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至尊皇太子 > 第一百五十五章 神机妙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要知道,在大唐时代,整个大唐的经济中心,都集中在南方。

    北方相对而言,还是以畜牧,种植业为主。

    因此,想要推进经济,从南方动手,是最快同时也是最便捷的方式。

    首当其冲要解决的,便是南北方的交通问题。

    众所周知,现代的商业为何会如此发达?

    有一样东西的出现,几乎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铁路!

    一旦交通运输不再迟缓。

    南方的货物可以运送到北方,北方的作物也可以拿到南方去卖。

    这样一来,经济总量可以翻上几番?

    当然,于李尘而言,现在就修筑铁路,多少有点不太现实。

    铁路修不了,可以修公路啊。

    说干就干。

    李尘连夜做了一个设计图出来。

    这修路的工程,很是浩大。

    想一口吃个胖子显然是不现实的。

    因此,第一道工程,李尘打算先从长安修到江南。

    结果晚上吃饭之时,李尘将此事在饭桌上一说。

    萧元海和杨翠直接就听傻了。

    “什么?殿下,您不是在开玩笑吧?”

    “从长安到江南,那这条路,要修多久?”

    “这可是天大的工程!”

    “所需要的花销,更是一笔天文数字!”

    李尘哈哈一笑:“这都无所谓,钱嘛,我有。实在不行,还可以从柜坊里面出。”

    “这些东西都是小钱,几百万贯,不算什么。”

    “修路,是关乎民生,关乎国民经济的大事,绝对不能再耽搁了。”

    听到李尘这话。

    萧元海和杨翠老两口,更是彻底石化。

    几百万贯,小钱?

    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凡尔赛!

    ……

    就在李尘这边琢磨着修路大计划的时候。

    长安这边又出事了。

    如今吐蕃已经打下来了,整个朝堂之上,都是一片喜气洋洋。

    随之而来的,太子在众臣心目中的地位,也是再次拔高。

    毕竟,对吐蕃能大获全胜,这其中可少不了太子的功劳。

    打是打下来了,可,这接下来的事情,又让李世民开始发愁了。

    对东突厥,他是直接建立北庭都护府,再利用各种政策全面控制。

    可这吐蕃该怎么控制?

    首先,吐蕃无论是国土面积,还是人口数量,都比东突厥大了不是一星半点。

    其次,吐蕃人虽然没有东突厥人那么生性好战。

    但,吐蕃的文化,要比东突厥发达很多。

    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吐蕃人的文化水平,都远胜突厥人。

    文化水平高,随之而来的,便是思维的提高。

    可以这么说,吐蕃人的思想,比之东突厥人,要高出几个档次。

    对于治理一个国家来说,民众的思想发达,本是好事。

    可,对于处理战败国来说。

    战败国民众思想程度高,便意味着不好掌控。

    这对于大唐而言,可绝算不上一件好事。

    经历了深思熟虑后,魏征出言道:“陛下,恕老臣愚钝。老臣经过反复地深思熟虑,都是认为,这应对东突厥的法子,是不能再用在吐蕃身上了。”

    长孙无忌也是点头道:“不错,那吐蕃条件恶劣,我大唐军队适应还需要时间,根本无法派出人手前去常驻。”

    “时间一长,最终还是吐蕃人自己掌握权柄。”

    “若是长时间放任不管,到时候吐蕃人中再冒出一个像乞力徐尚年这样懂得煽动人心的高手。”

    “到了那时,恐怕吐蕃人还会心生反意,我们就又要费上一番功夫了。”

    这话一出。

    李世民这边也是有些头疼了。

    一直以来,他都将强大的吐蕃帝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如今,打是打下来了。

    可这如何控制,又是一个世纪大难题。

    哎,想做个好皇帝,这怎么就这么难呢?

    就在众臣尽皆沉默之时。

    房玄龄忽而快步上前:“陛下,臣这里有一个锦囊,是太子殿下留给您的。”

    “嗯?”

    李世民愣住了,旋即有些诧异地问:“太子不是提前许久就已经离开长安,那这锦囊……”

    “不错。”房玄龄点头道:“太子早在一个月之前,便已经想到,等吐蕃被攻打下来之后,我们必定会因为如何治理吐蕃而发愁。”

    “因此,太子这才会提前留下锦囊妙计,以备不时之需。”

    这下,满朝文武都傻眼了。

    这……

    真的有人,能够做到如此神机妙算么?

    他们是理解不了。

    但,对于李尘这种穿越者而言。

    本身就已经通晓大唐的历史,只要逻辑思维足够缜密,那这些小事,还不是手到擒来?

    李世民急忙命人,将房玄龄手中的锦囊,呈递上来。

    打开锦囊,里面装着一个字条。

    李世民铺陈开来,仅仅从上到下看了一眼。

    原本紧皱的眉头,便立刻舒展开来。

    “妙计,果真是妙计啊。”李世民感叹着。

    看着李世民这幅反应。

    下面的魏征,长孙无忌等人,都已经是心痒难耐。

    “陛下,太子殿下怎么说?您就别卖关子了,快些让我等也看看啊。”

    李世民哈哈大笑:“你们这群饭桶,让你们想点子,你们想不出来,结果别人有了点子,你们倒是第一个想看。”

    “好了,朕也不跟你们打哑谜了。承乾说了,要解决吐蕃一事,其实很简单,依旧是沿用针对东突厥的政策。”

    “啊?沿用东突厥的政策?”魏征挠了挠头:“这不太可能吧,毕竟吐蕃和东突厥的国情大不相同。”

    柴绍也点头道:“是啊,就拿太子殿下那粮食政策来说,东突厥人缺粮,我们大唐仅仅提供给他们粮食,就能够实现基本控制了。可吐蕃人根本不缺粮啊,这该如何是好?”

    已经洞悉一切的李世民,直接用一脸鄙夷的目光看着他们。

    “哎,你们啊,就是不懂什么叫做举一反三。”

    “朕来问你们,吐蕃人不缺粮,那他们平日里种植的,都是什么粮食?”

    杜如晦率先答道:“吐蕃流行的应该是青稞。”

    “不错。”李世民一脸的高深莫测:“这青稞,不仅可以用来食用,还能用来酿酒!”

    “那我们便可以为他们提供粮食,去换取青稞酒。一坛子青稞酒,我们就给他十斤的粮食。这样的比例,吐蕃人高兴还来不及。”

    “再加上我们大唐所种植的稻米,比他们的青稞口感更好,相信他们一定会疯狂地用青稞酒来换取稻米!”

    “到那个时候,只要吐蕃人胆敢造反,那就直接终止交易,他们没了粮食,还拿什么和我们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