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 第四百七十八章 新弩新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此反常?李寿引起重视:

    “他会不会造手箭?”

    翟归户点点头:“他虽好玩乐,手艺不差,小时就会造那玩意。”

    有些话,李寿不便问翟归户:

    “有没有他的画像?回头我就让人去找,一定尽量将他找到。”

    大家见李寿如此好说话,关系更近一步。一个叫翟归先的中年男说:

    “听五哥说,朝廷正在大力发展弩箭。我会造诸葛武侯的元戎弩,可一次装二十支箭,一支发射完,自动装上下一支。操作之人很简单,只虽有一石半之力,就能轻松上弦发射。”

    李寿大喜,手箭的短处不少,他早已将目光投向弩箭。

    元戎弩李寿知道,是大神诸葛亮所造。

    可惜已失传,现在朝廷的匠师,也无法制作出来。

    “七叔可带有做好的成品来?”

    很快翟归先拿来一把弩,弩长有一米多点,宽有一米。

    和别的弩不一样,它的弩槽左右,各有两个圆形箭筒。

    这把弩比军用的单手弩大,更重更费力。

    翟归先上好箭,扣动下面的扳机,弩箭钉入三十多米远的大树中。

    翟归先按下左边一个指头大的按钮,从箭筒中滚出一支箭,刚好落入弩槽中。

    “此弩的杀伤力在三十多米,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准头比弓箭更好控制些。唯一有点费弩弦,如果频繁使用,弩弦最多能用一两个月。”

    李寿非常高兴,现在的军用单手弩,在众匠师的努力下,也只能在二十多米以内有杀伤力。

    现在将射程提升到三十多米,已不比普通弓箭手差多少了。

    “射程能不能再提升?材料这些不用担心。”

    翟归先早就有这些想法:

    “增加弓和弦的张力,弦的张力不难,用上好的牛筋加马尾毛制作,不但耐用,张力也比普通的箭高出不少。弓的张力就难了,一般的弓,所用那几种木柴,张力都无法人为增加。”

    平常的弓,只是在弓弦上增加张力。

    提出增加弓的张力,翟归先绝对是这方面的大神级。

    李寿十分兴奋,他的手箭并不难破,只要人家用弓对射,他们的优势将会失去。

    “弓并不一定要用完整的材料,比如我们将它分成三段,左右两段,用有弹性的钢材来制作,不但耐用,还能大大增加张力,能不能提升射程?”

    有些人还在想,翟归先一脸惊喜:

    “殿下这提议完全可行,如此设计,射程一定不比普通的弓箭差。”

    李寿不用再考虑:“如今我大唐的威胁还未解除,七叔要是愿意,我推荐七叔到工部去,和大家一起研发元戎弩。七叔的功劳,父皇一定不会忘记。”

    翟归先看了翟归农一眼,又喜又忧:

    “去朝廷,会不会又像五哥那样,被软禁起来?要是那样,我宁可在殿下府上做事。”

    李寿想了想,弩不是手箭那种高科技,没必要弄得如此紧张:

    “七叔放心,一定不会如此。”

    ……

    李寿在翟府忙到晚上,回到家,已等了李寿两天的杜勋,终于有机会说事。

    “殿下,百工堂的迹象很不正常。他们在各地的商铺,都在招青壮年男子。这些男子做事的时间不是很多,大半时间都在训练。训练的东西也不少,骑箭等等皆有。有好几次,他们被招到几个地方,举行过一段时间的集体训练。”

    任何起事,这些事都是必不可少的。要不然没有可用之兵,拿什么来起事?

    李寿已敢肯定,李承乾搞的这些,一定在为起事做准备,有点好奇:

    “那些人知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或是为什么这样做?”

    还算李承乾那些人不傻,杜勋说:

    “我们问过几人,他们应该还不知道。只说那些操练,是为组建运输队准备。百工堂在为太子做事,那些人也毫不知情。人数不少,听说已有好几千人。”

    李寿带的兵太多,一听只有几千人,他毫无紧张感:

    “他们没打造盔甲那些东西?”

    杜勋也有点奇怪:“此事王旭也不知道,他们暂时练的刀枪,也都非军制。”

    “不可能没有这些,”李寿问:

    “你认为百工堂的人,谁知道所有内幕?”

    杜勋看了李寿一眼,经常给李寿做那些事,知道他在想什么:

    “严万平不用说,他们的掌房欧阳静一定知道,副盟主刘宏达也有可能知道。另听王旭说起一人,那人姓翟,蒙着脸,看起来很神秘,王旭也只见过几次。表面上,严万平也对他很尊敬,但背地里十分不喜他,他可能也知道内幕。”

    “姓翟?”李寿以为对方是李承乾的联系人,兴趣比严万平还大:

    “他住在什么地方?”

    “应该住在洛阳城,此人好色,左右常有美女相陪。那人在百工商盟也蒙着面,绝非百工商盟之人。”

    搞得如此神秘,一定比严万平知道的还多,李寿说:

    “多打听此人,但要注意,万不能打草惊蛇。另派人,监视李承乾那几个得力手下。现在我回来了,他们想必来往会更频繁吧!”

    ……

    东宫,李承乾一个人坐在大殿中,看着空荡荡的大殿,脸上演绎着悲愁苦恨。

    “殿下,范大人来了。”

    李承乾从沉思中被唤醒,长长出了口气:

    “让他进来。”

    杜荷带着一个中年文官,来到李承乾面前:

    “下官范原,拜见太子殿下。”

    这个中年文官,李寿也认识,是他曾办过的襄阳刺史。

    李承乾挥了挥手:“东西可曾带来?”

    “带来了,”范原看起来很紧张:

    “盔甲一千副、盾牌一千、刀枪一万,全是按禁军的配置打造。全在城外,东西太多,没敢带进来。”

    李承乾无喜无忧:“将那些东西,全带到洛阳去,发给他们。快过年了,将他们全集中起来,最后操练两天,分批来长安听命。”

    “殿下,那些人真的可靠吗?”范原愁着脸问:

    “那么多人,一旦有人出卖,我们全完了。就算不出卖,只凭他们?”

    杜荷的脸色好看不少,带着几分坚定:

    “他们没机会出卖,一旦集中起来,他们没人能单独离开,直到事情结束。你放心,那些人不过是最后出来干些杂活,做大事,用不着他们。”

    李承乾目送范原离开:“将陈国公请来。”

    ……

    李寿带来那么多人,大唐君臣都在忙碌。

    天还未亮,李寿又来到朝殿。

    等了半天,才有机会将制作元戎弩的事说出。李世民大喜:

    “手箭是近战之王,如果能有远程的弩箭辅助,我军无忧矣。这事让翟爱卿他们多多辛苦,早日造出射程不输弓箭的弩。”

    在朝不少人都可称为军事家,大家当然知道远程武器的优点,不用李寿多费口舌,李寿招三人上殿。

    “我们在广州那边,研制了一种布料,用一些树浆等物制成。成品虽要花大半年的时间,但此物耐用,不在普通盔甲之下。可防水,忌火。普通弓箭兵,在二十米外,就算能破防,也很难伤到人。在十米以内直射,也很难致命。”

    大家的兴趣,瞬间被提到顶点,全看向翟万刚。

    进来的三个翟家人,只有翟万刚穿着一套暗绿色衣服。

    衣服的样式有些怪异,上面是一套齐腕紧身衫,高领,将脖子也挡住。

    下面是后世那种长裤,虽稍有点大,比起以前的样式,更方便和节省布料。

    腰上还有一条皮带,这种皮带,正是狄仁杰以前设计的那款。

    目前仅在一些官贵子弟中流行,许多人还不知道。

    脚上是一双暗绿色的长靴,长靴有别于现在西北方那些人的皮靴。

    靴子同样是新式布料制成,下面还有一层用木屑等压磨好的硬底。

    前方大头,中间系着一条黑色鞋带,直到靴的上面。

    霸气感和美感十足,整套服装都非常新颖,将大家深深吸引住。

    李寿备有存货,发出几十套给大家欣赏。

    李佑最感兴趣,又摸又看了一会,将衣服和鞋穿上:

    “虽比普通布料硬得多,比起盔甲要好太多。感觉这东西也并不重,对身手没多大的影响。特别是这双鞋,穿上能达到健步如飞的效果。就算在丛林中,再也不用怕那些尖刺棱石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