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 第一百八十五章 商人大罢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世民终于想通,赵家能放下武器,的确功不可磨。

    李寿趁机提出一个要求:

    “赵家那座铁矿,能不能由我们自己开采。那边正在发展,需要铁的地方不少,这样也可以减轻朝廷的负担。”

    铁是冷兵器时代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比盐管理更严。

    就算李寿想用,也得向朝廷申请,登记造册,十分麻烦,

    李世民还未开口,李泰正色道:

    “五弟,要是其它东西还罢,铁万万不可私自经营。非是大家不相信你,开了这个口子,对江山社稷不利。”

    “魏王殿下说得是,”魏征赞了眼李泰:

    “还有一点,我大唐的铁矿很少,百姓间用的铁料也不多,何况还要用在军事上?”

    李寿知道魏征没说错,虽没禁止百姓用铁,民间的铁料的确有些紧缺。

    “我知道一地有铁矿,若开采,够我大唐用了。”

    李孝恭有些不敢相信:“你说那一个铁矿就够我大唐用?能用几年?”

    李寿笑道:“以现在的用量,用上几百年都没问题。”

    大家又被李寿震呆,李世民赶忙问:

    “在哪里?”

    “平州卢龙县。”

    平州卢龙县在后世,是唐山迁安县。

    李寿的母亲是那里人,对那里的历史他很熟悉。那里铁可能比土都多。

    李世民看向李孝恭,对方虽才接手工部没多久,对这些已不陌生。

    “那里现在没铁矿,越王能不能说一下具体位置?”

    “派些矿师去勘探,那里的铁矿不但多得惊人,埋葬较浅,容易开采。”

    这李寿就没办法了,他只能将自己知道的说出来:

    “我绝对敢担保,所说一点不假。白猿山那个铁矿开采不了几年,朝廷有那些精力,还不如去卢龙县开采。就将那里给我们吧?”

    有了块更大的蛋糕,这次大家没再当恶人。李世民说:

    “就将那个铁矿给广州都督府自行开采吧!传令,今天就派矿师去卢龙县,一定要找到那里的铁矿。”

    ……

    第二天早朝热闹了,京兆尹岑文本第一个站出来:

    “皇上,昨天京城许多店铺,一整天都没开门。百姓买不到东西,叫苦不迭。”

    李世民没反应过来,傻傻问:“那些店铺为何不开门?”

    “父皇,那些店铺的商人,可能对朝廷不满。”

    李承乾一直在关注商人,比岑文本更早知晓情况:

    “现在正在商议提升商人待遇之事,昨天被国子监的学子反对,他们心生怨恨。以此要挟,想朝廷为此作出让步。”

    李泰是渔人的角色,不介意李承乾去打头阵。

    “原来如此?父皇,这事可不能惯着那些商人。他们有什么话,可以正大光明说出来。现在就开始要挟,待能为官后还得了?”

    “魏王说得是,绝不能惯着那些商人。”

    原本在语言上保持中立的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也都纷纷加入到讨伐商人的行业。

    待大家讨伐完,李寿这个始作俑者终于可以开口:

    “岑大人,那些商人可曾在口头上、或是以文字的形式表达这种不满?”

    岑文本老实回答:“不曾,我们也问过一些人,他们说最近天太热,想关门休息。”

    李寿看向李承乾,将对方看得一颗心七上八下:

    “大哥为何说他们是因商人待遇之事,要挟朝廷?”

    李承乾话到嘴边,灵光一现又改口:

    “这事明摆着,何需去证实?”

    “大哥又错了,”李寿将又字说得又长又响:

    “任何事情,都要去证实才能令人信服。不经证实就让人信服的,双方的动机都不单纯。反正明天就议此事,大家多等一天又如何?”

    多等一天而已,他们没追究此事。有些人已在盘算,准备给李寿致命一击。

    下朝后,李寿还在宫里陪一大家人吃饭,岑文本匆匆赶来。

    “皇上,那些商人今天都没开店,许多百姓在大街上闹。”

    李寿假装一脸惊讶:“今天下雨,并不热,他们为何不开店?父皇,我们最好去看看。”

    “我们也去看看。”李明达这些公主都在,并且她们的店,也没开门。

    ……

    一大群人走在街上,看到的情况十分震惊。左右的店铺,全都关得严严实实。

    连街上的人都没平时多,看起来十分萧条。

    一群百姓堵在粮店门口,拍打着大门。

    “死哪里去了,我们买粮,快开门。”

    大家都没想到,商人罢工,对社会的冲击会如此大。

    大家来到另一条大街,见一座酒楼宾客满坐,李世民很欣慰:

    “总算有一家开着。”

    大家穿着便服,怕吓跑街上的人。

    长孙皇后带着众公主,走的另一边。走着走着,这群人就来到李丽质的公主府。

    李世民正要带人进入酒楼,从酒楼出来几个男子,一个年青人吐槽:

    “以前我就来这里吃过,这家做的酒菜太难吃。要不是大家都关门,他们的生意怎会如此好?”

    李世民失了进去一观的兴趣,走了一会,陆续看到一些开门的店铺。

    无一例外,这些店铺的生意都非常好。许多地方,甚至要排队。

    李世民十分不解,问岑文本:

    “岑爱卿,这是怎么回事?要是商人故意不开店,怎么会有些商人的店仍在经营?”

    岑文本早朝后,已将事情了解清楚,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干脆装傻:

    “这事臣也不知道。”

    王德自作聪明:“陛下,可能那些商人不一条心。怕影响生意,没跟着关门。”

    李世民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李寿聪明,已借故离开。

    开门的远没关门的多,百姓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京城很混乱。

    看了几条街,李世民忍不住了:

    “通知各位大臣,进宫议事。”

    ……

    御书房,李世民铁青着脸:

    “京城那么多店铺,全关门停业。长此下去,百姓有银子也难买到东西,京城必乱。大家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这事所有人都知道了,聪明的人猜到是李寿搞的鬼。王绍理不以为然:

    “皇上,这里的商人不愿开门做生意,可以让京外的商人来。没有他们,我大唐同样不会有任何麻烦。”

    李靖摇摇头:“万一其它地方的商人也如此?”

    “那就多扶持一些商人,”王绍理说:

    “天下人这么多,买卖是最赚钱的行业,不相信没人愿意当商人?”

    李寿没有跟着李世民去,是去安排一些事。王绍理说得如此轻松,冷笑道:

    “王大人看来对商这一道很了解啊?以你之见,哪些人愿意当商人?”

    王绍理早已知道是李寿唆使的,只这怀疑这事背后,可能有李世民支持,没在此事上下功夫。

    “经商虽不能科举为官,利是所有行业之最。这样的好事,岂会没人愿意为之?”

    李承乾兴冲冲进来:

    “父皇,儿臣已能证实,此事是那些商人要挟朝廷而为。”

    李承乾带进来两个男子,向李世民跪下,一个中年男说:

    “小人张估,是张记油店的东家。前天有几个同行来,说让大家这两天不开店。让朝廷知道我们商人的重要性,好提升我们商人的待遇。”

    张估说完,李承乾兴奋瞪向李寿,李寿问:

    “你们开店没有?”

    张估说:“那些同行都是些大商人,小人不敢得罪。他们说只关两天而已,小人没有开店。”

    这事不只是李承乾知道,王绍理这些大家族的官员早就知道。

    本想明天才说出来,给李寿致命一击。现在既然说出,裴文政站出来:

    “皇上,此事很明显,有人唆使那些商人,罢商要挟朝廷。这事要不解决,以后只怕会有更多这种事情发生,一定得彻查清楚。”

    “臣附议,”萧?也是大家族,他比许多人都沉不住气,当了急先锋。

    “张估,是那些商人去你那里?让你关店?”

    张估看向李承乾,李承乾正要为他打气,李世民的电话又响了。

    “皇上,有一群商人说有要事,请求面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