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唐开局成为李世民 > 第二百九十六章 不告而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马鞍山,据许心素说那里就是苏钢的产地,都被徽商控制的;佛钢,好像没听说岭南有大型铁矿……

    石碌!李复脑子里猛然冒出这么个地名,海南岛啊,那里朝廷的控制力弱啊!自己假假也算是东南海域的老大。

    石碌铁矿,号称亚族品味最高的铁矿,但矿石已经被开采完了,现代的时候自己还和一帮朋友去石碌山搞过穿越,那里正在建设铁矿公园呢!

    而且石碌铁矿大多是地表矿,现在就是真给自己去鞍山也搞不定啊!这时代的科技水平顶天就能挖挖几十米深的矿了!

    不过就是石碌河的的水量太小,小船是可以走走的,实在不行就花银子疏通嘛!

    石碌河是连着一条什么河来的?好像水量还可以,晚上回去要查一下地图。

    在岭南生活多年的李复知道一件事情,安南北部锦普一带有大型煤矿啊,船自己这边是不缺的,运呗!

    搞搞看呗,总比窝在闽国府这边小打小闹强吧!反正只要是岛,李复就有点信心,好歹现在也是南边最大的海盗头子。

    要想强大起来没有组织的依托真的难啊!这么大的大唐只用了200年就从先进沦落到了如此地步。

    要不是欧族那些组织彼此战争不断,加上在美洲的垦殖,可能华夏被打开国门的时间要提早很多!

    想什么都是多余的,还是要先把教育搞起来,没有有文化的人,啥也实现不了!

    这次回来还有一件大事要办,高透明度的水晶买回来了!

    海兵学院一期的学员们都见过李复的单筒望远镜了,当听说可以造的时候各个都垂涎欲滴,时不时的就会来打听打听,搞得后面的舰长们也都知道了有这样的神器。

    找来石鱼先跟他说了一下单筒望远镜筒的问题,李复早知道远古时期的单筒镜可以用铜做筒,只不过怎么伸缩他就不知道了。

    另外凸镜、凹镜哪个做物镜,哪个做目镜他也不知道,又不舍得把自己从现代带来的望远镜拆了。

    反正就是实验一次的问题,镜片磨出来了试试就知道了。

    果然,对于巧匠石鱼来说,做个两截可伸缩式的铜质圆筒不是什么问题,装镜片也不是什么问题,但磨镜片是大问题!

    可这对李复又不是问题了,银子有的是,后续的水晶也在采购中,无非就是不断的试验、改进罢了!

    眼见着要收工了,于渊却把师傅们都召集到了议事厅。

    在议事厅里于渊诚恳的向师傅们说明了对王力事件处置草率的缘由:李复不在家,第一次当家的于渊生怕不及时处置会更加麻烦。

    并且向师傅们保证以后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会和师傅们商量着处置。

    经过李复的指点于渊也明白了,要是能提前跟师傅们沟通一下,王力和学徒的命运仍然不会改变。

    即使是师傅们也会认同这样的处理方法,这时代背主都是这样的处置方法,工匠们害怕的不过是于渊不告而诛的方式罢了。

    隔阂已经产生了,自然也没这么容易轻易消弭,但这总归是个补偿的法子。

    李复自然要给于渊捧场,借着于渊的名头,说是听于渊介绍,最近工匠们都很辛苦,加上王力事件受了惊吓云云,李复叫管事的给所有大匠当场发了10两银子。

    几个核心学徒还没升大匠,但也发了5两银子。

    银弹开道,无往不利,拿到银子的工匠们个个喜笑颜开,好像再也不把王力的事情放在心上了。

    来的时候是走路,回去就要骑马了。五匹高大神骏的安亚马早被李复派船运了回来,运马比运人麻烦了不知道多少倍。

    也不知道阿隆索将来能运多少马匹过来?想想自己搞他个几百上千匹马的马场,到时也可以玩玩骑兵了。

    李复现在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力夫了,他现在管理着大小200多艘船只,船上、陆上的人员超过一万,出行随时都跟着七八个护卫。

    把马牵出来的时候李复才发现一个问题,护卫们都没有马匹,这就有些为难了。

    可这是在闽国,还能也什么问题?

    于渊才学会骑马个把月,估计也没敢带小丫头骑过,这会儿丫头得知李复要带他骑大马,兴奋的简直要起飞。

    李复一边抱丫头上马一边让护卫头目带着大伙自己走回去,心里想着还是要多买些马匹。

    护卫自然是一脸的不情愿,跟着老板走,升职加薪跑不了,这话自古都是相通的!

    李复本来是不想要护卫的,但许心素坚持要求必须要配,无奈才由董先在水手里挑了一批紧急集训了一番。

    “呀,这两个大哥怎么下午又在这边卖点心了!”

    李复正在摆脱护卫呢,坐在肩高将近一米七的马背上的彩儿突然说了一句。

    闽国工坊的匠人们,在李复的改变下已经不是低收入人群了,虽说不能算富裕,但一般的工人也也能达到小康水平了。

    这年代一家四五口人能有10两银子的年收入就已经步入小康了,大匠已然是金领了。

    这边工坊工匠收入高了,反应最快的就是小贩了,据于渊说,现在下午放工之前会有不少小贩聚集在工坊门前的道路上。

    有卖各种熟食、点心、糖果的。也是,这时代煮饭是不需要男人操心的。

    但现在收入上来了,要是当天心情好,回家前想给家里加个菜或者给妻儿买点什么就不会有什么为难。

    游商要比坐铺灵活的多,这里现在有一百多有相当消费能力的客户,他们自然就过来了。

    可彩儿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认识那两个人?”

    李复也没怎么在意,顺着丫头的手指瞟了一眼。丫头也经常跟于渊来工坊玩耍的,有几个熟面孔很正常。

    “不认识呀,不过今早他们在小学门口卖鸡鸭那。”

    快7岁的小丫头口齿灵便的很,在李复面前从来都不胆怯,并且丫头也学会了小学这个词儿。

    小学门口?200多人每天需要的菜肉禽蛋也不少了,而且是李复交代的一定要给他们吃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