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 第四十五章 改革太医署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医署就在皇宫里面,是一座规模不小的宅院。

    李寿第一次全面了解这里,分设医、针、按摩等部门,连咒禁和巫医等学科都有。

    其中医又分体疗、疮肿、少小等。每一科都有负责人,负责的人称为博士。

    有些不可思议,博士之下还有助教、师、工等编制。

    还要考试,考上可升,孝不上则降或是退。

    主学《脉诀》、《本草》、《明堂》、《素问》等书籍。这些书,李寿早就读过。

    一共有医者一百五十二人,全站在李寿面前。多数人都比较激动,少数人,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他。

    一番了解完,李寿开始改革:

    “从现在开始,太医署分为五大科室: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杂科。内科分为五脏科、呼吸科和神经科。外科分骨科、经脉科、手术科和皮肤科……”

    所有太医都听傻了,他们已得到通知,李寿有权对他们进行改革。太医令程韦庸问:

    “分这么多,这点人怕是不够。有些科大家不懂,比如手术科是什么?”

    要是条件允许,李寿还准备将放射科这些搞出来:

    “缝合之术,我想大家都知道。华佗他老人家给关二爷刮骨疗伤,疗完还要将伤口缝合好,那就是手术。”

    几个心志不够的人惊呼出声,更多的人是兴奋。太医丞田令伦说:

    “对一般皮肉的缝合,我太医署有些人会。但要是伤口太大,就没办法了。可惜华佗的麻沸散失传,就算我们可以缝合,病人也受不了痛。”

    李寿并不是想来这里忽悠,他真会教给大家一部分医术,其中就有手术这一项。

    “麻沸散而已,我做的比这更高级。至于大伤口?我会教大家如何缝合。这些大家不用担心,一共十八个科,一个科室十几人,共招三百人就可以了。”

    一番话,将所有人的兴奋提起来。李寿的大招还未完,放了一个又一个: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很多,除招人分科学习,还要再招一些人,建药坊。就以我太医署之名,将不同的药方,制作成药丸,卖到全国各地。得到的利润,上交一半给朝廷,我们自己留一半分红。”

    许多人兴奋得脸色发紫,这些人虽是太医,可能比普通大夫更穷。

    他们不能接私活,只能吃那点工资。

    李寿的药铺他们知道,那生意?有些人都准备下岗创业了。

    程韦庸含着眼泪说:“殿下,这样做,朝廷怕是不允许。”

    “不用理会朝廷,朝廷那边我会想办法。”李寿说:

    “再说,他们已答应,允许我改革,任何人都不能插手。”

    ……

    李寿也没想到,第三天,唐奉义就将弹劾他的奏折送到。

    和高甑生说的差不多,真有一户叫宋定康的人家,因为唯一的女儿被带来京城,想不开自杀。

    还好现在李世民已知道,李寿的待遇,只说让派去的人仔细查证。

    李寿加大了对高甑生的探查,包括与他关系好的人。

    朝殿上,又多了一个皇子、蒋王李恽。现在的李恽,只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

    六个皇子,在宝座下站成一排,李寿十分感慨。

    难怪大家都对上面的位置心动,能受得了这诱惑的人怕是不多。

    李寿的感慨还未完全消散,一个壮年文官将大家带向高潮:

    “皇上,臣弹劾太医署。他们正在大肆招人,还在城中租房,准备制作药丸售卖。他们已在长明街租了一座商楼卖药,现在卖的药有几种,其中就有风寒丸和风热丸。”

    提到钱谁都积极,众太医就像打了鸡血。根本没问朝廷,就开始执行李寿的命令。

    连夜制药、租房制卖药。声势太大,被人知道很正常。

    朝堂上热闹了,李世民问:

    “天赐,裴大人说的可当真?”

    “当真。”李寿两个字说完,没了下文。魏征又来了。

    “太医署代表朝廷,朝廷怎能做生意?与民争利,让天下人如何看待朝廷?此事万不可取。”

    “魏相说得是,”一个老头站出来:

    “生意人,为利是图,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下等人。我大唐有规定,官员不得与生意人同桌,生意人不得考取功名。那些太医竟敢败坏朝廷声誉,应当严惩。”

    李寿很鄙视这些官员,大半的官员,都是大家族的人。

    几乎所有的大家族,都在做生意。

    “他们卖的是药,百姓买药是为治病。你们的意思,为朝廷的声誉,连百姓的病都不顾了?”

    弹劾他们的裴大人有准备:

    “要是为百姓着想,为什么卖的价格,和太平药铺完全一样。难道太平药铺的药,也没赚银子?”

    “不赚银子,太医署如何运转?大家可能还不知道我对太医署的改革,我来说一下。”

    李寿的胆子不小,都几天了,他半句话都没向李世民汇报:

    “有三方面:一是细分医科,列出十八个医科,包含男女老少、五脏六腑的病,都有专业的太医负责。二是生意,以生意支撑起太医署,以后的太医署,不再向朝廷要一分银子和药材,并且还会上交一半的利润给朝廷。这样做,大有利于太医署的发展。”

    大家都被李寿的大手笔惊呆,前几天还想接手太医署的李泰,彻底死心。

    “三,为了天下百姓的健康,太医署决定,在天下各州县,成立太医所。招医术高、有经验的大夫问诊,并且会对他们定期培训。所有的药,都由太医署统一定价。我们的承诺:让百姓用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

    大殿完全冷清,全被李寿的蓝图给定身。才回来的房玄龄激动说:

    “皇上,这样做,对天下百姓的好处无法估量。俗话说,黄金有价药无价。百姓中能治得起病的人不多,要是在每个州县,成立一个由朝廷建的药铺,能得到治疗的人将会大增。”

    魏征等几个大臣,纷纷大赞。就算他们不说,李世民也知道其中的好处。

    李寿的蓝图,已超越了为民争利的界限。有私心的人,也不敢站出来反对,反对也没用。

    “这些事,就由天赐全权负责,朝廷协助。以后再有任何改革,必须向朕奏报。”

    ……

    李世民有任何事情,都不会瞒长孙皇后。反而长孙皇后,有些事不方便给他说。

    立政殿,李世民扫了一圈问:

    “兕子她们去哪里了?这些天怎么很少看到她们?”

    长孙皇后已恢复正常,精气神不比李世民差多少。

    “她们去寿儿的药铺了,在宫里闷,去那里可以帮帮忙。”

    说到李寿,李世民很精神,将今天早朝的事说出。长孙皇后说:

    “寿儿的处政之能,不在他的医术之下。陛下为何不大用?只用他的医术?”

    可惜李寿此时没在这里,李世民说:

    “我知道,天赐有些小心思。我怕他太强势,将高明几弟兄压住,做出伤害亲人之事来。”

    连长孙皇后都看出来,李世明只用李寿的医术,李寿自己还没看出。

    “寿儿不是那样的人,不说他治我们这些事。他让太医署做生意,势必会影响到他的生意,但他并未有私心。他药铺生意那么好,不但包了我们的药,还给质儿她们两成的股……”

    长孙皇后将药铺股的事说出,李世民陷入长时间考虑:

    “万一他以后立的功劳太多,有谋嫡之心怎么办?”

    长孙皇后长叹一声:“乾儿的心胸,远不如寿儿。政事这些,更不能与之相比。要是寿儿真有谋嫡的想法,将那位置给他就是。我只要乾儿他们能平安,不求其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