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至尊皇太子 > 第三百九十六章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第三百九十六章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即便如此,月姬却依旧有些地方想不太明白。

    比如,十万大军进攻高句丽,所需要的粮草,辎重,该如何补充?

    当年隋炀帝率军三百万攻打高句丽,便是只有一百万的士兵,其余二百万人都是负责运送粮草辎重的。而李尘现在的十万大军,虽然比一百万人少,但其所需的粮草辎重,那可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月姬将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李尘依旧是微微一笑。

    “你能想到这一层,很好,正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实际上,本宫在率军过来之前,已经派人去调运粮草了。”

    “假如不出意外的话,本宫现在的粮草,应该是已经快要到了。”

    月姬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三日后,李尘所率领的十万辽东军,便已经陈兵高句丽对岸,与高句丽隔着辽西河遥遥相望。

    当李尘他们赶到辽西河岸边的时候,负责运送粮草的军队也已经到来了。

    原本月姬还以为,李尘为了填补这十万大军的口粮,至少要再派五万大军来运送粮草吧?

    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负责运送粮草的队伍,一共就一百人。

    李尘笑眯眯地过去,看着他们道:“本宫的木牛流马是否好用?”

    “好用,太好用了!”那领头的士兵激动道:“殿下您简直就是神仙下凡!我等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东西,竟然能够不依靠人力运送粮草,这简直就是旷世之作!”

    看着这士兵那激动的样子,月姬和李君羡等人都有些疑惑。

    不依靠人力就能运送粮草?这天底下,还有这么神奇的东西?

    结果,当那一架架木牛流马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

    何为木牛流马?

    此物是三国时期武侯诸葛亮所创,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运输粮食。

    而李尘所使用的这木牛流马,便是空间商城在诸葛亮所发明木牛流马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版本。

    虽然说木牛流马已经失传了,但后世依旧有人将其还原成功过,而且还不止一例。

    而现在,空间商城所改良的这版,便是木牛流马的最高配。

    这些木牛流马在不需要士兵用力的情况下,自己便能够载着粮食行进。虽然行进速度较为缓慢,但却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

    为了能够赶上大军的使用,李尘直接将木牛流马兑换到了东宫当中,命柳白带着一群信得过的士兵操作。

    这木牛流马的价格也是十分高昂,一架需要5万兑换点。

    为了能够一劳永逸,李尘直接花费500万,兑换了100架木牛流马。

    很快,一百架木牛流马全部到来,队伍最末端的柳白也一路小跑,来到李尘面前报告道:“殿下!您要的5万石粮食已经全部到位!”

    听见这话,在场众人全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要知道,按照唐代换算标准,1石的粮食可是120斤,而这5万石,便是600万斤!

    仅用100人,一次性运过来600万斤的粮食,这是多大的手笔?

    李君羡,薛礼,罗杰等人,一个个都是看得目瞪口呆。

    他们做梦都想不到,李尘身在倭国,却能够从大唐运送这么多粮食过来,而他们对此却毫不知情。

    月姬更是一双美眸睁得大大的,倘若不是带着面纱,她恐怕已经无法控制自己震惊的表情!

    这位少年太子,做事简直是滴水不漏!

    要打高句丽,不仅提前将战术,武器装备全都准备好了,就连粮草都准备的极为充分。

    600万斤粮食,就算让十万大军打着滚吃,吃上半年都吃不完!

    当然,李尘并非是打算将这些粮食全部吃掉,他的目的是,等占领高句丽之后,大唐势必要奴役高句丽的人,到时候自己便可以勒令高句丽的百姓都去种地。

    辽东一带大多都是黑土地,土壤肥沃,种出来的水稻也比其他地方的要好吃得多。

    因此,李尘打算让高句丽来负责农业,让倭国来负责工业。

    至于大唐嘛,只需要进行商业贸易,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就可以了。

    农业基地和工业基地都有了,那大唐的发展自然是会更加迅猛。

    只需要派出一部分官员对高句丽和倭国进行治理,到时候,高句丽的百姓们渐渐都会变成农民,而倭国的百姓会变成工人。

    只有大唐的百姓,将成为至高无上的贵族,称霸这个世界!

    想着心中的宏伟蓝图,李尘愈发地感到爽快。

    此刻,他站在辽西河边,望着对岸的高句丽,心中冷笑。

    “记得后世的棒子国曾经拍过一部电影,叫做安庆市,讲述的是大唐屡次进攻高句丽却屡次战败的事。”

    “电影里还说,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进攻高句丽,却被高句丽守城的将领射瞎了一只眼睛。”

    “今日,本宫倒要看看,你们高句丽人,究竟有多大的本事!”

    李尘不再犹豫,向部队下达了进攻的指令。

    结果,接下来的一幕,就连李尘自己都没有想到。

    只见,在运送粮食的队伍后方,又有一大群人缓缓而来。

    这群人密密麻麻,足足数万人!

    看他们的衣服,并非是军人,而是大唐的普通百姓!

    “殿下!听说您要攻打那高句丽,能否也带上我们啊?”

    “是啊殿下,此番朝廷并未出兵,我们担心您人手不够,自发前来投军!”

    “还望殿下不要见外,您为大唐做的已经够多了,如今既然要开疆拓土,我等作为大唐子民,理应首当其冲!”

    伴随着阵阵喊声,越来越多的百姓自发聚集到了辽西河边。

    他们主动要求加入军队,共同协助李尘进攻高句丽。

    这一幕,直接让月姬,李君羡等人再度失声!

    要知道,历朝历代,百姓们都是最不喜欢打仗的。

    毕竟每次打仗,无论胜负,都意味着兵荒马乱,山河动荡。

    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战争一起,最直接影响的,就是百姓。

    就算是打胜了,获胜一方也会有士兵伤亡,士兵也有家人,也有父母亲朋,因此,自古以来百姓都是厌恶战争。

    隋炀帝以举国之力征伐高句丽之时,曾经在整个大唐境内征召士兵,那时许许多多的百姓们宁肯打断自家儿子的手臂,也不愿让他们上战场去送死。

    可现在,到了李尘带兵出征高句丽,百姓们听到消息,却都是闻讯赶来,还自发地要求加入?

    这其中的差距,何止天差地别?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