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和宋令的郁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维然洋洋得意。
能得到今天赏花宴主角乐安郡主的青睐,苏维然觉得自己整个人仿佛飘在云端一样美妙。
只可惜,有余太傅之孙余云泽和宋令的诗作珠玉在前,苏维然的作品委实一般。
最后,余云泽和宋令分列第一名和第二名。
宋令看着自己面前的十几支花,左看看,右瞧瞧,总觉得不如苏维然手里的那朵好看。
沈慢也看着宋令面前的十几支花,刚才有几个女君给他投花的时候,分明和他眉来眼去来着。
于是,沈慢心气儿不顺,狠狠瞪了宋令一眼。
宋令更郁闷了。
“赛诗嘛,只有郎君们也没什么意思,不若,女君们也来赛一场,如何?”
提议的是一名的粉衣女子,她头戴群花百蝶头面,打扮的异常娇艳。
虽然不知道是哪家的女君,但是,沈慢曾经见过她一次。
在自己回卫国公府的那一天,这个粉衣女子就在沈梦邀请的贵女中间。
周围立马有人附和,一位郎君问:“那女君们是怎么个赛法?”
沈梦故作不经意的理了理鬓发,站起身,神色为难的询问沈慢,“那……女君们赛诗,乐安郡主,也要参加吗?”
不等沈慢回答,粉衣少女便抢着答道:“当然参加啊,乐安郡主可是咱们花涧诗社的前社长。以郡主的才华横溢,不参加岂不可惜?”
沈梦娇声嗔怪她道:“但是,今日是祖母专门为乐安郡主举办的赏花宴。郡主若是参加,看在祖母的面子上,在座各位难免偏颇,如此,倒是两难了。”
“梦姐姐,你平日是最机灵不过的人儿,今日怎么糊涂了?咱们先取一扇屏风放在亭子中间,分开女君们和郎君们。我们女君在这一边作诗,作诗完毕后,先不署名,只拿诗作给大家品评。有了比赛结果之后,再揭晓作者,如此不就成了?”
众人一听,觉得这办法甚好。
沈慢都快被气笑了。
这两个人一唱一和,配合的倒是极有默契,不去唱戏真是可惜了。
萧显宗问:“你这二姐姐生平最大的爱好,难道就是给你下套吗?难为她那个脑袋,转了八道弯,想出这种路数,慢慢,你去是不去?”
沈慢将茶盏放在桌上,扬眉道:“去呀,当然要去。万万不可辜负二姐姐对我一片照拂之心。三哥,我跟你说,想这些招数也怪累的,估计二姐姐这些天晚上连觉都没睡好。”
粉衣少女口中的花涧社,是由开国皇帝周太祖的长公主设立的诗社。
大周开国百年间,“花涧社”就是女子才华的象征。
各大家族的贵公子都以能娶到花涧社的社员为荣。
原本,花涧社的社长是沈慢。
后来,在沈慢失踪的这几年,不知道沈梦用了什么手段,竟然当上了花涧社的社长。
沈慢正考虑如何找个合适的时机,解决花涧社现存的各种问题。
没想到,沈梦主动将机会送到自己眼前。
沈慢缓缓的走到众人中间,“今日大家赏光,前来参加卫国公府的赏花宴,有赛诗这般盛事,我当然要参加。只是,这位粉衣女君有句话说的不对。乐安作为花涧社的社长,是当年皇后娘娘懿旨亲封的,何来前社长之说?只有我这个‘社长’和二姐姐这个‘代社长’罢了。”
沈慢的一番话,不轻不重,说的沈梦的脸青一阵红一阵。
但是,沈梦没有办法。没有宫里的旨意,自己这个“花涧社社长”之位,永远是名不正言不顺。
沈梦只能在心中冷笑,沈慢你这个死丫头,姑且让你占尽风光,一会儿赛诗输的时候才会摔得更疼。
沈梦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为,她在母亲林氏的谋划下,早就做好准备。
她不相信,她母亲花大价钱请举人老爷做的诗,会比一个在乡野待了三年的丫头做的诗差。
萧显宗命人搬来一扇青山远水江南风物屏风,将赛诗的女君和其他人隔开l两边。
粉衣少女是此次赛诗的提议人,众人便推举她出题。
她假装低头思索片刻之后,方才讲出一早准备好的说辞,“就以咱们酒桌上的物品为引,作诗,时间以一炷香为限。”
屏风这边的郎君听闻,略有不满。
“这也太简单了吧?”
“对呀,对呀,桌上物品为引即可,范围太广。若是不固定命题,好歹也要有两个限制方才有赛诗的意思啊。”
粉衣少女听到大家的议论有些发慌。
她说的这些话都是沈梦提前让她准备好的,若是,贸然更改题目,不知道沈梦能不能妥善应付。
粉衣少女求助的看向沈梦。
沈梦反应很快,“我也觉得太简单,是出题人欠妥了。不若,以咱们酒桌上的物品为引,且诗句内必须包含亭中的一种乐器,大家以为如何?”
众人纷纷表示,如此加了一个限制条件,比之前题目的难度有所提升,显然更妥当些。
沈梦长长出了一口气,庆幸自己反应快。
原来,沈梦提前准备好的诗作中原本就有“箜篌”二字,所以她才主动提出加“乐器”的提议。
若是让别人抢先一步提出其他作诗条件,今天沈梦这场戏就算是白演了。
一炷香被侍从插入香炉之中,轻薄的烟雾渺渺而起,赛诗正式开始。
沈慢看着桌子上的玉盘珍馐,美酒佳肴,耳朵里却回响起宋令那天在太子府和她说过的话。
“每一个战士都很勇猛,因为,他们知道,在他们身后的是父母,是妻儿,是自己的家国。只有自己勇敢的冲在前面,将匈奴人赶走,才能守护家园。”
“有的时候,战事吃紧,一口饱饭都来不及吃,就要冲锋杀敌。”
“今年西北已经有过好几次小规模的冲突了,等到秋末,水草不肥了,恐怕匈奴还要有大动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