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出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众降官脸露羞愧,老臣?任之说:

    “李寿说了,我们这些大臣,留在百济他不放心。为官可以,来这里为官。只有最先投他的木勉等人才被留下,现在他们提拔的,大多是平民百姓。”

    李寿早就防有一手,在这个问题上,他并未对所有人兑现自己的承诺:

    “现在我百济的情况如何?”

    王植说:“现在百济只有四万守军,一万是唐军,另三万是我百济军。各地都在分田地,有解培林那帮人帮忙,不少人对唐国和李寿歌功颂德。我百济,民心已死。”

    扶余义慈呆住,扶余通问:

    “那些大户大族呢?他们怎会听之任之?”

    王植摇摇头:“大户大族家的下人,大半已离他们而去。在唐军的劝说下,全都回去领田地过生活了,谁还会给他们出力?李寿将他们组织起来,各家都写了保证书,保证不再生事。要是有违,甘愿被抄家灭族。”

    李寿拿下百济后,并未立即去新罗。

    怕那些大户大族闹事,李寿想过不少办法。

    已将他们的势力削弱大半,并让各家保证。

    以后谁要是敢反,被抄家灭族,完全是咎由自取。

    扶余义慈原本还有些想法,现在已彻底死心:

    “走吧!大家先进宫,等会我们再聊。”

    “拜见皇上。”

    李世民已在宫殿等候多时,这么多的亡国之臣跪在他面前,说不出的舒爽。

    “各位爱卿快快平身,赐坐。”

    现在众君臣,对李寿反馈来的消息,已无半点怀疑。

    只有一件事,李世民也不敢相信:

    “天赐在你们那里,真只打了两仗?”

    几个太监也被送来,王厚义还想在这里混个锦绣前程,来这里还是他自己向李寿提出来的。

    “回陛下,越王殿下的确只在百济打了两仗。那两仗我唐军以微弱损失,消灭了燕归来、?则于的几万兵马。越王殿下宅心仁厚,他说打仗双方都会有牺牲,能不打仗,他会尽量避免。”

    两仗就摆平一个国家,难怪李世民也不敢相信。

    王厚义这个马屁拍得很到位,李世民大爽:

    “王爱卿为我大唐立下汗马功劳,不在官将之下。令封王爱卿为萍乡子,殿中省少监。”

    “多谢陛下,奴才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王厚义惊喜万分,他很清楚大唐的官制。

    不说乡子的爵位。殿中省掌管所有太监,最大的官职是殿中监。其次就是少监,只有两个少监。

    在越王府,众女围在四个美女身边,看得四人心里发虚。

    “长得还不错,不是说有十几个吗?怎么只有你们四人?”

    这四人,是藏花阁的余香几女。李寿离开百济,应她们的要求,将她们送来越王府。

    红绫的胆子大些:“回公主,其它人皆已婚配。殿下为她们作媒,嫁与众位官将。”

    “五哥还会作媒?”众女十分新鲜,一番打听下来,武媚娘满意说:

    “先生这样的安排非常好,让你们以后也有了依靠。你们四人为何没婚配出去?”

    余香说:“我们不急,我们想在殿下这里做事。无论什么事,我们都愿做。”

    翟英很有戒心:“我越王府已不收人了,你们另投别处吧!”

    四女跪下,余香说:

    “王妃,我们是真心想报殿下大恩,听说殿下家业大,就算去作坊做事,我们也愿意。”

    柳风铃将几女挥起:“相公让你们来的,我相信你们。先在府上住下,以后再做安排。”

    ……

    一座才经过战火洗礼的城池,城楼上下一片残兵断箭。

    一群群士兵,正抬着一具具尸体,朝不远处的大坑走去。

    一个在血泊中爬行的新罗士兵,突然扬起头,麻木的脸上,出现惊恐之色:

    “不要,我能走,我可以当俘虏。”

    在新罗士兵面前,一个举着大刀的高句丽士兵说:

    “你也是军人,何曾见过会收伤兵为俘虏的军队?下辈子不要当兵了。”

    高句丽士兵说完,一刀劈向新罗士兵,将新变的尸体抬走。

    也有俘虏,城内,从各处押着俘虏,朝军营方向走去。

    这些俘虏就算有伤,也只是些普通伤。

    城内家家户户大门紧闭,除了官兵,看不到一个普通人。

    这一切,皆被城楼上的一群人看见。

    这群人兴头正盛,一个身穿淡绿色盔甲、脸瘦眼长的中年将领说:

    “八天,终于将汉山拿下。汉江剩下的城池,已不足为虑了。”

    这个中年将领叫姜世昌,看起来虽不怎么样,是这次高句丽攻新罗的副帅。

    一个身壮如牛,提着一把带血大刀的壮年将领说:

    “大帅,汉山既然已拿下,其它城我们没必须派多少人去攻。我们可以去攻前面的浮泉几城,一旦将那几城拿下,便可挥军直取金城。”

    壮年将领叫黑常春,是姜世昌手下猛将。他的话,得到不少人附合。

    这群人,只有姜世昌旁边中年男才穿着文官服。

    中年男叫尹治,是姜世昌的谋士,在军中相当于军师。

    “还得打听到唐军的动向才行,盖牟城那边,有我大军守护,并不惧唐军。这边的防线要是拉太大,容易被唐军寻到机会。”

    这些人虽不将新罗兵放在眼里,对唐军还是有些顾忌。

    一群人从城楼上下来,来到军营,很快他们想知道的消息送到:

    “大帅,大量唐军,正朝浮泉城方向赶去。”

    “他们终于来了,”姜世昌脸色颇为期待:

    “听说这支军队,由唐国越王李寿亲自带领。我倒要会会此人,看他有何本事,能在如此短的时间灭掉百济。”

    ……

    李寿带着五万大军,浩浩荡荡来到一座大城前。

    有些无语,城楼上的人不少。城门关闭,看他们的眼神带着几分惶恐。

    新罗已答应李寿提出的条件,李寿未再耽搁时间。

    面前这座浮泉城,是挡在新罗京城面前最重要的城池,有驻军两万人。

    明明能看出他们是唐军,仍不敢打开城门。

    同行一个叫孙万信的中年将领骑出,对着城楼中间一堆官将大喊:

    “斐将军,快打开城门,大唐越王殿下带兵来支援我们。”

    “是孙将军,”一个年青将领说完,城门缓缓打开,迎出一群官兵。

    一个身材高壮、穿着一副淡黄色盔甲的壮年将领说:

    “不是我们存心为难大家,前方战事紧急,不得不小心谨慎。”

    他们才来这里,前方才发生的事还不知道。孙万信急问:

    “斐将军,前方怎么了?”

    壮年将领叫斐佥,浮泉城守将,叹声说:

    “汉山轮陷,朴将军等人殉国,仅逃出一百多人。”

    李寿有点失望,他们还准备去救援汉山,现在最多只能去收复了:

    “现在在汉山的高军有多少?”

    一个身材精壮、面色刚毅的年青将军说:

    “攻我汉山的敌军,大概还有三四万。但他们在左右的河城、大通城还有些兵马。目前在汉江诸城的高军,至少有十万兵马。”

    这个年青将军让李寿多看了两眼,他叫刘一止,就是他带着一百多兵马逃出来。

    一群人来到军营,李寿看了一会地图:

    “我们来浮泉城的消息,想必他们已知道。他们在汉山只有三四万,想来暂时不会来这里攻我们。河城和大通城大概有多少兵马?他们之间的行军距离是多少?”

    李寿虽没坐帅位,大家仍是以他为中心。刘一止说得比较主详细:

    “河城在汉山左边,行军大概要走三天。大通城在右,要稍近些。各有一万多兵马,我们如果攻汉山,他们一定会派兵支援。”

    李寿很不想打硬仗,对付高句丽不一样,他们无法混进去,只能火拼:

    “暂时不攻汉山,河城和大通城,有没有好打伏击的险要之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