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 第五十一章 任职尚书令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世民终于震惊,看怪物似的看着李寿。李恪恍然大悟:

    “五弟说得太好了,多赚那些大户的银子,可用于补贴平民,这算是劫富济贫。只是免除百姓赋税?怕是不容易吧?”

    在后世,百姓就不用再交皇粮。现在的人想不到这些,李寿说:

    “大唐每年的赋税,一共有多少?”

    这些基本知识,李寿都不知道。李世民没开口的机会,李泰急于表面:

    “四千几百万,去年我们的赋税是四千二百三十五万多两银。”

    李泰回答也就罢了,不忘踩一脚:

    “五弟,你现在也听政,这些东西必须要知道。”

    李寿白了李泰一眼,有些替大唐可怜。

    他看过一篇报道,宋仁宗时期,宋朝的赋税达到一亿五千多万两,还没人家零头多。

    “我们就打算农税有三千万两,平民的农税就算一半。要是国家做生意,免除那一千五百万两不难吧?”

    李世民一心想做千古明君,被李寿的话深深吸引:

    “天赐说详细些,任何方法皆可说。”

    有些事,李寿已考虑过:

    “商兴国才富,必须兴商。无论是海商还是陆商,都要大力支持,为他们创造良好条件。比如修路,至少要将去各县的官道修好。将打仗抓的那些奴隶,分配到各地修路。可以让他们更方便到各地,不用什么都要路引证明。”

    李世民点点头,这些不难,李寿接着说:

    “提升他们的地位,不要再分什么士农工商。所有人都可以科举,只要有本事,都可封侯拜相。分等级,反而害了百姓,富了有钱有地位之人。许多官员大户,同样在经商。只不过他们在悄悄搞。反之普通百姓怕害下一代,不敢去经商。这就导致穷的更穷,富的更富。”

    大家再次被李寿的话震憾到,几个皇子不敢掺言了,这些他们深有体会。

    李世民深深吸了口气:“这些事,得慢慢来。过急会遭到许多人反对,功亏一篑。”

    ……

    第二天早朝,李世民问众臣:

    “大家以为,天赐的行政之能如何?”

    没人知道李世民发什么疯,魏征站出来:

    “越王行政之能,比我等强。所提之法,新奇、有效,为世之罕见。”

    房玄龄也站出来:“越王之能,胜臣多矣。”

    李世民满意点头,宣布一件事:

    “封越王李寿为尚书令,参预处理政事。”

    李寿不太清楚尚书令是什么官,见所有人都呆住,有些惊讶。

    他现在亲王是正一品,开府仪同三司是从一品。就算封相,大家也不应该这样。

    还在想,一个叫于志宁的中年文官站出来:

    “皇上,越王现在是开府仪同三司,本就可以参预处理政事,何必再让他任二品的尚书令?”

    “原来才二品,我还以为是特一品呢?”李寿一听才二品,失了兴趣。

    李承乾面色发紫,接下于志宁的话:

    “父皇,于大人说得是。五弟一品、从一品的官职都有了,何必再让他任个二品的官?”

    李世民瞪了李承乾一眼:

    “大家也认可天赐行政的能力。任尚书令,更能便于处理事务。”

    大家的反应,李寿很不服。下朝后,问和他关系好的唐俭。唐俭轻声说:

    “皇上以前为秦王时,任职尚书令。其后,一直未有人任过此职。”

    ……

    过年许多人放假,太医署全都没假,这是大家的要求。

    全在跑改革的事,一些人负责制药。

    更多的人到各地,配合当地官府选拔大夫,建立太医所。

    下朝后,李寿将在京城的人召集起来,召开新年第一次会议。

    要做的事不少,还好有朝廷配合。不然只凭太医署,跑断腿都难改革成功。

    程韦庸说:“听说太原有几家的制药坊,也准备在京城开商楼。”

    李寿忙的事不少,这事他还不知道:

    “太原也做起制药丸的作坊了?”

    “不只是太原,还有汾州和洛阳都有。”程韦庸皱了皱眉头:

    “太原最多,有好几家。定是上次殿下教他们制作瘟疫的药丸,他们学到的。”

    “好在我们的生意不错,”一个叫贾平章的中年太医说:

    “殿下,我们京城两个商楼的药,全卖光了。”

    李寿没听懂:“这是好事,我药铺的药,也是才出来,就被人抢购一空。”

    现在平安药铺,已不要李寿派人去当店员。众公主各抽一人,在那里帮忙。

    听柳风铃说,他们的药比年前更抢手,一点没受太医药铺影响。

    贾平章负责卖药,比柳风铃知道的更多:

    “那些药,大半被各国使臣买到。他们还找过下官,订购大量药丸。下官琢磨,趁这机会,要不要将我们为各地准备的,卖些给他们?”

    “被那些使臣买了?”

    李寿没想到,那些人打完酒精的主意,还没结果,又开始打药丸的主意?

    “那些准备的药丸暂时不能动,等会我去看看。”

    ……

    李明玉虽只有三岁,也入了股。将服侍她的两个贴身宫女,抽了个年纪最大的去平安药铺做事。

    年还未过完,众公主一有时间,就打着为李寿药铺帮忙的旗号,跑到药铺来。

    在柜台内,看着源源不断来买药的人,十分过瘾。

    “你刚才来买过,不准备再买了。”李明真眼尖,认出一个刚才买过药的年青人。

    为了让更多人买到药,平安药铺现在还在限人限量买药。

    年青人一脸伤心:“刚才是为我老母买的,现在我老父也病了。你们行行好,让我买点药回去救父吧?”

    李明达很有同情心:“怪可怜的,就再卖些药给他吧!”

    年青人如愿而归,李寿从外面进来。柳风铃有些惊讶:

    “你今天怎么有空来?”

    李寿扫了眼拥挤的买药人:“你们发现没有,来买药的人,多数是穿着破烂的贫民。”

    “五哥说得不错,”李寿一说,李丽质也发现问题:

    “怪事,以前来买药的人,多数是穿着不错的人,现在怎么变了?连不少小孩都来买药。”

    李寿还未开口,又一个年青人跑过来:

    “你们可怜可怜我,让我再买一次药。刚才我买药回去,发现三叔也病了。”

    李寿暂时没有回应,问众女:“像这样一天买多次的人多不多?”

    众女齐点头,李明达嘴快:

    “好奇怪,许多人来买过药后,家里都有人得病。莫不是瘟疫吧?”

    李明达说完,被几个公主瞪眼。

    李寿猜到一些,将给三叔买药的年青人招进后院。

    “你可知我们是谁?”

    年青人摇摇头,李寿说:

    “我是越王,这些都是公主。你要是敢骗我们,知道有什么后果?”

    年青人被吓懵,双腿一软跪下:

    “小人陈六,拜见越王、众公主,小人不敢骗你们。”

    “不敢骗就好,说,是谁让你来买药的?给了你什么好处?”

    这么多的王爷公主,陈六哪敢说半句假?

    “买药的那人小人也不知道是谁,看穿着,好像非我大唐人。他在一座茶楼等,让我们来买药,每次给三十个铜子的好处费,买两回的药就是六十。”

    众人对望一眼,高阳一巴掌拍在桌上:

    “好啊!竟敢在我们眼皮下使坏。走,我们去会会此人。”

    为了将功折罪,陈六又爆料:

    “不止他,小人知道就有十几处。在太医药铺那边也有,他们因为不限量,没有这边开的价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