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至尊皇太子 > 第九十章 宗教之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几十万贯?”柳白忍不住苦笑了一声:“殿下,您久居宫中,还不知道外面的纸张究竟有多贵吧?”

    “以我大唐纸张的昂贵程度,就算是几千万贯,也做不到像您说的那样覆盖整个大唐!”

    经过柳白的解释,李尘这才明白。

    原来,这个时代的大唐,纸张已经贵重到了一定的程度。

    如《道德经》这种书籍,全文共五千字,仅有一卷。

    但这一卷书,便要一千枚铜钱以上。

    按照现代比例换算过来,唐代的一千枚铜钱,便相当于现代的五千元!

    听完柳白的讲解。

    李尘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混乱的状态当中。

    他很清楚,这个时代,穷人是读不起书的。

    因为那些书籍,大都掌握在各大世家手中。

    可他没想到,仅仅是纸张,都被炒到了如此的天价?

    经过详细询问,李尘终于闹明白了,为何纸张会如此贵重。

    因为唐代生产纸张,用的主要是“青藤”和“葛藤”。

    这些植物经过层层加工,最后才能够造出少量的“藤纸”。

    再加上这几种玩意本就少见。

    这样一来,纸张贵重也就可以解释了。

    李尘面上浮现出一丝不忿:“也罢,既然如此,那本宫便自己来造纸!”

    说干就干。

    他直接一头扎进了后院的厢房之中。

    这长安县衙后面的厢房,已经被他改造成了一处简易工坊。

    就在他打算开始研究造纸的档口。

    外面,忽而传来一阵马车的声音。

    接着。

    马车刚好停在了长安县衙的门口。

    柳白撒脚如飞跑进来:“殿......殿下!您快看看谁来了!”

    李尘愣了一下,急忙回到大厅。

    只见李世民和吴海二人,正站在大厅之中。

    这下李尘可愣住了:“父皇,您怎么来了?”

    见到李尘,李世民再也忍不住,沉沉叹气道:“哎,承乾,你可知道,上次你说的吐蕃一事,出了些意外?”

    “意外,什么意外?”李尘摸了摸鼻子。

    不应该啊,按照这个时间段去推算,此刻,吐蕃国内正应该是一片水深火热。

    乞力徐尚年想要把控政权,势必会遭到吐蕃许多势力的反对。

    这时候,吐蕃内部应该已经血流成河了才对啊。

    李世民叹息一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当李世民将吐蕃的情况说完之后。

    李尘就更傻眼了。

    旋即,他突然想到。

    莫非是因为自己的到来,这个世界的历史,或多或少都得到了改变?

    比如武士?Α

    若不是自己为大唐提前创造了攻打东突厥的条件,武士??筒换岬角跋呷ニ土福??换崴赖恼饷丛纭

    现在,吐蕃国内的局势,应当也是与自己有关。

    前段时间,大唐以如此迅雷之势便拿下了东突厥。

    这对整个西北高原,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不仅直接造成了草原部族的臣服。

    那吐蕃,定然也因此,对大唐心生忌惮。

    莫非,乞力徐尚年便是借着这个由头,才以铁血手腕笼络了人心?

    而其他的吐蕃贵族,也碍于大唐的威胁而束手束脚,不敢全力与其争斗?

    应当是这样了。

    看来,以后自己考虑问题,还真的不能完全按照历史上的时间来了,要将这些意外因素全都考虑进去。

    李尘先是在心里暗自检讨了一番。

    这时李世民已经快忍不住了:“承乾,你说现在该如何是好?”

    “吐蕃的使臣已经被我们羁押,如今半个月过去了,吐蕃那边已经来信,要求我们即刻释放使臣。”

    “如今吐蕃国内政变结束,军力又正处于强盛时期,再加上高原地形优势。”

    “若这个时候朕下令继续进攻吐蕃,恐怕我大唐将士,将要死伤惨重了......”

    “可若是不打,不光吐蕃那边难以交代,就连草原人那边也说不过去。”

    “他们的十万大军已经集结完毕,就等着将吐蕃打下来,好能瓜分到一些好处。”

    “若是这样一直拖下去,恐怕草原人也会心生反意啊......”

    李世民紧锁双眉。

    他是个勤政爱民的皇帝,让将士们一味地流血,并不是他想看到的。

    但事已至此,也实在是拖不得了。

    听到这。

    李尘也有些坐蜡了。

    毕竟,应对吐蕃的一系列策略,都是他在背后出谋划策。

    包括强制草原人集结部队,以及让大理寺强行羁押吐蕃使臣,这都是他的主意。

    如今,吐蕃国内内乱提前结束。

    大唐也无法趁机攻略吐蕃。

    这倒等于是他把自己这便宜老爹给坑了。

    李尘沉吟片刻,道:“父皇不必着急,既然这主意是儿臣出的,那儿臣自然不会让父皇为难。”

    虽然他这么说,但很明显,李世民的脸上,依旧是忧心忡忡。

    他并非是不相信李尘的智谋。

    只是,如今的形势实在是太过严峻。

    无论是吐蕃方面的压力,还是来自草原部族的压力,全都十分棘手。

    哪怕是他绞尽脑汁,也无法想出破局之法。

    事已至此,李尘又能想出来什么办法?

    李尘沉思了一会儿,笑道:“父皇,此事虽然难办,但还不是没有解决的方法。”

    “按照探子来报,如今的吐蕃,内乱刚刚结束,执政者,便是那乞力徐尚年。”

    “但由于他刚刚执政,且采取的都是威逼利诱的手段,必定有不少权臣面服心不服。”

    “所以儿臣几乎可以断定,此刻的吐蕃,绝非铁板一块。”

    “只要我们抓住他们的缺口,再将缺口撕裂,便足以覆灭他们!”

    听到这。

    李世民以及身后的吴海,都是有些云里雾里。

    吴海忍不住问道:“殿下可否再说的清楚一些?这缺口具体在何处?”

    李尘笑了笑,道:“公公可知,吐蕃人的信仰是什么?”

    “这......”吴海犹豫了一下,道:“老奴曾经听说过,似乎是一个叫做苯教的教派。”

    李尘点了点头。

    这苯教,在华夏历史上,可是一个非常出名的宗教。

    苯教源于西藏,是吐蕃王朝的祖先创立的。

    作为佛教传入西藏以前的掀起文化,苯教的痕迹,几乎是贯穿了整个西藏的方方面面。

    从生产到生活,从民俗到信仰,处处都有苯教的影子。

    可以说,苯教,早已经被刻进了吐蕃人的骨子里。

    而现在,李尘便是要通过这苯教来着手。

    他朗声道:“苯教是大部分吐蕃人的信仰,但不是全部。”

    “据儿臣所知,这乞力徐尚年,便是个极度讨厌苯教的人。”

    “原因很简单,苯教引导吐蕃人信仰万物有灵,要保持敬畏之心,这对于乞力徐尚年这种喜欢用血腥手段镇压百姓的权臣来说,是个很大的障碍。”

    “因此,乞力徐尚年执政后,必定会寻求改变。”

    “我们大可以借助这个机会,找几个靠的住的和尚,将佛教传入吐蕃。”

    “佛教教义讲究的是顺从,平静,祥和。这些,恰恰是现在的乞力徐尚年所需要的。”

    “而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一旦传入吐蕃,势必会与苯教形成对立。”

    李尘这一番话说完。

    无论是李世民,还是吴海,都是有些错愕。

    “这......殿下,仅仅是宗教之力,真的能有这么大的作用吗?”吴海不敢置信问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