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 第三百九十章 李世民下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世民以为听错了:“多少?”

    老头吞下自己的口水:“八两银子。”

    李世民还算聪明,放下宝石,离开地摊后问:

    “怎么卖得如此便宜?”

    韦正权拍马屁:“这缘于皇上和越王殿下之故。皇上说过,宝石不过是些石头。除了好看些,一无是处,岂能动不动就价值连城?并且带头不用宝石。受皇上影响,大家也都不喜欢此物,就算十两银子,也没多少人买。”

    韦正权倒没说假,的确受李寿父子影响。两人不知被那些宝石商,诅咒了多少次。

    海市比广州城更热闹,这里天南地北的人都有,海外人随处可见。

    太多,长孙皇后惊讶问:

    “怎么会有如此多的海外人?这些人都是漂洋过海来的吗?”

    这事归市舶司解答,可怜的市舶使沈冲,刚得到一次说话的资格,被嘴更快的李明达抢去。

    “母后,这些人当然是漂洋过海来的。全是坐船,现在的船又大又安全。远航的船员非常有经验,他们能利用天象,知道方向,避免风暴。有那种永远能指向南方的针,谁都不会迷失方向。”

    沈冲正要补充,又被高阳抢去:

    “母后,五哥造的神州号,就在码头,等会你们上船去感受一下,就知道安不安全了。”

    李世民现在已不是对海外完全无知,他已任命几个海外人为官。

    常和伊斯坦特等人聊天,从他们那里知道不少。感叹道:

    “外面更大,还有许多东西都是我大唐没用的。天赐说得不错,大力发展海上事务,提升远航之能,对我大唐千秋大业,有无比重要的好处。”

    “皇上说得是,”沈冲终于一句憋出来:

    “无论是棉花还是玉米,皆是海外之物。越王殿下说过,海外还有许多更好的东西。现在来我大唐的海外人越来越多,一定能将那些东西带到我们这里来。”

    李世民更豪气:“朕更想有一天,能亲自到海外一游。看看这大千世界,和海外那些国王交流一番,也算不虚此生了。”

    ……

    李世民在城内看了个饱,终于来到码头。

    码头已再次拓宽,建了不少房屋。

    这里的船很多,只是在岸上的船,就有一百多艘。

    海里的更多,被一根根粗大的绳索,系在岸边的铁柱上。

    仿佛是一个简陋的海市,不少人,就在这里开始交易。

    李世民见几个洋鬼子,交出一堆货物,换了几张纸。以为赚了,十分高兴:

    “这些海外人,都已接受纸币了吗?”

    “基本上都已接受,”沈冲介绍:

    “现在广州几地,很少能找到用金银的。他们用得到的纸币,在这些地方,都能轻松买到想要的货物。”

    来到岸边,众公主的机会终于来了。

    “父皇,那就是五哥造的神州号。旁边那两艘小些的船,是才造出来的。”

    李世民随着李明月的指引看去,很正常被吸引住:

    “好大的船,这艘船,比隋炀帝当年那艘游龙船还要大些。天赐新建的船,怎么反而更小?搞得像战船似的。”

    李寿新建的船,有三十几米,建得更结实。

    上面不是投石车就是重弩,连中间像碉堡的船舱上面,也一层层摆放着特制的重弩,比现在的战船更像战船。

    柳风铃心里非常为难,这帮公主缠着她,非要她同意一起去扶桑,再去新罗。

    苏我远智娘救过李寿的命,知道了不去一趟,的确有点说不过去。

    于是柳风铃和众公主打赌,要是李世民同意她们去扶桑,柳风铃就等。

    不同意最好,柳风铃马上就可以去新罗。扶桑那边,派柳圆圆几人去。

    柳风铃懒得回答,还好这些众公主都知道。高阳说:

    “那两艘本就是战船,五哥称为战舰。是专门用来保护神州号的,还有两艘正在建。上面还请了墨家的高人,设计一些远程攻击的武器,比虎威号还要利害。父皇,你上去看看吧!”

    三艘大船靠过来,李世民等人登上船。

    就像是座可移动堡垒,特别是神州号上。众公主早就派人在船上安排,什么都有。

    李世民越看越喜欢,大手一挥:

    “出海看看。”

    “皇上不可,”同行有不少大臣,马周劝道:

    “海中风云莫测,最是凶险,皇上身系我大唐江山、万民福祉,岂能涉险?”

    众公主不买账了,高阳说:

    “喝水还能呛死人,就不喝水了?坐船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危险,比骑马更安全。每年骑马有多少人被摔伤摔死?坐船的又有多少伤亡?”

    这番话,马周硬是没能反驳。李世民笑道:

    “高阳说得是,朕是马上皇帝,从小骑马尚且不惧,老了岂惧坐船?今天气好,我们就在附近逛一趟吧!”

    ……

    国内城是座京城级别的大城,十万??兵虽在这里停止不前。高句丽朝廷好吃好喝招待,倒也自在。

    只是耨萨延寿有些急,他现在也老大不小。

    巴不得早点解决掉唐军,早点回去建国登基。

    他们一直在做消灭李寿的准备,这天一早。一个情报,送到耨萨延寿面前:

    “可汗,一万唐军,已将明义城占领。”

    众人非但未惊,反而更喜。耨萨延寿问:

    “他们的大军现在何处?有多少人”

    “一部分在安市城,一部分在明义城后面的万昌城。他们在这三座城的所有兵马,大概有五六万人。”

    听到这些数字,大家更是一喜。那拉昆琦说:

    “可汗,他们终于将那两座城占领。这次不能让他们跑了,至少要将明义城那一万兵马吃掉。末将愿带两万兵,将那一万唐军的首级取来,献于可汗。”

    耨萨延寿怕另一边的惠真冲动,让刘儒去辅助惠真。

    这里的军师是那克隆,那克隆虽也不差,毕竟没和李寿交过手:

    “这有可能是他们的投石问路,用一万兵马试探我军。他们的兵马远没我们多,要吃掉这一万人,必须好好计划一下。”

    耨萨延寿也没打算放弃这个机会:“你有何妙计?”

    那克隆暂时未回答:

    “他们有可能想引我们去明义城,将那里让给我们,里面的兵马退去。然后再将万昌城也让给我们,这样一来,我们会越陷越深,离国内城更远。那两城非可守之地,到时他们来攻,我军难保不败。”

    “那老之言有礼,”渊长远很心虚:

    “李寿善谋,这一定是他的计,我们不要去,以免中他的奸计。”

    那克隆没鸟渊长远:“我们去攻明义城,他们必逃。可先派骑兵,抄近路去明义城,堵住他们。同时派出大军,走大道去攻城。如果他们那一万兵马被围,难保他们不会将那里当成决战之地,我们派兵,绝不能少。”

    这样的安排,非常合理,李寿以前就这样安排过。

    没人有反对的理由,耨萨延寿大手一挥:

    “就按那克隆说的做,那拉昆琦,你率一万五千骑,抄小路去明义城。记住,一定要堵住他们。如果他们提前逃,尽量拖住他们,我随后率大军支援。”

    “得令。”

    那拉昆琦离开,渊长远对他们不报多少希望:

    “可汗,我在此助其守城,为大家准备好庆功宴,待大家回来一醉方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