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91当首富 > 第四十二章 遗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苏红妆的表情,杨正超打趣道:“怎么,舍不得我走?”

    “滚滚滚,我巴不得你早点走,看见你就头疼。”

    苏红妆嫌弃道。

    不过嘴上这么说,当天下午苏红妆仍然带着杨正超在盛海好好逛了逛。

    第二天,杨正超去了火车站。

    苏红妆没来送行。

    “无情的表姐。”

    杨正超嘟囔一声,上了火车。

    ……

    回去的路上,杨正超想的不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而是接下来该如何发展。

    但一九九二年最大的赚钱机会已经被他拿到,接下来似乎没什么好机会了。

    杨正超首先想到了周依依一直嚷嚷的大哥大。

    作为一个现代人,他当然看不上大哥大,不过真正意义上的手机此时还没生产出来,得等到九二年十月份才会从诺基亚公司诞生。

    等到进入国内,又是三年之后了。

    “手机不行。”

    杨正超摇摇头。

    他又想到了电脑,但很快也否决了。

    电脑需要市场,目前国内的消费水平还没到这个地步,同样得几年之后才能入场。

    杨正超又想到了其他的项目,但不是市场不行,就是技术还没达到。

    “国内没有机会,不代表国外没有。”

    杨正超脑子灵光一闪,瞬间打开了思路。

    “一九九二年三月,国外有什么大事件?”

    随即,杨正超想起来了,隔壁乌萨斯共和国此时刚刚经历史上最大的变故,称之为惊天动地也不为过。

    无比强大的乌萨斯共和国解体了。

    具体的日期杨正超记不清楚,他只记得事情是在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发生的,如今才两个多月过去,想必解体事件的余波仍未平息。

    杨正超想起乌萨斯共和国,自然不是追忆。

    他是看到了趁火打劫的机会。

    乌萨斯共和国是由十多个加盟国组成的强大联合体,其解体之后所留下的遗产极为丰富。

    杨正超正好手中有大量资金,要是不趁着这个天赐良机去乌萨斯大捞一笔,都对不起这么多钱。

    这不是杨正超头脑发昏,而是确实可行。

    解体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乌萨斯都处于混乱状态,无数国有资产被倒卖。

    也是在这一时间里,崛起了诸多的超级寡头。

    杨正超对此很是眼热,能够用金钱换取权力的机会,可以说仅有这一次。

    不过摆在杨正超眼前的还有一道难题,他在乌萨斯没有关系。

    如果就这么一个人愣头青的冲到乌萨斯,保管第二天就被榨干油水,混乱时期可没人会跟外国人讲道理。

    杨正超需要一个乌萨斯人引路,帮助他打入乌萨斯国内。

    很快,杨正超便想到了一个人。

    这人他不认识,但是和杨家关系不浅。

    当初杨老爷子是做倒爷起家的,从事的生意就是把乌萨斯的东西运进国内,这期间结识了一位乌萨斯友人。

    这人也够意思,杨老爷子去世后对杨家帮助颇多,不过后来不知什么原因,音信全无。

    也是从那时开始,杨家的工厂才被其他人瓜分了。

    杨正超越想越激动,恨不得直接飞回家里。

    只要联系上这人,他就可以进入乌萨斯大捞一笔。

    ……

    杨正超下了火车,急忙回到家中。

    “老爷子的遗物在哪呢?”

    韩小雅一愣,“怎么想起这个了?”

    “先拿给我再说,有急事。”杨正超急切说道。

    韩小雅放下心中疑惑,从柜子最下面翻了出来。

    一个老旧的皮箱子,这里面装的都是杨老爷子的遗物。

    杨正超打开箱子,这里面的东西他曾经看过,有大概的印象。

    不过之前都是以缅怀老爷子为主,因此只看了关于老爷子的东西,其余的都没注意。

    杨正超翻翻找找,终于找到了想要的东西。

    几封信件,以及一沓照片。

    信件有乌萨斯那边寄过来的,也有杨老爷子写好了,但是没寄出去的。

    从这上面,杨正超得知了那位乌萨斯人名叫普希金。

    照片则是杨老爷子年轻时候时拍得,他揽着普希金的肩膀,两人脸上带着笑容。

    看得出来杨老爷子和普希金关系很好,不然也不能一直保留着照片和信件。

    普希金也不可能在杨老爷子去世后还那么照顾杨家。

    杨正超注意到信件上的地址,是乌萨斯一个边境城市,和国内接壤。

    “这里应该就是普希金的地址了,只是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他还在不在。”

    杨正超琢磨着,要是找不到普希金可就坏了,那他进入乌萨斯的希望就破灭了。

    “别看了,洗手吃饭吧。”

    那边韩小雅喊道。

    杨正超答应一声,把照片和信件拿了出来,然后关上箱子,重新放回柜子里。

    ……

    杨正超一边做着去乌萨斯的准备,一边处理了这段时间以来工厂的问题。

    周依依还在学习阶段,许多事情都拿不定主意。

    辣条工厂每月还是二十多万的利润,毕竟江河市就这么大点地方,外地又都被别的品牌占领了市场。

    对此杨正超也不在意,反正也没指望靠辣条打天下。

    那边丝袜的生意倒是逐步红火起来,已经从江河市慢慢向外扩散,周边的县城都发了不少订单过来。

    杨正超琢磨着再过段时间,就可以把丝袜拿去开拓盛海市场,跟那些外国品牌碰一碰了。

    不过到时候,之前放弃的明星代言就得重新拾起来了。

    丝袜之所以能在江河风靡,和他气功大师的身份脱不开关系。

    但在盛海可没人认识他杨正超,不找个明星别想打开销路。

    另一边薯片也打入了江河市场,每份定价五毛钱,在一九九二年这个价位的零食绝对算高价。

    至少小学生那点零花钱肯定买不起。

    不过市场反响很好,很快就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

    之前辣条刚出现的时候,大学生们也追捧了一阵,不过很快就没落了,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出门在外还啃着辣条也太掉价了。

    因此很快就被舍弃。

    直到薯片的出现,重新填补了空缺。

    这时候的江河市,不论是逛街的,还是在街机厅台球厅的,手里边要是没有一罐薯片都不好意思见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