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被选中去长生 > 第48章 山中奇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先是掰开其中一个,看起肉质白皙,汁水清莹,不像有毒之物,便开始大块朵颐起来。

    说来也奇怪,吃了之后肚子也不觉得饿了,一个能顶两三天。就这样靠着这两个何首乌在第七天的傍晚才在循着山中小涧在下游处才找到了一个少数民族的村寨聚集之地。

    自从吃了那两个何首乌之后,李庆远发现自己身体发生了一些变化,自己的身体变得比以前健壮了,而且胃口也好了很多,人开始变得耳聪目明起来,身体的代谢恢复能力也有所增强,一些小外伤小感冒,基本不出2日便可自愈。

    李庆远这才开始意识到那两株何首乌的不凡之处。为了再次验证自己的判断,李庆远之后多次进入云桂深山找寻这种何首乌,无奈都是无功而返。

    然而李庆远并不气馁,他逐渐扩大了自己寻药的范围。他以一开始的云桂之地的五岭山脉为中心向南跑到了安南、暹罗的丛山峻岭之中,无果之后又先后向西去到了“万山之祖”山脉和“秦之岭”山脉,向东一直到了东北的大兴安之岭地区,向北则是去到了位于川鄂一带的神农大巴山脉和川黔之间的横断山脉。

    可以说李庆远几乎跑遍了整个华夏大陆的大好河山。这一找便是将近100年。这百年期间李庆远开始相信自己所要找寻的东西的存在,于是在游医寻药的之余也开始入道修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

    1807年,也就是在李庆远130岁之际的某一天,他孤身一人来到横断山脉位于川府的卧眉山上。李庆远作为道友,同为方外之人,先后拜会了报国寺和万年寺的主持方丈,然后并进入了卧眉山深处采集草药。

    在进入到卧眉山深处的第三天,李庆远在一处山坡上采药时不小心被一条毒蛇咬中,虽然他的机体已经异于常人,但是还没达到百毒不侵的地步。

    剧烈的毒性让李庆远命悬一线,昏死过去。

    不知过去了多久,浑浑噩噩间李庆远睁开眼睛看到正躺在一处山洞之中,而之前被蛇咬到的脚上伤口之上敷着一片圆形的如果翡翠一般的翠绿叶片。

    脚虽然还肿着,但是命似乎是保住了。过不多久,一个身着道袍,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道士走到了李庆远身边。

    他又拿了一些翠绿树叶交给李庆远让他塞入嘴里嚼烂之后再将药渣敷到伤口之上。随后又将自己见到他被蛇所伤和搬到洞中救治的过程简略说了一遍。李庆远万分感念。

    他只感觉这叶片捣烂敷了之后,不但解了毒,还让血脉更加通透,机体代谢变慢了。无药不识的李庆远也对此药深感惊奇。

    惊奇之余,李庆远又疑惑在这佛教圣地为什么会出现除了他之外第二个道友。细问之下才得知,原来这卧眉山自古就是道家“三十六洞天福地”之一,当初这里到处可见道家观宇。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如今却变成了佛家圣地。

    这位道家大能看出李庆远年过二甲子,却也体健身轻,定也绝非凡夫俗子,加上同为道友,有心提点一下。于是便将教了李庆远一套入门的练气心法和一套技击的身形功法。

    由于没有当时只是出于点拨,并未授予帛书典籍,李庆远在洞中跟着道友大能修习了7日,之后大能便悄然遁去,不复再见。

    这套身形功法和这套练气心法也成了李庆远余生用于修生养性,延年益寿的妙诀。

    1820年,李庆远来到川府开县,由于他会武功,而且医术高明,又懂的很多中药知识,所以他便以行医卖药为生,擅长眼科和骨伤科。

    他雇佣了一个十四岁的小伙子为其挑药担,从此开始走村串乡,游医四方。遇到穷人家的病人,他分文不取,不光免费诊病还免费施以汤药。当遇到富户人家,就会收取高额的诊疗费用用以补贴日用开支。

    而当年的这个小伙子在跟着李庆远在日复一日游医四方中,也会跟着李老道学到了一些中医中药的粗浅知识。而且也会时常跟着李庆远一起打坐修行,练习身法。

    而李道长后来也看小伙子敦厚老实,任劳任怨,而且也对修行感兴趣,所以也乐意将一身身形功法传授给他。

    只可惜这个小伙子属于半路入道,没有修炼功底,虽然对于身形功法掌握了大概,对于练气功法却一知半解,不得要领。

    悟道之后的李庆远,他一边修行一边行医,但毕竟还是生活在这俗世之中,当看到清政府的腐败,贪官的压榨迫害,百姓民不聊生,他毅然决然的参加了太平天国起义。

    虽然当时已经170几岁,但是看上去和60几岁的人一样,精神矍铄,起义军并没有拒绝他的加入。

    李庆远一路跟随石达开南征北战,直到1863年,翼王石达开率军强渡大渡河兵败,清军夜袭大树堡,全军溃散。

    李庆远受伤所幸被一个姓吕的侠士所救,养伤期间李老道为报答救命之恩,就将身形功法和练气功法传授给了这位姓吕的侠士。

    李庆远痊愈之后乔装潜逃回川府开县陈家场。李庆远先借住于陈家乡石龙村,后移往开县,并娶妻李氏,定居于此。

    1920年,晚年的李庆远家的有一个刘姓邻居,他家生了一个小娃娃,感念李老神仙的大名,所以让李老神仙为其取名。

    李老道看到一个呱呱坠地、哇哇啼哭的新生命,有感而发,取名叫刘百龄,希望这个小娃子可以长命百岁,毕竟那个年代,人生七十古来稀。

    这个名叫刘百龄的小娃娃也对李老道格外亲近,时常有空就跑去他家找他玩。也会出于好奇学着李老道的修练身形摆弄身姿,打坐发呆。

    只可惜李庆远于1933年病逝,李老道也虽有心点拨,无奈那时的刘百龄年纪尚小,心性不定,加上受感知所限,学到的也不甚全面。

    而晚年一起来陪伴李老道的还有一个小伙子叫胡华英,也就是越州中医药大学国医馆客座教授,全国名老中医胡华英老先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