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 第四百四十八章 未能避免的战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座孤独的城池,耸在宽平的大地之上。

    早上还未过去,城楼上,一道声音响起:

    “不好,唐军来了。”

    只见极目远处,不知多少人马,朝这座城池涌来。在阳光的照射下,十分醒目。

    惊呼声接连响起,很快号角声阵阵。一群群高军,从城中奔上四城楼。

    一个手拿一把宽背大刀的中年将军,登上西城楼。看来越来越近的唐军,愁眉紧锁:

    “他们怎么会来攻城?”

    这话只有高军将领懂,旁边一个中年文官急声说:

    “渊将军,怕是我们分兵到望原城的事,被他们发现了。他们在余照城有八万兵马,这里大概只有四五万,看样子,他们已分兵去支援望原城那边。快派人去通知大帅,让他们早作准备。”

    姓渊的中年将领名叫渊炳权,是渊炳仪之弟。

    守这柳叶城的只有一万人,为的就是拖住薛礼大军,几乎必死。

    怕这里的兵马投降,渊炳仪让他的弟弟守在这里。

    渊炳权刚安排好去报信的事,唐军兵临城下。

    薛礼坐拥八万大军,不得一展身手,心里并没有怨言。

    他最清楚李寿的心思,为了能少牺牲,李寿乐意耽搁时间。

    这次、他们也并不一定是来战斗的。

    这次薛礼带了四万五千兵来,另有三万兵马,合乘一万多骑,直接去了望原城那边。

    薛礼将四城楼包围后,才骑近城楼,朝中间的渊炳权拱手一礼:

    “渊将军,你们城中已没多少人了,经不住几个回合。弃械受俘吧!我们绝不会为难你们。”

    ……

    李寿安排谢世学去,是因为对方不但聪明,在所有降将中,谢世学是最拥护他们的,更在安北疆之上。

    安北疆还是有点放不开,有些战斗,李寿也没安排他,将他放在平壤守城。

    谢世学孤身深入虎穴,李寿很担心。加快行军速度,在乙支家族兵变的下午,他们赶到望原城。

    “五哥,我们为何不兵临城下?”

    见李寿藏身在城外四五里外的山后面,李明达好奇问道。

    李寿看着很远处的城楼:

    “情况有点不妙,他们这面城楼上有那么多人,另三面只有几百,可能有想和我们一决生死之意。”

    李寿这里虽看不清楚,探子已将这里的情况告诉他。柳风铃有些担心:

    “你是说谢将军他们失败了?”

    有几女在,众将的口舌都能休息好。李寿说:

    “倒不一定失败,但他们很可能想和我们决战。我们在这里休息好,等薛将军的援军到来再说。”

    几女又学到一招,狡猾的李寿,让大家就在这里吃饱喝好,慢慢等薛礼的大军到来。

    三小一直都在休息,没心思坐在地上。站在山上看了一眼,李明玉抱怨:

    “这里太远,连城楼上的人影也看不清楚。五哥以前不是说有一种琉璃制成的望远镜,能清楚看到几里外的东西。琉璃我们多的是,他为什么不弄个?”

    李寿和这些亲人在一起,天南地北的事他都说。李明玉的记忆力不错,还记得望远镜。

    李明达的记忆力更不错:

    “五哥说琉璃用沙子都能制成,他可能只知道皮毛,并不知如何制。我们那些琉璃,应该不合适用来制作望远镜。”

    三小在山上吹了一会,薛万彻带着三万兵马到来。

    此时已是午后,李寿仍没有去攻城的意思,将众将招到一边。一番定计,天黑后,李寿带着三万几千兵马,朝东城楼走去。

    李寿没猜错,他们快来到东城楼前,从城门中,涌出大量的高军。

    李寿很没良心,他不担心乙支家那些人,他很担心谢世学。

    今晚星月璀璨,仍无法看清到底有多少高军出来。

    这些高军想得很不错,在城楼前组成一个巨大的火焰阵后,停止不前。

    李寿更过分,在离城墙两千米之外停下,然后慢悠悠组阵等待。

    他们这样子,看得山上的几小有些抓狂,李明玉问:

    “五哥怎么不上前去攻?”

    即将大战,李寿没让几女跟来凑热闹,让她们在山上观阵。

    保护她们的人有两千,这两千人有不少是禁卫和侍卫,李寿基本不用担心。

    没让几女等待多久,等不得的高军主动凑上。

    几女的血压飞快飙升,两军加起来,有七八万人。

    队伍从她们前方不到一里远,一直排三四里。

    前方仿佛是一片火海,照映着金戈铁马,极为壮观。

    高军冲上来后,没做任何停留,也没一句开场白。只有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字:

    “杀。”

    李寿在中间,站在三米高的叉梯上观阵。

    开始他还想看看渊炳仪在不在,对面的高军连谁穿的盔甲都看不清。

    只借着月光和火光,看见前方两军交汇之地,飞出密密麻麻的小点。

    双方几乎同时射出飞箭,千万点箭羽,划过寂静的夜空,射向对方的阵营。

    唐军阵营和高军稍不一样,前方第一四两排的大盾同时举起,将大半的飞箭挡在盾墙之外。

    高军只有第一排才是盾牌兵,他们使用的盾牌只有米高、半米宽。

    虽轻便,论挡箭能力大逊唐军。

    一支支飞箭,越过盾牌,钉入高军阵营,传来的惨叫声,将唐军这边的声音覆盖。

    渊苏武的位置很靠前,看得比较很清楚。

    见第一次交锋,他们就吃了不小的亏,勃然大怒:

    “冲击。”

    顶在前方的盾牌兵纷纷让开,后面的骑兵冲上。

    和李寿想的不一样,这些骑兵并没有冲击他们的阵营。

    一个个张弓搭箭,射向他们。

    还好他们安排两重盾牌防御,伤亡不大。

    在前方指挥的薛万彻见状,没和高军搞对射:

    “冲。”

    两军很快短兵相接。此时高军的几排弓骑已退下,换成手拿长兵器的骑兵。

    一个个拿着刀枪,劈向唐军的盾牌兵。

    从这些盾牌兵后面几排,射出一支支肉眼难见的手箭。

    高军终于还是中招了,他们知道唐军的手箭,本想派出弓骑对付,没想到唐军不和他们搞对射。

    渊苏武的应变不慢,刚退下来没多久的盾牌兵顶上,后面派弓兵和弓骑猛射。

    延绵近千米的战场,在两军交界之地,尽是弓箭飞舞。

    有盾牌兵顶在前方,一时刀枪兵没了用武之地。

    在这样的远程攻击下,除了盾牌兵能在前方站住脚,连弓箭兵也很危险。

    唐军以守为主,再有两层盾牌,在这么多箭的攻击下,一时落了下风,伤亡在高军之上。

    此时李寿的手箭兵也被射哑火,从前方退下。整个大军,也在以陆续朝后面退去。

    高军大为兴奋,在城楼前方的高军,也大开始大肆压进。

    山上的三小大为恼火,李明达提着宝剑,对柳风铃说:

    “嫂嫂,我们也上吧,去助五哥一臂之力。”

    柳风铃白了李明达一眼:“你五哥自有安排,你们只管看着就是。”

    现在几女看得更清楚了,最尾端的唐军,已退到她们这座山前。

    突然从高军阵营中,响起阵阵嘈杂声。

    李明达定眼一看,在高军后方左右,冲出两条火龙。

    “那两支部队,定是五哥安排的奇兵。”

    高军的阵营出现混乱,渊炳权已带信来,他们猜薛礼有援军来这里,所以才如此急着攻。

    打着打着,居然离城楼如此远。

    左右两支唐军大半是骑兵,速度很快。

    他们要返回城已来不及。渊苏武赶忙下令:

    “杨将军李将军,你们去后面组织人手,抵住唐军。”

    一个中年将领有些急:

    “渊将军,他们人多,我军不益恋战,还是想办法突围进城吧!”

    “没必要了,”渊苏武坚定说:

    “我们既然出来,就没想过再回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