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亡国公主要建国 > 第 166 章 第166章 年夜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除夕的早晨,牧荣淳是在一阵阵的沙沙声中醒来的。

    昨晚他住在孙枢屋里,这小子把床让给了他,自个儿搭了两个椅子窝了一晚,任他怎么说,都不愿与他同榻。

    也不知阿姐和孙院士是如何睡的。

    牧荣淳这么想着从床上起身,他往窗外一看,才发现昨夜下了雪,不过……院里来回走动的小路已经被清扫出来了,他听到的“沙沙声”就是扫雪的声音。

    扫雪的人嘛,他凑近窗户看了两眼,果然是孙枢。

    与此同时,容湘早就起身了,她和孙妍儿同睡一床,昨晚聊天聊得晚了,但没睡多久便醒了,连带着孙妍儿也只得早早起来。

    可还有人比他们起得更早,孙杨夫妻天没亮就起身了,不止把他们住得这进院子来往的小路扫干净,还早早炖了肉汤、烙了饼,给全家人准备早饭。

    “下雪了啊!”容湘从被子里钻出来,披头散发凑到窗边笑道。

    孙妍儿裹了裹被子:“下雪有什么好的?又冷又湿~!”

    容湘把她挖起来:“赶紧起来吧,你爹娘早饭都做好了,我已经闻到香味了呢!”

    “起了起了!”孙妍儿无奈地嘟囔着,爬起来慢吞吞开始穿衣服。

    两人穿好衣服就傻眼了,因为她们都不大会打理长发,平日是由别人做这件事的,最终,她们只好相互随便绑了个辫子。

    孙家的宅子有三进,孙妍儿与孙杨夫妻住在二进,占了东西厢,还单独布置了一个小书房,孙枢和孙磊住在三进,一进主要是待客的堂屋和客房,以及请来的邓大叔一家住的地方,如今过年邓大叔一家自然回自家过年了。

    自家人吃饭不必到一进的堂屋,李秀把饭摆在了二进的正房,没等她喊人,大家便陆续来了。

    先到的是容湘和孙枢,孙妍儿还在洗脸,牧荣淳正在穿衣。

    “凤凰还未起身?”容湘问孙枢。

    “殿下起身了,很快过来。”孙枢话音刚落,牧荣淳就到门口了。

    “阿姐,你的头发……”牧荣淳一进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容湘随便绑了的头发,他叹了口气,径直过来道,“我给阿姐重新梳吧!”

    李秀见了让孙枢给拿梳子过来,下一刻当她看见进门的孙妍儿后,亦露出了和牧荣淳类似的表情。

    “你这丫头,这么大的人了连头发都不会梳,平日怎么过的哟!”李秀按了她坐下,给她拆头上绑的辫子。

    “平日有打理起居的侍女啊,我何必多费工夫?”孙妍儿理所当然道。

    “连头发都不会梳,你还有理了啊?”做娘的习惯性教育女儿。

    一旁同样被弟弟伺候着梳头的容湘帮腔了:“妍儿的时间宝贵着呢,确实不必浪费在这种琐事上。”

    孙妍儿赞同地点点头。

    李秀瞪了女儿一眼,那目光仿佛在说:有陛下撑腰还说不了你了?

    孙妍儿没有看明白她的眼神,还投以疑问之色。这几年研究搞得,她常年累月在实验室里,对其他事的敏锐度早就退化了。

    早饭喝了热乎乎的肉汤和烙得喷香酥软的饼,吃过后容湘硬拉着孙妍儿,带上孙磊去堆雪人,将院子里扫堆的雪充分利用起来。牧荣淳则和孙枢去贴春联,家里内外的大门都要贴,所有的门上还需要贴“福”字,这些早就准备好了,今日只需挨个贴上去。

    李秀和孙杨在准备饺子馅和面团,两人一边在厨房忙活,一边听着院子里的欢声笑语,夫妻俩不禁笑弯了已爬上皱纹的眼睛。

    “陛下和殿下还很年轻呢!”孙杨看了眼院子里正堆雪人的陛下,以及给门上贴“福”的洛都王,笑着感叹道。

    “不小啦,比咱家孩子都大呢!”李秀揉着面团回道。

    厨房在二进院子的角落,院子里的情景正好能映入眼中。

    “凤凰,除了贴福,还要贴窗花的!”容湘冲门前拿着福比划位置的牧荣淳道。

    “窗花?剪了吗?”他转头问道。

    “剪了好多呢,我和二哥一起剪的,三姐太笨了,都不会剪!”孙磊忙不迭回答。

    这孩子昨晚一起吃过饭后,就不怎么怕他们姐弟了。

    “我去拿吧!”孙妍儿赶忙起身,甩了甩手套上沾得雪,朝屋里走去。

    容湘瞥了下她的背影,戳穿道:“妍儿,你嫌冷就说啊,还找借口跑了?”

    孙妍儿脚步一顿,转头轻哼:“就是冷得受不了了,我指头都僵了,反正我是不堆了!”

    孙磊偷笑两声,脱了手套往红通通的手上哈气,大抵是孩子心性,都这样了还要玩雪呢!

    容湘自己倒是不怕冷,不过担心把人家孩子给冻感冒了,所以玩了一会儿便主动带着人回屋了。

    等孙杨和李秀准备好饺子馅和面团,所有人便聚集到了吃早饭的正房,孙枢帮着放好了案板,所有人要开始包饺子了。

    “我来擀皮吧!”容湘挽了袖子,她穿得是孙妍儿的一套衣服,属于便于行动的居家常服。

    李秀递给她一根擀杖,自个儿又拿了一根,但一上手擀皮儿,她就发现陛下还真会,刚开始许是生疏了,有点慢,不过很快就变得熟练起来。

    皮一擀出来,其他人便上手包了。

    牧荣淳在旁看了一会儿,也拿着一张皮开始包,包了几个丑丑的之后,他再包的就似模似样了。

    “怎样?不难吧?”容湘看过他包的饺子,忍不住笑着问。

    “嗯,确实不难。”

    人多力量大,包饺子的人多,擀皮的少,好在李秀擀皮极快,倒是刚好能供得上。孙磊还小,只帮着码放饺子,一个个摆得整整齐齐的,干得十分认真。

    “今日估计家家户户都在包饺子吧!”容湘开口聊起来。

    这种一家子干活的时候,当然会边干边聊了。

    “也未必呢,每个地方的习俗不同,有的地方年夜饭吃饺子,有的地方吃别的。”李秀想起这几年在外的见闻,不禁打开了话匣子。

    “你是说老邝?”这次开口的是孙杨。

    “老邝?谁啊?”孙妍儿问。

    李秀:“是我和你爹遇到的一个商队的人,他老家在南边,还是海边的什么地方,听他自己说特别远。”

    “南方的年夜饭确实比较丰富。”容湘接话。

    “是啊,听老邝说,他们家乡年夜饭是吃鱼虾的,第一次知道北方年夜饭吃饺子,他还很意外呢!”

    讲完老邝,他们又说起了其他地方平民人家的生活。

    “其实大多数人家做饭的都是家里的女人,像做年夜饭的时候,动手只有家里的婆媳或母女,有的人家甚至只有媳妇儿。”

    容湘听此擀皮的动作一顿:“嫁了人的女子,过得不大好吗?”

    李秀这次回来,就是想和陛下好好说说这几年的见闻,不过正好过年了,她便想着年后再提,免得败了过年的心情。

    “有朝廷分地的政令和《婚姻律》,大部分还是不错的。”李秀不想提那些糟糕的事,干脆说起高兴的话题,“这些年各地开了不少厂子,像纺织厂、棉衣厂、食品厂这些厂子要招收不少人,女人去厂子里做工的挺多,不仅能领工钱,还有不少其他福利。”

    “有的人家女人赚的钱比男人都多,就是干体力活差点儿,种地时不大容易。”孙杨补充一句。

    容湘轻笑出声:“女子做活比较有耐心,也仔细些,所以像纺织、成衣这类厂子,女子比男子更有优势。”

    “就是如此,也有一些厂子是招男人的,比如石材厂、木料厂、家具厂等。”李秀跟着继续说,“若是一家子男人、女人都在厂里做工,那日子可就过得红火多了。”

    “凡是厂子里的工人,按规定除了工钱,还有相应的医疗、养老保障,遇到节庆另外再发些生活用品或是食物,想必这些也能对他们的生活补贴一二。”

    “何止啊,看病花不了多少钱,平日发的那些吃的、用的,人口少的人家用都用不完,福利着实好得很,没进厂的人且羡慕着呢,一遇到厂子招工,那是人挤人比灯会还热闹。”

    容湘听到这些,心里自然高兴:“百姓们能过好就行。”她又问道,“其他地方的学堂如何?孩子们都能上学吗?”

    “其他地方的学堂条件自然比不上洛都的,不过人口也比不上洛都多,所以孩子们读书倒也够用,因为上学不收学费嘛,还管饭,几乎家家户户但凡有孩子的,都愿意送到学堂去。”

    “这些孩子中也包括女孩子?”容湘问。

    洛都这边,她能保证女孩子的入学率,但地方上……她并没有信心,人的观念是很难改的,华夏开国至今才九年,时间仍是太短了。

    “是呢,生活条件好了,家里有了吃穿,送孩子上学又花费不了什么,人们没了心理负担,自然愿意让孩子们读书识字,过更好的生活。”

    “挺好的。”容湘笑了。

    这正是她想要做的,让百姓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