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娘,这菜都得抓紧晒了。”杨柳一边洗土豆,一边对赵氏说道。
赵氏拿着一个大筐,在园子里摘黄瓜,“今儿把土豆和黄瓜晒完,明儿晒茄子和豆角,趁着太阳好,抓紧干几天。”
杨柳把洗好的土豆下锅煮熟,又开始切黄瓜。
赵氏问道:“那黄瓜那么整真不能烂?我咋心没底呢?”
杨柳笑道:“娘,这我都是问好的,你就放心吧。这黄瓜钱晒好了,冬天炒肉吃可好吃了。”
赵氏嘀咕,“啥炒肉能不好吃,只要不烂就行,晒这么多要是晒坏了可糟蹋了。”
杨柳不理会赵氏的碎碎念,从灶坑里掏出草木灰,切好的黄瓜就和草木灰拌在了一起。
赵氏看的目瞪口呆,自己闺女平时多干净个人,连给孩子喝的水都是烧开的。
怎么这时候,倒不嫌弃这草灰了。
拌好的黄瓜片被杨柳摊在大帘子上,那帘子是用糜子编的。
为了让杨柳晒菜,杨清河现编了十多个大长帘子。
锅里的土豆煮好之后,先剥了皮,又切成了片放到帘子上晾晒。
杨柳凭着前世的记忆,把地里吃不完的菜晒了七七八八。
连姜氏都抽空来帮忙晒,还把自己家的也晒了不少。姜氏如今对杨柳信服的很,赵氏还提出点质疑,姜氏是无条件信任。
杨柳不光晒了菜,还做了一坛子泡菜。
地里的大头菜,豇豆角,辣椒,还有胡萝卜,紫萝卜,芹菜切了整整一盆。
按照记忆中的做法,先煮了一盆清水,八角花椒、白糖和盐也一并放里面煮。
又把坛子清洗干净,里面淋上了一圈的白酒。
晾好的泡菜水倒进去,又把控好水分的菜放进去。
加了一点白酒才封上了口。
记忆中酸酸辣辣的味道已经在脑海里游走,杨柳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忙碌了十几天,晒好的菜都收进了家门,园子里剩下的菜都是留着家里吃的了。
杨柳又开始琢磨一家老小过冬的棉衣和棉被。
不知为何,这古代的冬天让杨柳觉得恐惧,总是想把吃的和用的都搬到家里,才能有些安全感。
这些日子,杨清河被闺女催促的,已经弄了些柴火回来,不过还是远远不够,一直到落雪之前,都要抽空弄柴火。
杨柳也发现自己有些焦虑了,一家子被自己弄得像是要备战一样。
大白菜再有一个月就能腌了,家里还要买几个大缸。
“爹,娘,明儿咱们去镇上买东西吧,我要买几个大缸回来,咱们还要买些棉花和布,冬天得做点暖和的衣裳。”
一家老小如今晚上都在一起吃饭,早上和中午孩子们在顾家吃,当然是杨柳去做。
“我和你爹啥都不缺,你就买你和娃们的就行了。”赵氏连忙说道,就怕杨柳给他们买东西乱花钱。
杨柳无奈地劝道:“娘,咱们现在也不缺钱。冬天穿的暖和些也不生病,家里的被子也该重做了。”
杨清河想起往年赵氏还有孩子们冻的缩手缩脚的样子,大声说道:“买,缺啥就买。闺女说的对,不生病比啥都强。”
四个孩子跃跃欲试地看着几个大人,想法不言而喻。
杨柳笑着说道:“你们明儿还得上学,你们说说都想要啥,我给你们买回来。”
桃桃先说:“娘,我想吃花生糖。”
池鱼懂事地说道:“我不要啥,娘给弟弟妹妹买吧。”
杨林撇了撇嘴,“我们也不是小娃子,要这要那的,不过是想去看看。”
杨柳笑道:“你们几个好好读书,往后还怕没机会出去?要是不好好读书,那估计最远也就是到镇上逛逛了。”
赵氏看着几个孩子就乐得合不拢嘴,家里说兴旺就兴旺起来了。
如今钱也不缺,孩子们还知道读书习武。
就是过的越好,她越发愁。
自家闺女这么能干,怎么就摊上了这事。
要是张大有还活着,一大家子该多好。
看着杨柳没心没肺的笑容,赵氏想说的话又咽了回去。
杨柳满心欢喜要带爹娘去逛街,晚上一直在琢磨买点什么,睡梦中都带着丝丝笑意。
次日,略带些寒气的清晨,院子门一打开,鸡鸭涌了出去。
杨清河牵着牛已经回来了,杨柳赶着鸭子往河边去。
“爹,咱们吃完早饭就去。”
“嗳,知道了,先把家里的事料理好。”
吃过早饭,桃桃被哥哥们带到了顾家,小丫头可怜兮兮地抱住杨柳的腿,“娘,你早点回来。”
“等你下课,娘就回来了,你在顾叔那听话。”
看着孩子们进了顾家,杨柳也带着杨清河和赵氏往镇上走去。
道路两边的杨树已经泛黄,隐隐透着有些萧瑟。
路边的水田地里,已经接近成熟的稻穗,又让人心生欢喜。
杨清河和赵氏一路对着田地指指点点,脸上都是丰收的喜悦。
“爹,今年交税都交苞米吧,大米咱们留着自家吃。”
对黑莽原的百姓来说,粮食很多时候就是过路的钱财,只能看,不能吃。
大部分都用来交税了,很多人家甚至一点大米都不留,常年的吃玉米面。
杨清河爽快地说道:“好,大米留着,娃们也都愿意吃大米饭。
等打完稻子,再给顾先生送去二百斤大米,他带着孩子不容易。”
杨柳也点点头,“娘,今儿咱们多买些布料,娘帮顾先生和顾衡也做身棉衣。”
赵氏也爽快地应了。
乡下人虽然日子穷苦,可大部分人都知恩图报。赵氏心里也感激顾廷之教孩子们读书,所以丝毫不觉得这事有啥不对。
这次一家三口是纯纯的逛街消费来了。
杨柳带了不少银子,打算今儿过一过逛街的瘾。
先去买了五只大缸,店家答应等她们买完东西一起帮忙用牛车送回去。
几人到镇上的时候,街道上已经热闹非凡。
挑着担子的小商贩,带着孩子的小媳妇,还有带着农家菜贩卖的老大爷。
一家三口在人群中穿梭,虽身处喧嚣,心又格外宁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