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亡国公主要建国 > 第 194 章 番外篇—姐弟游记(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县城的客栈里,容湘姐弟听完孙枢讲的故事,各自回房休息。

    如今的客栈房间已经很方便了,条件好些的客栈房内都有自来水和独立卫生间,比起几十年前只有排水系统不同,现在连供水也搞定了,这还得归功于水泵的出现。

    当然,水泵能起作用的先决条件是出现了电。

    容湘当年让牧荣淳以空间内的藏书为基础修书,那些内容涉及理工科的几乎占到了一半,如何能产生电,在这些书中属于基础知识那挂的,但即便有这样的书,对于全然没有“电”这个概念的技术院研究人员来说,仍需从头开始学起。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试验,终于在安平六十七年时,制造出第一个灯泡,并点亮了它。

    这之后,随着对“电”的深入研究,直到两年前才能将电应用到现实。

    但是想要铺设电网覆盖全国,还需要解决电力来源的问题,所以,这两年正在做的是逐步建设发电站,并同步在各大城市着手铺设供电网络,只有这些都做好了,才能在全国普及用电。

    不过,目前已经制造出了发电机,所以,像这家客栈一样能够买到发电机的,便可独立用电了,至少照明和供水都能保证,哪怕它的建筑有几层,顶层也能供得上自来水。

    有她在旁引导,这些年技术院进行的各类研究一旦走了弯路,都被她给拉了回来,并且推动他们朝着清洁高效、减少污染的方向研究,发电这块儿,她希望他们能研究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而不是火力发电,哪怕这是目前他们已然能做到的。

    容湘回房后把屋内的设施研究了一遍,铸成动物模样的水龙头一拧,清澈的水便流入了摆放在下方的盆里,她关了水龙头洗手,洗手的同时特意观察了一下水质,发现还不错,想来是这客栈老板弄得供水系统安装了过滤装置。

    她又转身去了床榻边隔出来充当卫生间的小房间,发现里面样式古典的马桶也接了水管,她揭开用来储水的水箱盖子看了下里面的结构,末了按了冲水按钮,发现这马桶的吸力还挺不错的。

    “也不知这家店老板是谁?”容湘嘟囔了一句,这基础设施和宫城里的也差不多了,没点财力和背景,是不可能应用上如今最好的东西的。

    如果有商务部的官员在此,一定会幽怨地告诉她:陛下,您连自家的生意都认不出来?

    作为华夏的皇帝,她在开国之初将自己弄得产业转交给了国库大半,只留下不多的一点作为私产,从那以后国库和她的私库彻底分割开各自发展,后来因为设立了工业部,全国范围内又创立了很多满足各种需求的厂房,这些都被归为国家的产业,相当于后世的国企。

    几十年来,这三者虽然各自经营发展,但相互间免不了合作,共赢的局面导致三者的摊子不同程度越铺越大,积累的财富也十分惊人。这些是不可避免的,华夏近几十年新兴的东西太多,衍生出的产业链自然也庞大,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自然顺理成章。

    容湘的私产算是三者中发展规模最小的了。

    工业部的盘子最大,不过,随着国内经济越来越繁荣,涌现出的商贾也如雨后春笋般连绵不绝,一些不涉及重要行业的厂房和生意,工业部不断地通过招标的形式出让给民间商贾,在为国库创收的同时,逐渐缩减自身体量,这是应了容湘的要求“不与民争利”的切实行动。

    至于最开始容湘上交国库的那部分产业,其实早就并入工业部按这种方式逐步处理了。

    有商务部从旁规范管理全国的商贾和商业,华夏的经济活动一直在沿着合法合规的道路良性发展,且焕发出了此前从未有过的繁荣和生机。

    和往前的诸多朝代不同,华夏帝国并不奉行“重农抑商”,反而鼓励民间发展商业,许多几十年前出现的民间小生意,如今都成了连锁经营式的经济体,就像他们所在的这座县城,街上同样能看到一些洛都开设的店铺,什么美人炒瓜子、姐妹茶点、王家巷实木,乘都火锅等等,这些都是做成了品牌的生意,可最开始他们其实仅有个小摊、小店,或是父子作坊、夫妻门脸。

    早些年容湘还对这些自力更生发展起来的民间生意做过表彰,当然,她并非只表彰做生意的,务农的、做工的、教书的……各行各业她都表彰过,意在向所有人传达一种“职业无分贵贱,每一行都重要”的讯息。

    这些年下来,效果还是有的,就比如白日在街上看到的清洁工,来往之人就没有轻视看待的,他们还看到有放学的孩童帮着收拢过垃圾、推过车。

    晚间躺在床上,容湘忍不住露出欣慰的笑容,虽然才出来一天,但所见所闻已让她真切感受到了几十年来所做的一切并未白费。

    次日一早,他们三人退了房离开客栈,往城中专设的车马集市走去。

    “还是买了马赶路吧,这去叶城的路远着呢,骑马到底方便得多。”容湘不想坐马车,而且她也很久没有畅快地跑过马了。

    “也好,还能跑跑马。”牧荣淳和她想到一块儿去了。

    孙枢……孙枢自然没意见,他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这次出门就是个跑腿打杂的,不必提出意见和建议。

    和华夏城区建设越来越规范一样,这个县城的车马集市同样设在贴着城墙的城外偏角处,有成排的棚圈,乍一看还以为是哪个成规模的牲畜养殖厂,不过再看它整齐停放着马车、驴车、牛车等的宽阔广场,以及修在大门口比较显眼的三层办事大楼,便知道这的确是个正规的车马行。

    这样的车马行每个城池都有,一般设在各个城门外,不会入城影响城内整洁,有私人开设的也有官办的,在商务部的管理规定下,租赁、购买都有合理的定价区间,超过区间哄抬价格的,一经举报查实是要论罪的,所以,即便是私人开设的也不敢胡乱报价。

    容湘三人在车马行以不算贵的价格买了三匹马,不算上等良驹,一来他们并不追求快马,只是游玩式的赶路,这样品质的马尽够了,二来在这样的县城,如此品质的马匹已算较好的了,极品良驹可遇而不可求,不是在军中就是在宫里,官员们都未必能拥有一匹呢!

    华夏的马场都是朝廷的,马匹和粮食、盐铁这类重要资源,从不允许私人大规模经营,私自进行大宗交易均属重罪。

    三人买了马便离开了这座县城,他们的目的地是东北方向的叶城,走的这条路正是通往东北的国道,从最开始以水泥铺筑到如今更换为沥青铺筑,因当年修得就比较宽,几十年过去也无需再拓,不过,这条路上陆续又修了很多条支路,通往沿途的诸多城镇。

    如果翻开路政部的全国道路分布图,就能看到几十年间他们兢兢业业在全国铺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每城每镇都被这个网串联了起来,即便是一些偏僻的村庄,只要到了临近的城镇,就能享受到这份交通便利。

    三人策马靠右小跑,路边等距栽种的树木早已长成参天大树,经过修剪,它们的枝条并不会阻碍路上的行人,哪怕他们坐在马上,跑起来也不必担心会被枝条扫到脸。

    同在路上行走的,既有左边对向而来的马车、马匹,也有与他们同向的牛车、驴车,不管是去哪儿的,赶路的还挺多的。

    他们跑了一个时辰后,路上的车马才少了,有的被他们甩到了后面,有的则上了沿途的岔路,去了其他地方。

    不过,这般顺畅的路途,很快遇到了拦路虎。

    是真的拦路虎,一头身长约两米多的黑纹黄毛大老虎大大咧咧横卧在这条沥青铺成的黝黑马路上,尾巴有一下没一下地甩动着,懒懒注视着因为它而堵在两边的车马,丝毫没有起身挪开的意思。

    容湘扯了缰绳停下,坐在马背上越过堵了挺长的车马看向那头大老虎,实在没忍住笑了。

    “看这堵的情况,时间不算短了吧?”牧荣淳估摸了一下这边和对面被堵住的车马数量,最后目光奇异地落在那头老虎身上,“它都不怕人?就堵在这儿不走?”

    “真是名副其实的拦路虎啊!”在他们前面的马车上,有个中年男人站在车辕上眺望,一声一声叹气。

    “谁说不是呢,听前面的人说,这都快两个时辰了,大清早就躺那儿了,一股沥青味儿的路上也不适合当窝啊,不知道这老虎咋想的,偏就赖着不走了,可说说这咋办吧!”并排停着的另一辆马车上的人,坐在车辕上唉声叹气,既烦躁又无奈。

    容湘和牧荣淳相互看看,下了马把缰绳塞给孙枢,步行穿过被堵的这些车马,一路听到的都是吐槽,对这奇葩的境遇着实无语。

    等他们走到最前面,就见被堵的第一辆马车前有人在相互拉扯。

    “你做什么?赶紧把弓箭收起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其中一个按着同伴的手,死拽着他手里的弓。

    “射两箭吓吓它,好歹让它把路让开啊!”

    “你敢保证不会伤到它?你可想好了,万一擦破点皮流点血,就得去蹲大牢了,这玩意儿俗称牢底坐穿兽,别自己找事儿啊?”

    拿弓箭的人顿时泄了气,忿忿地盯着相隔近百米的大老虎,气愤地转身回了马车。

    “唉,你们说说,要不是陛下颁行的那什么《动物保护法》,我们至于束手无策吗?”

    “这大家伙该不会准备在这睡一晚吧?露宿倒没什么,可万一它晚上睡醒了来寻吃的……嘶,我们八成会成猎物吧?”

    “也不知道陛下怎么想的,这些个大家伙有保护的必要?我看我们才需要保护吧!”

    “虽然这遭遇有些困扰,但这样的毛绒绒谁会不喜欢呢?它长得确实很漂亮啊!我想陛下肯定也是因此才想通过律法来保护它们吧!”

    在诸多的抱怨声中,这番话让人颇感意外。

    容湘循声看去,就见一个二十岁上下的女子掀起马车帘子,越过堵在前面的两三辆车,目露赞叹喜爱地看着那头大老虎。

    “被堵在路上进不得退不得确实令人心烦,不过……话说回来,能看到老虎也是件奇妙的事啊,回去与家人说起亦是趣事,哈哈~!”

    有人表示出了相似的意思,跟着又有几人附和,一时间那种浮躁的情绪纷纷淡化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