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 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实的杨政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袁天纲重重吸了口气,看着地上的九枚铜钱。

    “卦象有一星、三星、五星、七星和九星之说。九星连珠为最,如果卜人,说明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功,侵日月玄机之妙。其影响,远胜过开国立朝。”

    李世民惊呆,袁天纲恍然道:

    “难怪他能为皇后娘娘改命,原本娘娘的阳寿,去年就已尽。”

    李世民大喜,以前没人敢在他面前,说长孙皇后的阳寿已尽。

    “他、他是不是我的儿子?”

    这才是最重要的,袁天纲没敢太过教训李世民:

    “他当然是皇上之子,也只有皇上,才有这么逆天之子。皇上再这样多疑,非江山社稷之福。此间事了,臣告辞。”

    袁天纲还有许多话没说,也不敢说。在他心里,重复着几句话:

    “难怪他懂得那么多,千多年后的人,怎么会出现在这个时期?唉!这次泄的天机太大,从此以后,不能再给人占卜了。”

    ……

    “寿儿是我们的孩子?”长孙皇后第一个知道,激动得热泪盈眶:

    “我就说过,寿儿一定是我们的孩子。陛下,以后不能再听信那些谣言。”

    李世民同样激动,袁天纲都证实李寿是他的儿子,他基本不再怀疑。

    “袁道长还说,天赐有夺天地造化之功,侵日月玄机之妙。他已更改你的命数,以后你会长命百岁。”

    谁都想长命百岁,这些话长孙皇后也喜欢听。

    “陛下,我们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天赐吧,不能让他一直担心下去。”

    李世民点点头:“我这就将他召来。”

    “不用召他来,”长孙皇后说:

    “我们好久没去他府上了,去那里看看。”

    ……

    李寿又去找众官,商量一会政事才回家,一群女人正在大厅,接待一个年青人。

    这个年青人身体有点单薄,看上去有点害羞,眼睛也不敢朝这些女人身上瞟。

    见李寿到来,赶忙起身见礼:

    “下官杨政道拜见越王殿下。”

    李寿想了一会才想到,杨政道是隋炀帝杨广之孙,还被突厥推为皇帝。

    后来被唐军所俘,李世民非但没关他,还封了他的官。

    “杨大人不用多礼,你来是?”

    李明达将李寿拉出大厅:“是我们叫他来的,他在洛阳有不少店铺。我们想从他手里租两间来开酒楼。刚要说到正事,五哥就来了。”

    李寿有些无语,这帮公主在他的维护下,快变成后世少女了。

    李寿回到大厅,和杨政道闲聊几句。

    现在萧太后过得不错,仍在洛阳。天天和洛阳的熟人在一起聊天,精神远胜从前。杨政道说:

    “皇奶奶常去洛阳宫,她很想进去看看。那里面也没什么看的,怕她睹物伤景,我们没请奏皇上。”

    “去看看更好,不看才伤心。”李明真说:

    “要不我们给母后说,让她去给父皇说说,父皇一定答应。”

    杨政道大喜,他有自知之明。肯还他皇奶奶自由,已是非常难得了,哪敢得寸进尺。

    “多谢巴陵公主。”

    出去一圈的柳风铃,又将李寿拉出去,递给李寿一把宝剑:

    “这是杨大人带来的礼物。”

    宝剑有些不合理,剑柄比较普通,银灰色,中间缠着黄色的丝线。

    只是剑鞘就有超三尺长,三指多宽。非常不凡,镶有三颗大宝石,还有不少小宝石点缀,红底黄边。

    李寿抽出剑,真见到一道寒光从剑身射出,还伴有一阵清脆的金属摩擦声。

    在剑的底部,刻着两个古朴篆字

    “纯钧。”

    “好剑,”李寿虽不懂这些东西,也知道这剑不错。

    柳风铃知道他没这方面的文化:

    “独孤将军他们说,这是春秋时的名剑,铸剑大师欧冶子所铸。和鱼肠、巨阙等古剑齐名,非常名贵。”

    李寿呆住,纯钧他虽没听过,鱼肠剑他知道。放在后世,足以卖得一些亿万富翁倾家荡产。

    还在发呆,高阳从里面跑出来,兴奋说:

    “他能挤出一间商楼给我们,还不要租金。六姐说,租金还是要给他。但要让他保证,以后不得涨价。”

    李寿刚才还有点点想法,现在已没贪大便宜的想法了。进入大厅,将剑递给杨政道:

    “这剑我们不能要,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

    杨政道站起来:“殿下不可,殿下为我们做的事不少,还将大姑也劝回皇奶奶身边。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忙,这是我们的心意。”

    对方是个老实人,李寿没好意思要人家的东西,将宝剑强行还给杨政道。

    杨政道满心佩服,说出一事:

    “当年天下大乱,我们不得已,携传国玉玺等物遁入漠北突厥。后来带回来不少,还有一些东西被留在那里。其中有些医书,皇奶奶对医术颇为精通,她对我说过。那些医书中,有一本叫黄帝外经的医书,没能带回来,最为可惜。”

    杨政道不过投其所好讲故事,李寿听呆。

    黄帝内经李寿能默写出来,黄帝外经只是个传说。

    最后流传的黄帝外经,是明朝陈士铎所写。

    那本医书,是李寿和许多医者,最想得到的。对于李寿来说,远胜过任何名剑。

    “萧太后既然懂医,她应该能记得里面的内容吧?”

    杨政道摇摇头:“听皇奶奶说,那本书太过深奥,她不大懂。当时也没时间去学,无法默写出来。”

    李寿急了:“漠北突厥?你们可知道此书现在在何人手里?”

    见李寿如此急,杨政道认真想了想:

    “当时有个叫桑木尼的游牧大夫,帮了我们不少忙。皇奶奶将此书借与他,后来大唐军队去,我们和他断了联系。”

    李寿耐着性子问了一会,可惜杨政道只知道这些。

    还是有一些收获,萧太后那里的医书不少,到时候李寿可以去借来抄录。

    ……

    杨政道离开,大群人围了三桌,在大厅吃得正香,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突然闯入大厅。

    “拜见父皇,母后。”

    李寿不觉得,众女搞慌了神。年纪最小的李明玉,嘴里还塞了一只鸡腿。

    “就知道你们没有学习,”这些公主打着学习的幌子来。

    李世民念了句,和长孙皇后坐在李寿那桌。

    “都坐下吧,接着吃。”

    柳风铃不好意思,对柳圆圆说:

    “快去重新给父皇他们弄一桌来。”

    “不用了,”长孙皇后将柳圆圆叫住:

    “是我们自己来晚,菜也不少,就这样吃吧!”

    大家高兴了,将心放在实处。两杯酒下肚,李世民终于没能忍住:

    “天赐以后不用多想,以前那些都是谣言。那方成天只有半桶水,有些事情没算到。李淳风说得不错,相由心生,命也由心生。他们还算到你母后,去年就寿终正寝。现在如何?比以前活得更好。”

    李世民没头没脑说一通,李寿没接话,一桌的李丽质非常高兴:

    “父皇说得是,以前那些本就是谣言,有人故意中伤五哥。方成天只怕也是有人派来的,好好查查他们。”

    一些公主也开始怀疑李承乾,现在让她们站队,没一个不选李寿。

    李明月想得更多:“要堵住那些人的嘴,最好将他们都崇拜的袁天纲找到,让他亲自说。”

    “可惜那臭道士不知去了哪里,”高阳接道:

    “找到他,先打他一顿,再将他押到朝殿,将此事说清楚。”

    长孙皇后听不得她这些女儿的狠话:

    “袁道长已去过宫里,他将事情都说了。寿儿清清白白,所有流传的话,都是谣言。袁道长说寿儿的命数,已被他的师父更改,所以方成天他们才未算到。”

    李寿再一次恍然大悟,他现在才猜到,刚才一直和他吹牛的老头,就是大名鼎鼎的袁天纲。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