队员开始采矿。

    近期,洪水过后,整个豫中一带普遍受灾。

    找徐枫建房的人络绎不绝。各种合同签到手软。

    工期有些排到几年之后。

    灾后省城和县城建筑队都相继开工。

    由于做好了灾前防护,所以徐峰的各个建筑队。受灾并不严重。灾后工程建设立即开始。

    周围的知情者和各员工都在佩服徐枫卓越的领导才能,超乎常人的前瞻性和准确的判断力。

    于是灾后,该拉料的拉料,该开工的开工。省市建筑工程又如火如荼的干了起来。

    也真是活该徐枫发财,洪涝灾害造成省县镇村大部分地方灾情严重,都需要灾后重建。

    较小的工程统统不接,大工程也需要排队。

    徐家村的人,很感激自己村能快速开建,感谢徐枫心系乡村,照顾父老乡亲。

    徐枫知道,山上的煤层延续到山下的农田和村南的十几户庄子下边。

    而这次洪水从山上翻滚而下,田地被冲毁。

    村南也就剩四处庄子损毁较轻,其他都不存在了。

    徐峰和村长商量。

    这次重建上级拨款百分之百十,自已拿出百分之十,让老百姓只拿百分之十。

    但前提是,把山下冲毁的农田和村南一部分土地的开采权交给自己。

    村长开了村民大会,大家非常愿意。

    村南那几户人家也愿意搬迁。

    因为即使下边有东西,自己又没有这个能力开采。也是瞪着眼让宝贝永无见天之日。

    所以还不如让徐峰开采。

    再个徐枫又给村民分担了一半的房屋建筑基金。

    谁还能有啥说的,这是一种天大的恩赐,谁还会不愿意?

    于是徐枫在建房前又签订了一个承包合同。

    把山下田地以及整个村南都签到了自己的合约之内。

    这样,等到山上的铝石开采完毕,山下的烟煤继续开采。

    群众也能住上新房,自己也拿到又开采合同,一举两得。

    岂不快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