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至尊皇太子 > 第一百三十三章 言听计从的李世民!

第一百三十三章 言听计从的李世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长孙无垢轻叹一声:“哎,生什么气?母后又没有怪你。”

    “青雀的性子,母后是知道的,他从小娇惯,不许有一丁点的事不合他的心意。”

    “母后虽身在后宫,但对于这朝中之事,也多少知道一二。若不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你发难,也不会落得如此。”

    “好在,你父皇仅是将他囚禁,并未要了他的命,这已经算是他的福分了。”

    李尘笑道:“母后能如此想便好了,今日难得过来一次,儿臣亲自下厨为母后煮饭,如何?”

    “好耶!兕子也想吃哥哥烧的饭菜!”

    长孙无垢还未答应,小兕子便已经一跳老高。

    那可爱的模样,再次引得众人捧腹连连。

    李尘长出一口气。

    脱掉外套,换上一身便装。

    而后迈步进入后厨,亲自忙活起来。

    ……

    不多时分,饭菜上桌。

    萧雨晴不愧是商业才女,深谙生意场一道。

    口才与情商,均是一流。

    再加上小兕子卖力表演。

    长孙无垢的情绪,总算大幅度缓和。

    毕竟,儿女在侧,膝下承欢,是每个父母最大的梦想。

    看得出来,长孙无垢对于萧雨晴,是真的极其喜爱。

    只要萧雨晴在边上,她的眼神便透着一股浓浓的慈爱。

    这一点,即便是李尘,也做不到。

    仔细想想。

    像萧雨晴这样,名满兰陵,容貌气质尽皆出众的才女,又有谁会不喜欢?

    望着那陪伴在长孙皇后身边的佳人。

    李尘心中,也是相当愉悦。

    原来,拥有一个女人,是这样美好的事情。

    为了逗自家母后开心,李尘今日可谓是全力施展。

    一盘盘美味佳肴,全都是这大唐从未有过的上品好菜。

    尤其是那盘宫保鸡丁,简直看得小兕子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就连萧雨晴,也是目不转睛盯着那道菜,手不自觉地便已经抚上筷梢。

    而后,她敏锐察觉到自己有失仪态,急忙将手扯回。

    华夏古典美德,有长辈在场,长辈未曾开口,小辈不得动筷。

    好在,长孙无垢看出了萧雨晴的期待。

    “都是一家人,不必在意那些凡俗礼节。”说着,她甚至亲自夹了一块鸡丁,送到萧雨晴的碗里。

    只是,萧雨晴却面带紧张,望向李尘。

    “母后为你夹的,怎么不吃?”李尘疑惑道。

    “你还真是不懂女孩子家的心思。”长孙无垢叹气道:“人家雨晴是在乎你,也是在给自家男人留面子。”

    李尘恍然大悟。

    萧雨晴更是螓首低垂,羞涩不已。

    如今她已为人妇,自然是举案齐眉,夫唱妇随。

    尤其是在外面,事事都要顾虑到自家相公的面子。

    李尘没有动筷,她自然不好先开动。

    这,方才配得上大家闺秀的礼仪教养。

    就在准备开饭的阶段。

    外面,忽而传来一阵爽朗大笑:“哈哈,观音婢,你带着孩子们在这开心,却将朕冷落到一边。这恐怕,不太地道吧?”

    李世民迈着大步,出现在众人面前。

    龙行虎步,八面威风。

    一众人等急忙行礼。

    小兕子欢快跑过去,扎到李世民怀里。

    “阿耶,多日不见,兕子可想你了!”兕子奶声奶气道。

    李世民一把将兕子搂进怀里。

    一家人坐在一起,一派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

    席间,李尘为了让母后宽心,主动请命。

    希望李世民能够对李泰多多关照,纵然犯了错,也毕竟是自家人。

    一日三餐都有人伺候,切记不要冷落了他。

    归根结底,也仅是失去自由罢了。

    生活环境,相较于普通百姓而言,依旧是要强出太多。

    这样,长孙皇后也算是彻底放心了。

    餐毕。

    萧雨晴主动提出,陪着长孙无垢出去遛弯。

    小兕子和一众宫女陪同。

    李世民则是和李尘坐在院中品茶。

    “承乾啊。”李世民洽了一口茶水,望向李尘,别有深意道:“你和青雀之间向来不睦,这阿耶是知道的。”

    “但,你可否告知阿耶,青雀的那些黑料,你究竟是从何处得来?”

    “甚至你又是用了什么样的法子,竟能让那日日陪在青雀身边的魏王妃都反过来站在你这一边?”

    李尘闻言,哈哈一笑:“阿耶,儿臣并未用过什么法子。”

    “那魏王妃为何要反水,儿臣也不清楚,大概是她也见不得李泰做事太过丧心病狂吧。”

    李世民摇了摇头:“哎,原本朕是很看好青雀的。”

    “朕甚至希望,在朕百年之后,你坐朕的位置,便由青雀来辅佐你。”

    “可现在看来,青雀此子,野心的确是太大,行事风格更是不择手段。”

    “这次蝗灾一事,也的确是超出了朕的忍耐底线了。”

    “不过承乾,当日朕本打算将那三名大食商人就地处决,你又为何要让朕刀下留人?”

    李尘早就知道,李世民是绝对会问到这一点。

    那一日,李世民盛怒之下,险些直接将那三名大食人给斩了。

    但李尘却将他们保了下来。

    如今,那三人便关押在大理寺的牢房里。

    李尘轻声道:“阿耶,这三名大食人固然可恶,但如今却杀不得。”

    “大食国距离我大唐,山遥路远。中间又隔着诸多国度。”

    “难道您就不怀疑,他们出现在我大唐,是否别有用心?”

    经过李尘这么一提点。

    李世民也瞬间意识到了这其中的疑点。

    “哦?”李世民皱着眉头:“莫非你的意思是,那三名大食人,除了在我大唐制造蝗灾之外,还有其他阴谋?”

    李尘点头:“不错,蝗灾恐怕只是他们一时兴起。倘若儿臣估计不错的话,他们这些人的真正目的,是要刺探我大唐的情报。”

    “并且,通过儿臣观察,这三人,恐怕并不是简单的小角色。”

    “尤其是其中一个叫阿卜杜沙的,这人最少也是大食国的贵族,往后我们一定用得上他。”

    历史上,大食国和大唐之间,虽然相距甚远,但一直都有摩擦。

    在面对这个强大国度的时候,即便是李尘,也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

    “好,那这三人就先留着。”李世民话锋一转,道:“如今那批琉璃宝物已经卖掉,国库之中的钱财也有富余。”

    “昨日,朕派到吐蕃去的探子已经来报,说吐蕃国内乱象已现,乞力徐尚年大肆推行佛教,和苯教徒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依你看,咱们什么时候攻打吐蕃合适?”

    李尘沉吟了一会儿,道:“此事倒不必着急。乞力徐尚年是个疯子,他最擅长的便是铁血政策。”

    “如今他已经开始推行佛教,就绝不会半途而废。而吐蕃国内的苯教根深蒂固,更不可能完全根除。”

    “时间拖得越长,他们的乱子就越大,所以阿耶您千万莫要急躁。”

    “儿臣昨日已经和程处默商议过,大概再过一周,便能将那元戎弩彻底改良。”

    “到时,我大唐将士装配上这种新式连弩再出征,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伤亡。”

    李世民点了点头:“好,我儿言之有理。”

    “那朕便定在半月之后,等一切筹备就绪,再行出兵。”

    如今的李世民,对于李尘,可谓是言听计从。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