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农妇致富后只想收租度日 > 第144章 团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年除夕,苏雁一家真正团圆。

    秀娘、卫川、苏雁、苏满、陈锦、灵芝,一家六口整整齐齐围着桌子吃年夜饭。

    四年了,苏雁来到这个世界四年了,如今有了亲爱的家人,她觉得很幸福。

    百溪县全体百姓集资帮助久安县,消息传到大殿城,皇上听说后,深感安慰。

    表彰了百溪百姓,还要给县令大人升官。

    县令大人当场痛哭流涕,当即找来了张师爷和苏雁。

    张师爷:“大人,这是好事,你哭什么?”

    苏雁:“对呀,大人,你是怕到了大殿城后没人帮你?张师爷肯定会跟着你去的,你怕什么?”

    张师爷:“大人对我有恩,我不会忘。”

    县令大人:“我,我不想升官。”

    “……”

    苏雁和张师爷一时无语。

    “此事我无能为力,还需靠张师爷的卓卓文采写封声泪俱下的陈情书。”

    说完,苏雁摆摆手便走了。

    第二年春季,陈锦考上进士,年仅十六岁。殿试后,皇上亲自赐了官,陈锦婉拒,请求回到百溪县,在县里开办百溪书院。这是百齐国史上第一次有人拒了皇上赐的官,大殿之上,无人出声。

    皇上没有发怒,而是让陈锦自己说理由。

    听说当时陈锦临危不惧,慷慨陈词,居然真的说动了皇上,准了他的请求。

    周老板和玉兰在大殿城开了酒楼,两人定居大殿城,经过苏满的医治和调养,同年生了一个儿子。

    同年,卫家的冤洗清,丞相一家贬为庶民,流放西北。

    同年,还有一件喜事,钱思贤和钱红云终于在一起了,在岩山村热热闹闹办了一场婚礼。

    苏雁时常感慨,这一年,都是好事。

    好事都聚在一块了。

    陈锦回百溪县已经半年,学院建在县城东面,迎着太阳的第一缕光。

    苏满来找陈锦的时候,他一身白衣,站在百溪书院门口,望着门匾看。

    回头时,正瞧苏满走来,“二哥,你怎么有空来看我的书院,你的医馆开张了吗?”

    苏满学医归来,在岩山村开了一家医馆,还把神医接过来,住在了岩山上的石头房子里。神医性格独特,喜欢哪里就睡哪里,他独爱半山腰的石头房子。

    苏满笑着说:“来置办药材,过几日便能开张。三弟,书院是不是明年就能收学生了?”

    “过完年,就可以招收学生了。按照学生学习阶段不同,分为吟诵、学贯、涉猎,三大学院。我希望百溪县的少年,想考试做官的,都能有机会。但是最好每个镇都能有一所私塾,让小孩子能先启蒙,长大了可以自己来县里学习。”

    “我听姐夫和长姐前几日在商量,要在岩山村出钱建私塾。长姐来县里就是和县令大人还有张师爷商量此事。”

    “长姐想的总是比我们早。”

    “是呀,没有长姐,我们也不是如今的模样。我自己都想象不到,竟然能成为医者。”

    陈锦看着苏满,忽然问:“二哥,小时候我不懂事,你可曾记恨过我?”

    苏满愣了一下,笑着说:“我记性不好,小时候的事都不记得了。走吧,长姐让我来接你,我们一起回家吃饭。”

    “二哥,小时候,长姐就说过,你是一个老实善良的孩子,怕你太好了,受人欺负,时时为你担忧。可你好的连老天都不愿欺负,谁遇到你都会被你的行为感染。”

    “是好人多,恰巧我遇到的都是好人。”

    “二哥,有些话我一直都想对你说。其实,我最羡慕的人就是二哥,最敬佩的人是长姐。二哥没有经历过尔虞我诈,不会巧言令色,也不看人脸色行事,一心一意悬壶济世,行医救人。即便现在,你也像白纸一样干净,无尘无染。知道我为何喜欢白衣?”

    陈锦接着说:“因为我也想像二哥,一身无尘,顶天立地,独立于世。”

    又道:“而长姐,就像一束光,照亮我的生命,指引我走向光明。”

    苏满依旧笑得灿烂,“三弟,你就是你,你也是我和长姐心中的光,你心中所想,以及坚定的信念,都是因为你自己。”

    “我不会说话,但我也想和你说,你放弃高官回到百溪县开设学院做一个教书先生,造福百溪后辈,真的很了不起。我相信,造福的不止一代人,是世世代代的人。”

    陈锦动容道:“二哥……”

    苏满长得比陈锦高半个头,伸手摸着他的头,“还是更喜欢小时候的你,会撒娇闹脾气,现在倒是和二哥客气,还为难我说出这么肉麻的话。”

    陈锦眼泛光芒,握住他的手,道:“走吧,找长姐一起回家吃饭。”

    苏满呵呵一笑。

    “二哥,长姐是不是在给你找对象,有看中的姑娘吗?”

    “不要提了,我还不想成亲。长姐每天张罗着给我相亲,我烦恼着呢。不然,三弟你替我去?”

    “不行,我还小。”

    “要不,三弟你陪我一起去?”

    “……我还是躲远点。”

    “……”

    兄弟两人一起走到夕阳余光下,说说笑笑。

    走到半路,一辆马车停下,帘子掀开,是苏雁。

    “太阳都快下山了,怎么还走得慢悠悠。”

    苏满和陈锦相互看了一眼,莫名被瞪了一眼,虽然不解,但还是马上乖乖上车。

    陈锦上车前,悄声问赶车的卫川,“姐夫,长姐脾气那么大,是怎么了?”

    卫川却神色愉悦,“刚在衙门吐了,正巧有医者在县令家,便让医者把脉,是喜脉。”

    马车内又传来不悦的声音,“磨叽什么,还不快走!”

    “娘子别动怒,马上回家!”

    苏满和陈锦上车后,相视一笑。

    苏雁这一胎,怀得着实辛苦,不是吐就是没胃口,还头晕无力,别说是下地干活,连走路都两脚发软。生了一天一夜才出来。

    与第一胎截然不同。

    终于诞下一子,苏雁起名,卫不同。

    苏满当下解释:长姐的孩子,自然与众不同,这名字起得好。

    卫川理解为:卫家之子,不同凡响。

    陈锦则有更文雅的说辞:不同即不痛,无痛无病,无灾无难,多福多寿之意。

    以后孩子长大了,问名字的由来,他们就这样说。

    同年,百溪县成了百齐国第二大富硕县,粮食产量仅次于久安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