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亡国公主要建国 > 第 52 章 第52章 知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九月下旬,身在长安的苻坚,到底收到了从洛阳往北这条线上的守军将领接连叛变的消息。

    紫微宫内,送信来的人快而不乱地言明,这信乃是守军里心向大秦的忠心之人几经周折送出来的。

    苻坚召集了身在长安的文武官员,将这消息给众人传阅。

    “按信中所言,事发已近月余,可时至今日,才有人费尽周折送出消息,然京中众人竟无一获知?”苻坚压抑着怒气,冷眼扫过在场诸人。

    “臣等无能,陛下息怒!”众人纷纷跪倒在地。

    “确实无能!”苻坚斥了一句,吐息平息情绪,才道,“起来吧,如今且说说该怎么办?”

    此刻,他下意识看向众人为首之处,那里却没有王猛熟悉的身影,他失望地闭眼,是了,景略已经病逝了。

    “陛下,信中并未言及首贼何人,兴许只是各地守军出了叛将?”有人揣测道,这是往好的方面想的。

    邓羌作为老将,此次西征凉国并未任他为将,所以身在长安的他能参与议事。听到这话,他暗自摇头,心里嗤了句“天真”,这般大规模的叛变,且时间相差无几,还能将消息封锁得如此严密,必然是早有预谋的。

    这些叛将背后,必有主子,以及……谋士。

    “这话说出来你自己信吗?”开口的是苻硕,获封北平王,乃景明帝苻健第六子,他皱着眉道,“各地驻军人数有限,至多几万人,眼下该派大军讨伐,将叛将全部斩杀,如此才能威慑众人。”

    这话一出,在场近半数人都附和了,但凡附和的,几乎都是苻氏子弟。

    秦国的朝堂本就如此,掌兵的将领多是苻家人,他们身为氐族人,仅苻坚的平辈兄弟就有二十余人,封王者近半,这些年里不乏叛乱被杀的。

    而能够参与议事的文官,则是从前王猛招揽来的,虽看似品级达到高官行列,但在国家大事上,他们的话语权有限。

    “高阳王,朕命你即刻整军,五日后征讨叛将。”苻坚看向苻方,见他领命后,又沉吟片刻,看向邓羌,“镇军将军,长安安危就交托于你了。”

    “臣遵旨!”邓羌受命拜倒。

    于此同时,洛阳的容湘,已和赵归带着金墉城鸟枪换炮的七千守军,全面接管了洛阳城,并将作战指挥地转到了洛阳城面向长安方向的城楼上。

    由沙土塑成的洛阳城周边地形图放在城楼上最大的房间内,容湘、赵归及其手下心腹将领都围在沙盘旁,专心看着沙盘上代表敌我双方的小旗子。

    “消息已经传到长安了,不出七日,苻坚定会派军征讨。”容湘刚刚才收到传信,说是被收服的军队中,还有秦国的探子,在被清理出来前,已将守军易主的消息传回长安了。

    他们明明加强防范了,但仍是没防住漏网之鱼,所以,没时间再容他们准备完全了。洛阳离长安很近,随时可能迎来秦军,如今得加强警戒备战了。

    “主公,我们是静候秦军,还是主动出击?”有年轻的小将问道。

    在赵归的解释下,他收服的这些人已知道他们的主子是容湘,不管心中如何想的,至少口头上都称她为“主公”了。

    “你们以为如何好?”她问道。

    “秦军整军出发也需几日,不如乘这几日我们先下手为强!”另一将领道,他列数起如此做的好处,“我军经过新式操练,战力已远超从前,主公一声令下,便可开拔出发,不必多做准备,再则,主动出击必能出其不意,秦军反应不及之时战力怕是有限,正好我等可借机稍作练军。”

    容湘听懂这位的意思了,她仔细看了眼这将领,记下他的样子。此人名叫“肖平”,是赵归并肩作战几年的战友,不过年龄挺大了,其实只比赵归小几岁。

    “此计甚好,虽说我军操练近一月成果显著,但未曾经过实战,也不知效果如何。”

    在场的将领中一听要主动出击,几乎都露出跃跃欲试之色,唯有较为沉稳的两三人不那么明显。

    “赵将军以为呢?”有人看向赵归,实则余光则落在容湘身上。

    “主公觉得可行?”赵归没有回答,他心里是赞同的,只面上未曾表露分毫,而是征询她的意见。

    容湘眼眸微眯,望着沙盘上洛阳和长安间的地形地貌,最终抬头道:“那便明日出发,点兵5000人,余下2000人留守洛阳,白日隐藏行迹,夜间行军,待靠近长安后,以小股袭扰为主,具体如何做,你们各显其长。”

    “是,主公!”众将领纷纷拱手领命。

    容湘抬眼一一扫过他们,严肃道:“我对你们唯一的要求是,尽可能保住有生力量,活着回来!”

    众将领一怔,均有些动容,他们再次拱手应道:“是,主公。”

    容湘见他们这般,反倒笑了:“不用怕,此行我会与你们同往。”

    不少人心里嘀咕,暗自有些发愁,这位一介女子,又是主公,和他们一起奔袭长安,届时不会抢赵将军的指挥权吧?万一一通瞎指挥,怕是比秦军更容易让他们送命!

    虽心有忧虑,但众人也不敢表露出来,主要是赵归对容湘的态度太尊崇了,肯定容不得半点怠慢和质疑的。

    就这样,5000士兵当天夜里出发,悄然向长安靠近。他们夜间行军,白日隐匿,若是经过的地方荒无人烟,那白天也会行军。

    所有士兵都按新式方法操练过,行军途中令行禁止,单兵素质远超这个时代的士兵水平。他们这个月吃得好,个个长了肉,身板再不复从前单薄,又因日日操练,这些新长的肉全练成了肌肉,瞧着确实大变样了。

    5000人中,骑兵2000,给他们配的马匹,是容湘费了很大功夫得来的,不似粮种、棉花、武器作坊那些,想要养战马就得有草场,马匹数量还少不了,自然免不了显眼,她偷摸着才养了些马,不久前分批送到了各地守军处,以便应对接下来的战事。

    五日之后,容湘等人藏匿在长安附近的山林里,用她命人做出来的单筒望远镜观望着长安城的情况。这单筒望远镜如今制作失败率很高,所以数量极为有限,她也只能保证各地主、副将各有一个,旁的人是供应不上的。

    所以,此时除了她,赵归及他身边的两位将领,都能借此观望长安城。

    “这是派兵出征了?”其中一人看着城外队伍极长的秦军,神情很有些凝重,“秦国反应很快,竟真的派兵了!”

    “什么?可能估算出人数?有几万人?”一旁没有单筒望远镜的小将急呼道。

    “至少5万以上。”

    “何人领军?”

    “看不清长相,不过……”另一将领拿着单筒望远镜稍微移动着,片刻后沉声道,“看旗帜是秦国高阳王。”

    “高阳王?苻方?”

    “这么说邓羌留守长安?”

    这些将领们你一言我一语,针对眼前的情况讨论起来。

    容湘则心里盘算着,良久,她看向赵归:“不能让这支队伍逼近其他地方,他们的守军数量有限,一旦交战必是苦战。”

    “主公想如何做?”赵归问道。

    其他人暗自皱眉,心道:果然是要瞎指挥了!

    “分我1000步兵,弓箭手、弩兵、矛钺兵均等,我带他们阻一阻这数万人。”

    “好,肖平,你与主公一起。”赵归毫不迟疑就应了,怕她不好指挥,还分了一个肖平,他挥挥手让肖平去按要求点兵。

    于是,5000人被分成了4000人和1000人,而留在长安这边的,则是骑兵、步兵各半。

    赵归和众将领商讨具体战术,当天夜里,他们摸黑又往长安靠近了些,只是为了达到奇袭的效果,仍是放弃了缩短距离,而是选了合适的藏匿之地。

    他们守在这里三日,直到从长安出发的大军走远了,才分头开始行动,每个将领领着几百人,都是各兵种掺杂,在这天夜里开始袭扰长安。

    他们从各个城门,借着黑夜掩饰,朝着城墙发起攻击。为了节省武器,他们白天藏起来用林子里的树木削成木箭,还涂上这附近能找到的各种效用的药草,一入夜则由骑兵带着弓箭手、弩手轻巧靠近,朝着城楼上射箭。

    木箭上涂的药草少有致命的,但多少都有影响,且他们晚上还不是按着一拨袭击的,前半夜可能时东时西,过上一半个时辰,又时南时北,最讨厌的是,后半夜还会没有规律地再来搞一拨。

    长安城的守军第一次遭到袭扰,便如惊弓之鸟般向上禀报了,邓羌作为苻坚委任的守将,第一时间就到了城楼上。

    身为老将的他眼光毒辣,一眼就看出这攻城的队伍人数不多,且射上来的箭还是木箭,显然连武器都匮乏,所以,他并没有多担忧,只调整了城门各处的守军换防,严令他们务必守好各自的城门。

    最近恰好是朔日相邻几日,晚上多云无月,城外袭扰的赵归等人身在暗处,城楼上的秦军身在明处,双方视觉有偏差,所以,就连邓羌都没能看到,其实城外这些恼人的偷袭者,个个身负制作精良的黑色铠甲,根本不是什么配不起军备的乌合之众。

    比起被折腾得精神紧绷的秦军,赵归他们白日里藏起来休息充足,出发时带着的军粮也多,虽然主要是玉米面饼子、肉干这些耐放的东西,但不想吃冷的,想吃热的也不是不行,有个加点水就能发热的布包,只要找到水源,大可把玉米面饼子和肉干放在一起,用这发热包煮成玉米肉干粥,既方便又不会产生烟火引人注意,实在方便得很。

    没错,容湘按照后世自热食品里那个发热包的原理,在这里做出了简易版,正经煮熟饭做不到,可热点水、热点粥还是行的,只此就极大地改善了将士们在外行军的饮食条件。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